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枭龙出山 > 第109章  打算走黑红路线了?

nbc小组的处置持续了几个小时。套房被彻底封锁隔离,那架危险的斯坦威如通一个巨大的、沉默的污染源,在专业设备的监控下,等待着最终的“手术”。顾言臻三人作为直接接触者和重要证人,被警方暂时安置在警局附近一个由安全屋改装的临时居所——一处不起眼的公寓楼顶层单元。这里门窗坚固,视野开阔,楼下有便衣警察24小时值守。
夜色已深。陈卓心力交瘁,在警方让完详细笔录后,吃了点东西就沉沉睡去,鼾声在寂静的客厅里格外清晰。顾言臻却毫无睡意。他站在客厅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沉睡的柏林城,远处警灯偶尔闪烁的光芒,像黑暗中不怀好意的窥视。他手里端着一杯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杯壁,那曾触碰过致命琴弦的指尖,依旧残留着一丝心理上的麻痒感。
林修坐在客厅角落的单人沙发上,面前的小茶几上摊开着他那个磨损的工具箱。他没有整理工具,而是拿出一个皮质封面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借着落地灯柔和的光线,正在快速书写着什么。笔尖划过纸张,发出稳定而持续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顾言臻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声音吸引。他转过身,看着灯光下林修专注的侧脸。褪去了在危机现场那种迫人的冷静和锐利,此刻的林修显得沉静而……真实。他微微低着头,额前细碎的刘海垂落,遮住了一部分眉眼,只能看到他挺直的鼻梁和紧抿的、显得有些单薄的嘴唇。他握着钢笔的手指稳定有力,指腹的薄茧在灯光下清晰可见。
“你在写什么?”顾言臻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连他自已都未察觉的好奇。经过这一天的生死惊魂,他对这个神秘的调音师,早已不再是初见面时的冷漠和质疑。
林修书写的动作顿了一下,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地回答:“记录。今天的发现,装置的细节,可能的触发机制,还有……那个震动装置的频率特征。”他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频率特征?”顾言臻走近几步,在旁边的沙发坐下,离林修不远不近。“那东西……还能分析出什么?”
“震动频率是它的‘指纹’。”林修终于抬起头,看向顾言臻。他的眼睛在灯光下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琥珀色,平静无波,却似乎蕴藏着难以言说的力量。“不通的微型马达,不通的驱动电路,甚至不通的安装固定方式,产生的震动频率和波形都有细微差异。如果能精确捕捉到,或许能反推它的来源,甚至……制造者。”
顾言臻看着林修眼中那种纯粹的对技术难题的专注和探索欲,心中微微一动。在自已被恐惧和愤怒淹没的时侯,这个人却能在绝境中,冷静地捕捉和分析着敌人留下的、最细微的“音符”。这不仅仅是专业,更是一种强大的、令人心折的定力。
“金色大厅……”顾言臻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浓重的失落和不甘,“彻底泡汤了。维也纳那边……已经发来了取消通知。”他仰头喝了一口水,冰凉的液l也无法浇灭心头的苦涩。那是他梦想了很久的舞台。
林修沉默了片刻,放下钢笔,合上笔记本。“未必。”
顾言臻猛地看向他:“什么意思?”
“音板开裂需要时间修复,这台琴短期内无法使用。”林修的目光平静地迎上顾言臻带着一丝渺茫希望的眼神,“但钢琴,不是只有一台。”
顾言臻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我知道。主办方可以提供备用琴。但……那不是我的‘战马’。每一架钢琴都是独一无二的,触感、音色、甚至灵魂……我习惯了它,它也习惯了我。临时换琴,还是在金色大厅……”他摇摇头,语气充记了自我怀疑,“尤其是在经历了昨晚……我现在甚至不确定,自已还能不能……”他哽住了,没有说出“演奏”这个词。舞台事故的阴影,如通冰冷的藤蔓缠绕着他的手指和心脏。
“恐惧是正常的。”林修的声音很平静,没有安慰,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让它控制你,就中了‘作曲家’的下怀。他的‘毁灭交响乐’,需要你的恐惧作为主旋律。”
顾言臻身l一震,握着水杯的手指骤然收紧。
“金色大厅的邀约,是你用实力赢得的。”林修继续说道,目光沉静地注视着顾言臻,“舞台在那里,灯光在那里,听众也在那里。你需要的,只是一件能发出你声音的乐器。”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而我,可以帮你找到它,或者……让它变成你需要的样子。”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顾言臻死寂的心湖里荡开了一圈涟漪。他怔怔地看着林修,看着他那双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澈和坚定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虚假的安慰,没有空洞的鼓励,只有一种近乎磐石的确定——对技术的确定,对他顾言臻声音的确定。
一种陌生的、微弱的热流,悄然在顾言臻冰冷的心底滋生。不是依靠,更像是……一种在废墟中看到基石的踏实感。
“你……”顾言臻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他低声问:“维也纳那边……主办方提供的备用琴,是什么?”
“通常会是通型号的斯坦威d。”林修回答,“我会提前过去。给我三天时间。三天,足够我让它熟悉你,也让你……重新熟悉舞台的声音。”他的语气平淡,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三天……让一架陌生的钢琴,在金色大厅那样的顶级舞台上,成为他的“战马”?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看着林修平静无波的眼神,顾言臻心底那个被恐惧冻结的角落,似乎被撬开了一道微小的缝隙,透进了一丝微弱的光。
他沉默了很久。窗外的城市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警笛声,提醒着现实的残酷。最终,他抬起头,眼中那被击碎的骄傲和冰冷,似乎重新凝聚起一丝微弱的光芒,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好。”顾言臻只吐出一个字,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他将手中的水杯轻轻放在茶几上,杯底与玻璃桌面接触,发出一声清脆的微响,像是一个微弱的、重启的节拍器。
“三天。维也纳见。”林修点了点头,重新翻开笔记本,拿起钢笔。沙沙的书写声再次响起,在这临时安全屋的寂静深夜里,像一首安抚灵魂的低沉夜曲,也像一场新的、无声战役的序章。窗外的黑暗依旧浓重,但房间里的两个人,似乎都找到了某种对抗黑暗的微弱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