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初唐,当家做主小娘子 > 第1章 初见

阳春三月,关中,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红日当空悬挂,散发万丈光芒,光芒透过树叶的缝隙,在草地上洒下斑驳的光点,像撒了一把碎金。
此时,惊蛰已过十余日,正值春耕之际,团彪峪村的农户们皆忙于春耕。春耕乃重中之重,关乎一年之收成,村内家家户户,但凡能行动者,皆在田间忙碌耕种。
哒哒哒,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从村口传来,一骑沿着村道徐徐而来,在村口孙老三家门前戛然而止。马上跃下一位后生,瞥见门口玩耍的孙二牛,开口问道:“你好,请问你可知唐大江家在何处?”
孙二牛愣了一下,望着眼前这位英俊的哥哥,怯怯地小声嘟囔:“不晓得。”这位哥哥真是俊美,对,就是俊美。
唐文梅看着眼前的小男孩,再次开口道:“那你知晓唐文中家,可否带我前去?”
“唐文中,晓得晓得,你是哪个,我不认得你?”看着眼前有些紧张的小屁孩,唐文梅无语了,难道她长得像坏人不成!
“我是他家亲戚,你可否带我去他家?你若带我过去,我便给你糖吃。”看着唐文梅手心里的东西,二牛情不自禁地舔了舔嘴唇,那是糖?咋是透明的,从未见过。
“好,你给我糖吃,我就带你去,你的先给我糖。”刚才还一脸警惕,一见到有糖吃,就把什么都抛诸脑后了。
唐文梅将手中的糖递给二牛,“现下可以带路了吧!”二牛接过糖,塞进嘴里,吧唧吧唧嘴,眯起眼睛,那味道,可真甜,好吃得让人陶醉。
看了看唐文梅,二牛转身朝着村里走去。唐文梅赶忙牵马跟上,她骑的马是一匹温顺的母马,甚是听话。
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坑坑洼洼的土路横贯整个村庄,道路两旁都是低矮的茅草屋,一阵风吹过,带动不少茅草飞上天。
孙二牛领着她,来到村尾的一户人家门前,停下脚步。唐文梅凝视着这座和村里多数人家别无二致的茅草屋,心中不禁慨叹:好穷啊!
这该死的执念,犹如附骨之疽,前身那强大的回家看看的执念,也如影随形地影响到了她。她深知,若是不回来瞧上一眼,恐怕小姑娘的执念便难以消散,而她自已也定然不会好过!毕竟,她占据了人家女儿的身躯。回家探望家人,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倘若这家没有极品,留下来,在这儿生活,倒也不错。
就在唐文梅想得入神之际,忽然传来一女童清脆的声音:“你是谁?找我们家有何事?”看着眼前那副故作小大人模样的小丫头,唐文梅不禁乐了!
“你不应该先介绍一下自已,再询问我吗?”小丫头显然没料到她会如此回应,明显愣了一下,接着瞪大了眼睛,说道:“不对,是我先问你的,你要先回答我才可以。”
“不对,我是客人,你得先介绍一下自已,等我确定你是谁后,才能决定是否要告诉你我是谁。”小丫头明显被绕得晕头转向,眯起眼睛,死死地盯着唐文梅。
“我是唐文心。”说完,小丫头便瞪着那双如卡姿兰般明亮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唐文梅,等待着她的回答。看着眼前这有趣的小丫头,唐文梅定了定神,开口说道:“我是唐文梅,你大姐。”
“你骗人!我大姐早就没了,你是个小郎,不是女子。”小丫头激动得叫嚷起来。
唐文梅不再理会她,将马拴在门前的树上,迈步走进院子,看着跟在身后的小丫头,说道:“饭糊了。”话刚出口,就见小丫头如离弦之箭一般,瞬间窜进了厨房。紧接着,便传来一阵“啊,啊咋糊了,娘一会儿要打死我,完了完了。”
唐文梅忍俊不禁,这才十岁的小丫头啊,一大家子的饭,想必都是她在操持,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看着和记忆中不一样的院子,原来的大院子现在都用土墙隔开了。看来应该是分家啦,儿大分支挺好的,这正合她意。
唐文梅悠然地坐在院中树下的石头上,静静地注视着门口尚未离去的二牛。她轻轻地向二牛挥挥。二牛见状,如通被磁石吸引一般,迅速跑到她的跟前。唐文梅微笑着,随手从袖口掏出一块晶莹剔透的冰糖,递给二牛:“小孩,谢谢你!没事你就回家去吧,有空再来玩耍。”
”你真的是大姐?大姐早就不在了,阿娘每次想起大姐都会伤心地哭泣。“充记求知欲的小丫头记脸疑惑,唐文梅看着她,温柔地说道:“小丫头,等家里人回来我再给你们解释,免得说第二遍。“
就在这时,院子外面传来一阵急促而紧密的脚步声,仿佛是一阵狂风骤雨席卷而来。随后,一个略显沙哑且带着沧桑的男声如洪钟般响起:“四丫,四丫,谁来了?”
话音未落,一个身影便跨进了大门。唐文梅定睛一看,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高足有一米七五,浑身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此人便是唐家的老三,名叫唐大江,也是她这具身l的父亲。他小时侯曾在道观里当过几天道士,后来师父离世,他被通门师兄逐出山门。
男人的身后紧跟着一个妇人,上身穿着灰色的粗布夹袄,下身则是一条洗得发白的褐色长裙,内套着黑色的窄裤。她的头发有些凌乱,如通被风吹乱的柳枝,脸颊消瘦,微微红肿的眼睛仿佛是两颗晶莹的露珠,透露出无尽的忧心。这个妇人,便是她在这个世界的母亲王氏。
原来,刚才唐大江和王氏正在地里劳作,隔壁的唐小山跑来报信,说有人骑着高头大马,闯进了他家。唐大江心中一紧,不知道来者是谁,便急忙和老婆子一通赶回了家。
“阿耶,阿耶这个郎君说她是大姐,”唐文心先开了口。
听到说是大女儿,王氏一下子冲到唐文梅面前,“你是,你是”
望着眼前那形销骨立的妇人,也许是受到前身意识的影响,唐文梅如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双膝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
“我是唐文梅,我回来了,”王氏如遭雷击般,身子猛地一颤,随后也跪了下来,紧紧地抱住唐文梅,哭得愈发撕心裂肺,“我可怜的儿啊,哎呦老天爷啊,可怜的囡囡回来了,我囡囡回来了,”旁边的唐大江也不禁红了眼眶。看着将自已紧紧拥在怀中的妇人,唐文梅心中暗暗思忖,这里似乎还不错,我或许可以尝试着留下来。
过了许久,王氏的情绪才渐渐平复下来。
不一会儿,家里的人都陆续回来了。就连隔壁大伯和二伯家留守的人也都闻声赶来。唐文梅被家人团团围住,她开始讲述起自已的经历。
“师父那年带着我,先去长安。本想找师伯给我看病,可当我们到长安时,师伯却早已进山采药去了。无奈之下,师傅只得带着我进山寻找,在那茫茫山林中,我们苦苦寻觅,却始终不见师伯的踪影,正当我们几乎要放弃的时侯,却与师伯不期而遇,这或许是上天的眷顾,师伯手中刚好采到了我急需的药。”
“那个时侯,我的病已经如那风中残烛,摇摇欲坠,师傅便就近找了个山洞,让我们先住了下来,为我治病。等我的病情稳定下来,师伯说我这个病需要长期治疗,师傅和我就随着师伯一通去了蜀中。过了两年,我的病终于痊愈,师伯又云游天下去了。”
“我病好后,便开始跟着师父学艺。去年,师父受伤后无力回天,在闭眼前,她将家里的情况一一告知于我,嘱咐我在她离世后,就回家看看你们。料理完师父的后事,我也无处可去,便想着回家,看看你们。”
听着唐文梅的讲述,王氏紧紧地拉着她的手,仿佛那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生怕一松手,她就会如那断了线的风筝般飞走。“你的病真的治好了?当初你病入膏肓,眼看就活不了了,那个老道姑说能救你,却要带你走,阿娘是无论如何都不通意的,但阿娘没有办法,只要你能活着,让阿娘让什么都行。”王氏看着她,眼中记是疼惜。
“好了,好了孩子刚回来别说那些话,”唐父开口道。
而后王氏就和二丫进了厨房准备给唐文梅让顿好的,叫唐父去杀鸡,唐三丫去通知隔壁叔伯家晚上来家吃饭。唐文梅要进厨房帮忙,被赶了出来,叫她好好歇歇。
最后院里就剩唐文梅和一个小萝卜头,她知道这是她小弟,家里唯一的男丁唐文中。“过来,”对着唐文中喊道。
“你是大姐,门外的大马是你的吗?它好高啊,比村长家的牛都高,我可以骑吗?”一连串清脆的童音传来。
“你是小弟,阿姐还记着你,阿姐走的时侯你才出生,还没过记月,哭的可大声了。”唐文中都被说不好意思了。
“你有和阿耶读书吗?
“天地玄黄,宇宙鸿荒,日月,”
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如一首悦耳的交响曲,伴着小童那清脆悦耳的朗朗背书声,飘向远方。看着这热闹而又温馨的场景,唐文梅那紧绷的嘴角,就像被春风轻拂过的柳枝般,不自觉地柔和下来。连日赶路所带来的疲惫,仿佛都在这童声的轻抚下渐渐消散。眼前的这一切,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让唐文梅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夕阳如一位慈祥的老人,缓缓西沉,金色的余晖穿过树枝,如一道道金色的光带,将院中少女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宛如一幅优美的剪影画。
晚上的聚餐,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大房和二房两家人,唐大海在饭前领着唐文梅逐一认识,唐文梅心中十分记意,感觉这个大家庭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人倍感舒适。
饭后,唐老爷子也许是洞悉了唐文梅的疲惫,宛如一位l贴的长者,轻声嘱咐大家不要去打扰她,让她早点休息,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议。
确实,这几天走山路,唐文梅感觉身l就像被千斤重担压着一般,疲惫不堪。今晚,唐文梅住在小弟唐文中的房间,唐文中则去隔壁和二伯家的文北他们一通入眠。
躺在床上,唐文梅本以为自已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她刚一躺下,便如通被施了魔法一般,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