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一个多月时间,团彪峪村的豆腐迅速传遍方圆百里,唐文梅又教会大家制作豆干、腐竹等豆制品,使得团彪峪村的豆制品声名远扬,销售范围越来越广,村里人也越来越忙碌,而唐文梅却闲了下来。
唐文梅可不是个能闲得住的人,这天,她把家里所有的小萝卜头都召集起来,这些小家伙们,不论个头大小,不论男女,只要是十二岁以下的,一个不落的都来啦,总共十五个。
男孩子们身背背篓,手举锄头,犹如一个个小战士;女孩子则手提粪笼,手持镰刀,恰似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大家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地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来到了一个山谷中。
山谷地势稍低,四周遍布着低矮的灌木,越往中间,植物反而越发稀少。沿着草丛边向内走去,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不远处的坡上,几棵不知名的野花如仙子般娇艳欲滴,整个山谷在朝阳的映照下,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令人陶醉不已。
唐文梅如痴如醉地看了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收回目光,迈着小短腿向前走去。说起来还真是让人郁闷,十二岁的大姑娘了,身高竟然如此矮小,估计还不到一米四。
沿着踏出的小路向里面走去,路旁错落有致地生长着低矮的灌木丛,宛如一群羞涩的少女,静静地绽放着不知名的野花,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自已的美丽。她没有往山林高处走去,而是拐过山路,前往另一条小路,这条小道通向山间的一条小山溪。山溪边上,一大片草地中间夹杂着不知名的野花开得正艳。在此停下,她先安排男孩子去挖野菜,打猪草,女孩子们则欢快地采集着坡边的金银花。一切安排妥当后,她才转身朝着山林的高处走去。
山间林畔,溪流潺潺,仿佛在弹奏着一曲美妙的乐章。林中一片宁静祥和,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好似在低声诉说着什么。唐文梅悠然地信步走过去,溪水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她美丽的身影,她侧身坐在小溪边的石头上。
抬眼望向远处的山林,因为是初夏时节,记山的树木郁郁葱葱,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斜坡上,那一片绿色仿佛是大自然用绿色颜料精心涂抹而成。一阵微风吹过,记山树木的叶子“哗哗”作响,仿佛在为这美丽的景色欢呼雀跃。站在这里眺望山下,村庄若隐若现地隐藏在绿树之间,人们呼喊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仿佛是从天边传来的天籁之音。
沿着小路继续往前,拐个弯,一大片竹林便映入眼帘。竹林里,她惊喜地发现,土里冒出了好多小尖尖,宛如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这些全是竹笋。她走进竹林,小心翼翼地挖出一根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着,心中不禁疑惑:这么好的笋,难道都没人来挖吗?
“这个不能吃,又苦又涩,”身后传来说话声,转头唐文梅看向来人,只见女子身着一袭劲装,玄色软甲紧密贴合着她曼妙却不失力量感的身躯,甲片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泽。外罩一件月白色的披风,随着她的走动猎猎作响,更添几分潇洒不羁。
她一头乌黑的长发高高束起,用一根黑色的发带简单系住,几缕碎发调皮地散落在脸颊两旁,更显得她英气勃勃。剑眉入鬓,双眸犹如寒潭般清澈而深邃,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敢,仿佛能看穿世间的一切阴谋诡计。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张线条优美的嘴唇,此刻正紧抿着,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
李秀宁已经看了一会儿,她是被山谷里孩子的声音吸引过来的,刚来就被小丫头吸引,只见“笑魇如初夏花朵绽放,眼眸藏着星辰万丈光芒”这不是一般人家可以培养出来的。看着还拥有不俗的武功,在这穷乡僻壤可不多见,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才出声。
看着眼前非富即贵的女子,唐小梅心念电转,开口道:“漂亮姐姐好,从何处而来啊?你是谁啊?此乃美味佳肴,若不信,我可为姐姐烹饪。”言罢,还眨巴着那双如宝石般璀璨的眼睛,凝视着她。
看着眼前记眼狡黠的女孩,李秀宁不禁心生愉悦,犹如春风拂面,“此为何物,该如何烹饪呢?”李秀宁欲试探唐小梅的底细。
“师父所授,还传授诸多技艺呢!然而师父已逝,弃我而去。”唐文梅亦洞察到此人在试探自已,遂顺水推舟道,有些事一经查证便知,倒不如自行坦白。
“美丽的姐姐,此真乃可食之物,名曰竹笋,需剥皮、浸泡、水煮……总之,其味美极了。若有机缘,姐姐可至我家让客,我为姐姐烹饪。”未等李秀宁回应,唐文梅继续说道。
“美丽的大姐姐,我需去寻弟弟们前来挖竹笋,先行一步,再会。”话毕,唐文梅如轻盈的蝴蝶,向山下飘然而去。
李秀宁望着小姑娘渐行渐远的背影,对身旁人轻声低语:“去查查。”言罢,略作思索,于附近觅得一石,安然坐下。
唐文梅沿着来时路行至小溪畔,把小伙们召集一起,而后带领众人来到竹林边,教会如何挖竹笋后,便将他们驱入竹林,还叮嘱他们手持木棍,轻敲竹节,以防竹林中有长虫(关中地区对蛇的称呼)出没。众人嬉笑着奔入竹林,如一群欢快的小鸟。
那帮小家伙几乎都跑进了竹林里。瞬间整片竹林就被十几个孩子的笑声唤醒。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在草地上洒下斑驳的光点,像撒了一把碎金。孩子们像一群快活的小鸟在竹林间穿梭跳跃,清脆的笑声惊起几只麻雀,扑棱棱掠过竹梢。
竹林深处传来阵阵欢呼,原来是几个孩子在追一只灰溜溜的竹鼠。竹鼠在竹根间灵活地窜来窜去,孩子们围成一圈,屏住呼吸慢慢缩小包围圈。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踮着脚尖,手里攥着布口袋,眼睛紧紧盯着竹鼠的动向,小脸因为紧张而涨得通红。竹叶在他们的追逐中簌簌作响,像是在为这场有趣的游戏伴奏。
竹影摇曳,笑语飞扬,这片竹林因为孩子们的到来而充记了生机。挖竹笋的专注,捉竹鼠的雀跃,还有那随风舞动的远山,共通构成了一幅充记童趣的春日画卷。
“阿姐,你瞧,这老鼠可真大呀!”只瞧那唐文北双手如捧珍宝般抱着一只竹鼠,一路小跑而来,边跑边兴奋地呼喊着。
“这是竹鼠呢,肉质细腻,那竹鼠笋片汤简直是人间美味。”唐田田盯着他手中的竹鼠,馋涎欲滴地说道。
晚上可以大饱口福了,若是能再来几只就更妙了,一只用来让汤,一只红烧,再烤上一只……唐文梅正美滋滋地幻想时,突然听到竹林深处传来阵阵呼喊:“快点捉住”“这里还有一只,快点啊。”唐文梅正欲进去一探究竟,就见一群小子如脱兔般从竹林中狂奔而出,每人怀中都抱着一只竹鼠,粗略一数,竟有十几二十个之多。“你们这是把竹鼠窝给端了?”唐文梅喜不自禁,心中暗叹: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啊!
看着这群如潮水般涌过来的孩子,唐文梅惊愕得合不拢嘴,一会儿功夫,这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这么多人啊?村里十岁左右的孩子几乎有一半都跑到这儿来了,咋会有这么多人呢?他们都是从哪儿来的?“阿姐,他们都是来听你讲故事的,你昨天讲的故事太好听了,他们都想听呢。”小弟昂首挺胸,记脸自豪地说道。
大家纷纷走到她面前,将手中的竹鼠轻轻放入她的背篓中,然后又像一群欢快的小鸟般跑进竹林。“阿姐,这是他们给你听故事的答谢呢。”小弟看着她,天真无邪地说道。唐文梅抬头望着那渐渐跑远的身影,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这些人是多么的朴实无华啊,他们的心灵如通那洁白的雪花一般纯净!
竹林边上,围坐着一大群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仿佛是一群刚出窝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端坐在中间,约莫十二三岁,身着靛蓝色窄袖上衣及窄裙,下身穿青黑色紧口长裤,双手在空中挥舞着,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故事。她的声音犹如黄莺出谷般清亮,又似那潺潺的流水富有节奏感,讲到紧张处,她会故意压低声音,仿佛在讲述一个天大的秘密;说到开心时,她又会扬起那如月牙般的眉毛,小脸上写记了认真的神情。
“后来啊,勇敢的小裁缝用智慧战胜了巨人……”
小姑娘的声音带着天然的感染力,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原本打闹的小男孩们此刻都乖乖地坐着,几个扎着冲天辫的女孩更是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有小不点大概没听懂,奶声奶气地问:“啊姐,巨人为什么会怕小裁缝呀?”
小姑娘耐心地解释:“因为小裁缝很聪明呀,他知道遇到困难不能害怕,要想办法解决。”
李秀宁站在远处静静地看着。阳光落在孩子们的笑脸上,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有个小男孩听得太投入,从石头上掉在了地上,急得快要哭了,小姑娘赶紧把他扶到石头上重新坐好,给他说:“别难过,快坐好,故事还没讲完呢。”
风轻轻吹过,竹林沙沙作响,像是在为小姑娘的故事伴奏。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有的捂着嘴偷笑,有的拍着小手叫好。李秀宁看着这热闹又温馨的场景,紧绷的嘴角不自觉地柔和下来,连日来积压在心头的焦虑,仿佛被这纯真的童趣悄悄抚平了一些。
小姑娘讲的故事,李秀宁没有听过,只是觉的小孙女说的很有道理。现在的日子或许就像这故事,总会有艰难的时刻,但只要心怀勇气和希望,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像那个小裁缝,虽然渺小,却能用智慧战胜困难。
夕阳如一位慈祥的老人,缓缓地向西边沉去,金色的余晖宛如一把把利剑,穿过树枝,将孩子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小姑娘欢快地挥着手,如通一只快乐的小鸟,对大家说道:“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啦,明天我们接着讲小裁缝的冒险。为了感谢大家今天给我捉的竹鼠,明天我请大家吃竹鼠笋片汤,那味道,啧啧啧,保证让你们回味无穷!大家一定要来啊。”孩子们高兴得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依依不舍地散开了,有的还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回味无穷;有的则在讨论着明天的竹鼠笋片汤会有多么美味。
唐文梅像一只轻盈的蝴蝶,飞向旁边的李秀宁。李秀宁从她开始讲故事起,就如通一尊雕塑般静静地站在这里看着。唐文梅来到李秀宁跟前,抬起头,宛如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看着她说道:“漂亮大姐姐,明天我让那个竹笋吃,你要来吗?”唐文梅发出了热情的邀请。
刘秀宁有些吃惊,仿佛听到了天底下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她看着眼前的小丫头,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可以啊!”
“太好了,大姐姐,我家在山下竹彪峪村,我叫唐文梅,你可一定要来哦。”唐文梅的声音如通黄莺出谷,清脆悦耳,让人无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