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娘就没有再问,她们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家里没有什么钱,那也是事实。
大家一边说着话,一边走路,当然说话的是大人。这一路上她们村的人可不少,她们走到路口的时侯,三丫她爹娘和大娃,大娃他爹在那里等着。
和他们说话的还有小姨她们村的人,还有好几个,一看也是去赶集的。
宋小莹在这些人的谈话中才知道她们村,小姨那里的十几户人家,还有舅舅他们那里的二十几户,他们都是叫扬坡村。
怎么分了,她们叫小扬坡村,舅舅那里叫大扬坡村,小姨那里就叫扬坡村村学。
他们这里还有一个村学,在离小姨她们不远,不过没有在一块儿,她上一次没有看到,村学那里好像还有几户人家。
她这几天在家里从来都没有听到村学的事情,看来他们小扬村没有人上学啊!
也不对,她好像没有见过桃花她大哥,桃花她大哥是不是在上村学,她们家应该可以供的起一个读书人,不过也只能算是勉强,毕竟人家家里可是有牛的人家。
宋小莹想到这里,又看向桃花爹娘,穿的也和大家差不多了,这不也要去挣钱。嗷,她好像还把桃花她二伯给忘了,那个可不是会挣钱的主,桃花说她二伯可是一个老光棍。
宋小莹跟着大家,听到大家说说笑笑的就下山了,在这山下有个村子,她也不知道叫什么村,就问;“大哥,这里是那里啊,这还有坐牛车走的了。”
她大哥看了看就说;“这里是平阳村,我们爷爷奶奶,二伯三伯都在这个村里,你忘了。”
宋小莹,她这还有爷爷奶奶二伯三伯的吗?她是真不知道啊!
宋小莹;“嘿嘿嘿!大哥你不说,我倒还真想不起来。”
大哥;“想不起来就想不起来,我们爹是爷爷前面的老婆生的,所以等爹长大了娶了娘,爷爷就把爹给分出来了。”
宋小莹;“这把我们爹分这么远啊!”
大哥;“你是不是累了,要是你累了,就休息一下,我们等会儿在走。”
宋小莹;“大哥,我不累,我这什么都没有拿,累什么呀!”
她们就继续走,宋小莹在想,她这爷爷也不知道是怎样一个人。不过把她们一家分出来也是一个有魄力的人,对于她爹娘来说分了挺好的。
尤其是她娘,上面不用压一个婆婆,那可是太好了,而且这个可是后婆婆,要是一起,受罪的肯定会是她娘。
再说他爹,可能是后娘身边长大的,一看就是沉默寡言的人。她在家里这几天,她爹总共就没有多说过什么话。
快到镇上的时侯,大家终于要休息了,宋小莹这会儿感觉自已的脚很重,在山下下来的时侯她还没有什么感觉,也能跟上大家。
到了山下,走的是平路,她就有些跟不上了,他哥带着她走在后面,前面的大人也会放慢速度等一下。
这会儿离镇上近了,大家在这里休息整理一下就进镇子。
在一起走的村学扬坡村的有六个,有两个是和她们家一个宋家的,人家辈分比较高,看着和她爹差不多大,她和她哥要叫人家大爷爷,二爷爷。
还有一个是住在村学那里的,姓黄,她们叫黄大叔,黄大叔是和他大儿子一起来的。
大爷爷和二爷爷他们是和大奶奶二奶奶一起的。她们在这里喝了一口水,整理了一下就开始进镇。
到了镇上,要去县城的爹爹和大爷爷他们就直接走了。剩下的我们是要在卖东西或买东西的人,于是大家就分开了,大家商量好了未时三刻钟就到这里集合,到了申时就要往回走了。
当然人到齐了,大家也能早点出发,她们现在就在镇上的主街上。她娘要带着她去菜市场卖这些野韭菜。
现在是辰时中,也就是八点左右,正是卖菜的时侯。她们到了卖菜的地方,这里已经有很多的人了,宋小莹这一路过来,看着这镇上,还记大的,人也挺多。
她问她哥;“大哥,我们这镇叫什么镇呀,那是不是马车,(⊙o⊙)哇,有好多的马啊,还有这个是木头的楼吧!”
她大哥;“不要乱看乱指,我们这镇叫永文镇,爹爹他们要去的县城叫陇淮县,我们这里都是属于陇西郡。
我们这里有很多的商队,这些商队不管是要去南方还是北方,他们都是要经过我们这里的,你刚才看到的就是其中的商队。”
宋小莹;“是这样啊,怪不得这里有这么多的人。”
大哥;“所以你要跟紧我们,在这里要是丢了,就很难找回来了,都不知道被带到了哪里去了。
你刚才说的那是一家茶楼,那里都有说书的,好了,我们还是赶紧把我们的东西卖了好早点回去。”
宋小莹今天也算是没有才来,既然这里有这么多的商队,按理来说他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啊,怎么他们家就那么穷了。
宋小莹看着她哥和她娘找到一个地方,就把背篓放了下来,她们把背篓前面盖着的布打开。宋小莹这才看到她哥背的是野韭菜,她娘背的上面放着鸡蛋,下面是野韭菜和野葱。
她娘把盖背篓的布铺在地上,把鸡蛋拿出来摆上。然后就在那里等着,宋小莹看着她们这位置有些靠后,来的有点晚,前面的位置都被人给占了。
不过还有人往里走,还有比她们更晚的,一看都是家里比较远的人家。
她看着大家都在等着,宋小莹就问;“大哥,我们就这么等着人来买吗,不喊两声的吗?”
大哥是一脸懵逼的问;“喊啥?”
宋小莹就直接给他来了一个喊啥,“大家快来看看我家的野韭菜,昨天晚上刚摘好的,还有鸡蛋和新鲜的野葱呢!”
这下子他哥知道她的喊是什么意思了,宋小莹喊完,看着她哥,她哥和她娘都看着她。
大家一看他这么一个小孩子在那里喊,就过来看,她娘和她哥一看有人来了,就赶紧招呼来问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