鸿钧道祖法旨如天宪垂落,定鼎乾坤,巫妖二族那倾尽洪荒的惨烈厮杀,终是在那无上威严之下被强行按下了暂停。煞气弥漫的不周山废墟之上,只余下断壁残垣与沉郁的死寂,宣告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亦预示着另一个时代的胎动。
东海之滨,三仙岛。
浓郁的先天灵气化作氤氲雾霭,常年笼罩着这片仙家福地。奇花异草吞吐霞光,灵禽瑞兽悠然栖息,一派祥和宁静。然而,立于洞府前的赵公明,心头却沉甸甸的,毫无半分欣赏景致的心思。他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茫茫云海,落在了那片刚刚经历浩劫的洪荒大陆上。
“圣人将出……”他低声自语,这四个字如同千钧重担压在心头。鸿钧道祖合道,高踞紫霄宫,非量劫不出。其座下那几位未来注定成圣的亲传弟子,如今虽尚未显圣迹,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悬在整个洪荒头顶的无形利剑。巫妖二族?在这等大势面前,不过是天道运转中注定被碾碎的棋子。强如十二祖巫,凶戾如妖皇帝俊、东皇太一,最终也不过是徒作嫁衣,为那几位铺就圣途。
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攫住了赵公明。太乙金仙初期?在这即将风起云涌、圣人俯瞰万古的洪荒舞台上,这点微末道行,连做一枚有分量的棋子的资格都欠奉!巫妖落幕的尘埃尚未落定,新的风暴已在无声酝酿。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那席卷诸天、重定乾坤的无量量劫,自己若裹足不前,必将被彻底抹去,连同这苦心经营的三仙岛,连同那三位尚在成长中的妹妹——云霄、琼霄、碧霄。
“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赵公明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坚毅光芒。短暂的和平只是假象,是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喘息。他需要力量,足以在未来的惊涛骇浪中护住自身、护住至亲的力量!
他猛地转身,大步踏入身后的洞府深处。石门在身后轰然落下,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纷扰与灵秀。洞府之内,并非奢华之所,唯有一座古朴的蒲团置于聚灵大阵核心,四周镶嵌着星辰精粹与先天玉石,将海量的天地灵气汇聚、提纯,形成一片近乎液态的灵雾海洋。
“闭死关!太乙金仙圆满之前,绝不出世!”赵公明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声音在空旷的洞府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心念沉静,万虑皆空。他首先运转的,并非任何攻击法门,而是得自混沌珠烙印的至高炼体法诀——《鸿蒙炼体诀》。
此诀玄奥,直指大道本源。甫一运转,赵公明体内沉寂的气血便如同远古巨神苏醒,发出沉闷如雷的轰鸣。周身穴窍仿佛化作了亿万星辰,贪婪地吞噬着聚灵阵中精纯到极致的灵气。这些灵气并非直接融入法力,而是被《鸿蒙炼体决》以一种霸道无匹的方式强行锤炼、压缩、提纯,融入每一寸筋骨皮膜,每一滴精血之中。如同天地初开,混沌被强行锻打,塑造万物根基。剧烈的痛楚瞬间传遍全身,那是血肉筋骨被撕裂又重组的极致体验,但他眉头都未曾皱一下。道心通明,唯有一个“炼”字!
肉身在缓慢而坚定地蜕变,强度向着难以想象的境地攀升。但这仅仅是基础。赵公明深知,在洪荒,元神修为才是根本,是驾驭神通、感悟天道的核心。
“法则证道……混元金仙之路……”这个念头在他识海中盘旋。鸿钧道祖的功德证道、三尸证道,虽为洪荒开辟了无上坦途,却非他能企及。功德难寻,三尸更是玄之又玄,非大机缘、大悟性、大气运不可斩却。唯有那被遗忘在时光长河中的上古之路——以力证道,更确切地说,是以自身所悟法则,强行撬动大道权柄,凝聚混元道果,成就万劫不磨的混元大罗金仙(准圣),才是他赵公明唯一可能抓住的契机!
“风……水……”
他心念微动,两股截然不同却又隐隐相通的法则感悟浮上心头。
其一,是源于他自身道基,以及对这天地间无处不在的“流动”的体悟——风之大道。风,无形无相,却无处不在。轻柔时可拂柳化雨,狂暴时能撕天裂地。它代表着极致的速度、无孔不入的渗透、以及那无拘无束的自由真意。赵公明的元神开始尝试与天地间的风之法则共鸣,意识仿佛化作一缕缕无形的风,穿梭于洞府,穿透石壁,掠过三仙岛的山川草木,捕捉着每一丝气流的细微变化,感悟着那无形轨迹中蕴含的至理。他的身影在蒲团上时而模糊,时而清晰,仿佛随时要融入风中。
其二,则是寄托于那面残破却依旧神光内敛的“玄元控水旗”碎片之上。此乃先天五方旗之一,蕴含水之本源大道。水,至柔至刚。柔时,润物无声,海纳百川;刚时,惊涛拍岸,覆灭乾坤。它代表着生命的滋养、力量的积蓄、以及那包容万物、以柔克刚的无上智慧。赵公明分出一缕神念,小心翼翼地探入那玄元控水旗碎片之中。刹那间,他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垠的蔚蓝世界,感受着水滴的凝聚、江河的奔涌、汪洋的浩瀚与冰川的森寒。水之法则的浩瀚与精微,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元神。
风与水,看似相异,实则相通。风动而水起,水流而气生。风是气的流动,水是液的变化,二者皆是“动”的体现,皆蕴含着“变”的玄机。
赵公明并未急于求成,他如同一个最耐心的匠人,将后世记忆中无数关于法则感悟、修炼体系的碎片信息(那些光怪陆离的“小说”情节),与当下洪荒真实存在的天道法则、修炼路径进行反复印证、推演、剔除糟粕、汲取精华。他试图寻找风之法则与水之法则之间的那个微妙的平衡点,那个能将二者力量真正统合,甚至催生出更强大力量的“道”之节点。
时间,在这深沉的闭关中失去了意义。
洞府之外,三仙岛的草木枯荣了不知多少轮回。云霄、琼霄、碧霄三姐妹在岛外布下重重守护禁制,默默地守护着长兄闭关之地,她们的气息也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凝练、强大。
洞府之内,赵公明如同化作了亘古磐石。他的身体表面,时而覆盖着一层青蒙蒙的流风,肌肤纹理仿佛都化作了风的轨迹;时而又被一层深邃幽蓝的水光笼罩,体内传出江河澎湃般的轰鸣。风与水的气息在他身上交替流转,冲突、碰撞,又尝试着交融。每一次冲突都带来剧烈的元神震荡,每一次尝试交融都伴随着难以言喻的道韵玄机。
元神识海之中,更是景象万千。原本相对稀薄的法则感悟碎片,在这数万年不间断的参悟、推演、印证下,如同滚雪球般不断壮大、凝聚。风之法则的碎片化作一道道青色的流光,灵动迅捷;水之法则的碎片则凝聚成一颗颗深蓝的水滴,厚重磅礴。这些碎片并非静止,而是如同星辰般在浩瀚的识海宇宙中沉浮、运转,遵循着某种玄奥的轨迹,彼此之间产生着微妙的引力与斥力。
赵公明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这片由法则碎片构成的星海之中。他引导着青色的风之流光去触碰深蓝的水之水滴,观察着它们相遇时产生的涟漪与震荡;他尝试着将水流的力量赋予风的迅疾,又将风的穿透力融入水的绵长。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过程,法则的碰撞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动元神反噬,轻则重伤,重则道基崩毁。
失败,痛苦,迷茫……是这数万年苦修的主旋律。无数次,两股法则之力在他体内或识海中猛烈冲突,几乎要将他的元神撕裂,肉身崩解。他强忍着那足以让金仙魂飞魄散的剧痛,一遍又一遍地梳理、调整、重构自己的感悟。汗水早已蒸发殆尽,留下的只有眼神中愈发纯粹、愈发坚定的求道之光。
后世记忆中的那些“捷径”、“奇遇”、“顿悟”,在真实的、浩瀚如渊的洪荒大道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真正的法则证道之路,没有取巧,唯有以最笨拙、最坚忍的方式,用时间、用意志、用智慧去一点点地叩问大道之门。
不知过去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万年。就在那风之流光与水之水滴又一次尝试融合,即将因剧烈的排斥而再次崩溃的刹那——
赵公明福至心灵!
他不再强行去“融合”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则力量,而是尝试着去“引导”。他放弃了掌控,转而化身一个“观察者”与“协调者”。风,无形无相,为何不能成为水的载体?水,至柔至刚,为何不能成为风的形态?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风无常势,水无常形……”
无数关于风、关于水的感悟,以及后世对“道”的种种理解,在这一刻如同百川归海,汇聚成一道照亮混沌的灵光!
“动!变!势!”
三个核心真意在他元神深处轰然炸响!
识海中,那原本泾渭分明的青色流光与深蓝水滴,骤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生硬的碰撞或勉强的粘合,而是青色的风开始环绕着蓝色的水旋转,形成一道道青蓝交缠的螺旋。水不再是沉重的水滴,而是化作了轻盈的水雾、激荡的湍流、甚至冻结的冰晶,在风的裹挟下,展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风也不再是单纯的疾驰,而是承载着水之千钧,或轻柔推送,或狂暴席卷,展现出无匹的威能。
风助水势!水借风威!
刚柔并济!变化由心!
一种前所未有的圆融、和谐、强大的感觉充斥了赵公明的整个元神!那青蓝交缠的螺旋法则之力,如同找到了最完美的共振频率,开始疯狂地吸收识海中所有游离的法则碎片,并以几何级数膨胀、凝练!
轰——!
一股无法形容的磅礴气势,自赵公明体内猛然爆发!他的元神仿佛挣脱了某种无形的枷锁,瞬间拔高、膨胀,散发出璀璨夺目的清光,将整个被重重禁制包裹的洞府照耀得如同白昼!元神之力如同决堤的洪流,汹涌澎湃,其质、其量,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太乙金仙初期的瓶颈早已被远远甩在身后,中期、后期……直至那圆满无缺、圆融如一的境界壁垒,在这股沛然莫御的元神洪流冲击下,轰然破碎!
太乙金仙圆满之境!元神成!
几乎在元神突破的同时,他那经由《鸿蒙炼体诀》数万年非人般锤炼的肉身,也同步产生了终极蜕变!
嗡——!
筋骨齐鸣,发出金铁交击般的宏大之音!皮肤之下,仿佛有亿万条神曦在奔涌流淌,血肉晶莹剔透,骨骼灿若神金!一股纯粹到极致、厚重到极致的磅礴气血之力冲天而起,带着古老苍茫的鸿蒙气息,竟隐隐压过了刚刚突破的元神光辉!这气血之力是如此浩瀚,以至于坚固的洞府石壁都开始无声地龟裂,若非有强大的禁制守护,恐怕整座山峰都要在这股纯粹肉身力量的压迫下崩解!
大罗金仙圆满!肉身成!
此刻的赵公明,端坐于蒲团之上。左边身躯青光流转,仿佛由亿万缕风之法则编织而成,飘逸灵动,却又带着撕裂虚空的锋锐;右边身躯蓝光深邃,如同最深邃的海渊凝聚,厚重磅礴,蕴含着覆灭星辰的伟力。而在身体核心,青蓝二色完美交融,形成一种混沌初开般的玄奥平衡,散发出令金仙都要颤栗的恐怖威压。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再无之前的锋芒毕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与沧桑。左眼瞳孔深处,仿佛有九天罡风在呼啸盘旋;右眼之中,则似有万顷碧波在汹涌激荡。神光内蕴,返璞归真。
“呼……”一口绵长悠远的气息吐出,竟在身前形成一道青蓝二色的气旋,久久不散,其中蕴含的法则碎片引动虚空微微扭曲。
数万载枯坐,几度濒临崩溃边缘的磨砺,终得正果!元神太乙圆满,肉身大罗圆满!此刻的他,单论境界,肉身已足以与初入大罗的强者媲美,而元神的精纯与对法则的掌控,更是远超寻常太乙圆满!
然而,赵公明脸上并无太多喜色。他心念一动,一枚灰扑扑、毫不起眼的珠子出现在掌心——混沌珠。
此珠入手,依旧沉重如山岳,冰冷如万载玄冰。神念探入,依旧如同泥牛入海,只能触及一片混沌虚无的边缘。那层隔绝一切的神秘屏障,比之数万年前,并未有丝毫松动。
“果然……”赵公明低声叹息,带着一丝预料之中的无奈与更深沉的渴望。“元神未至混元(准圣),终究无法触及核心,更遑论炼化,发掘其真正威能。”
混沌珠自成大世界,蕴含无量造化。此等混沌至宝,绝非太乙境界可以窥探其万一。这枚珠子,既是他的无上机缘,也是悬在头顶的灯塔,指引着他必须继续攀登那更高的境界——混元金仙(准圣)!
他缓缓起身。数万年未曾移动的身躯,发出一阵轻微的爆豆声响,仿佛沉睡的巨龙舒展筋骨。仅仅一个起身的动作,便引动了洞府内浓郁到化不开的灵气,形成肉眼可见的漩涡,被他周身毛孔鲸吞而入。
感受着体内那足以撼动山岳、截断江河的磅礴力量,赵公明的心境却愈发沉凝。
“圣人时代……终究要来了。”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洞府,投向了洪荒大陆的中心。元神突破时那一刹那与天地法则的深度共鸣,让他清晰地感知到,天地间的某种“大势”正在加速凝聚。紫霄宫道韵的余波,以及几股隐晦却至高无上的气息,如同沉睡的巨兽,即将睁开眼眸。巫妖二族的残余气运,如同风中残烛,正在加速消散。
短暂的和平,如同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即将被彻底打破。
“力量……还不够!远远不够!”赵公明握紧了拳头,青蓝二色的法则之光在指缝间明灭。太乙圆满的元神,大罗圆满的肉身,在即将到来的圣人博弈、以及紧随其后的无量量劫中,依旧显得渺小。
他需要更强的力量,需要真正踏入混元之境(准圣),掌握属于自己的大道法则,拥有在圣人棋局中落子的资格!他需要彻底炼化混沌珠,掌控那方混沌世界,将其化作自身最大的底蕴和后盾!
苦修数万载,非是终点,而是一个更艰难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