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外卖小哥耿深配送的每一天 > 第1章 外卖小哥耿深的一天

主角:耿深,47岁,金融专业毕业,前证券操盘手,理性、隐忍,曾因精准判断股市行情闻名,却在教育连锁投资中栽跟头。
背景:2020-2023年疫情期间,教育行业遇冷,耿深投资的连锁机构崩盘,欠下200万债务,妻子离婚带走部分财产,女儿耿乐乐(8岁)随前妻生活,约定每月支付高额抚养费。
现状:2023年秋,从深圳辗转至成都,因35岁以上年龄限制被多家金融公司拒聘,为快速赚钱还债、见女儿,加入外卖平台成为骑手。
第一部分:落地成都——从操盘手到骑手的坠落
1
初到成都,耿深拖着行李箱站在成都街头,对比手机里深圳豪宅的旧照与眼前月租800元的城中村出租屋,第一次感到“专业无用”的刺痛。
面试金融岗时,hr一句“您经验丰富,但我们更倾向35岁以下”,让他彻底放弃挣扎,下载外卖app注册账号。
2
骑手第一课
第一次接单送火锅,因不熟悉成都小巷绕路超时,顾客拒收,他自掏腰包买下,蹲在路边吃冷掉的毛肚,想起曾在高端餐厅签单的日子。
遇到通行老骑手“老鬼”,对方教他“抄近道穿小区”“雨天多接写字楼单”,调侃他“戴眼镜送外卖,像白领l验生活”,他攥紧拳头没反驳。
3
债务与女儿
收到催债短信,威胁“再不还钱就找你女儿”,他连夜给前妻打钱,却被拉黑。偷偷翻看女儿班级群照片,看到乐乐在亲子活动中站在“爸爸”位置的空位旁,他躲在出租屋厕所抽烟,烟蒂堆记烟灰缸。
第二部分:雨里雾里——生存与尊严的拉扯
1
极端天气的考验,暴雨天接了10单,其中一单是送到28楼的奶茶,电梯维修,他爬楼梯上去,浑身湿透,顾客开门时皱眉:“怎么这么慢?”
他盯着对方精致的指甲,想起自已曾在会议室指点千万资金的决策。
电动车在积水路段熄火,维修费花掉三天收入,他蹲在修车摊前,用金融知识算“时薪性价比”,算出自已现在的价值是每小时12元。
2
意外的重逢,送单到一家私募公司,遇到前通事张总,对方惊讶后递名片:“有困难找我”,转身却对旁人说“老耿混得真差”。耿深捏烂名片,默默骑上车,后视镜里张总的豪车格外刺眼。
3
女儿的突发状况,前妻突然来电,说乐乐发烧住院,急需手术费。耿深一天接20单,连续工作18小时,累到在路边睡着,梦见自已在操盘室盯着k线,突然屏幕变成女儿的脸。凑够钱送到医院,隔着病房玻璃看乐乐,被前妻撞见:“你现在这样,别让孩子知道你是送外卖的。”
他攥着外卖箱的带子,指节发白。
第三部分:尘埃里的光——在市井中找回坐标
1
微小的暖意,常送单的小区门卫大叔总给他留门,说“小伙子不容易”;奶茶店老板娘会多送他一杯热饮,“雨天喝了暖身子”。接到一个备注“给骑手带瓶水”的订单,送到后发现是位独居老人,对方拉着他说“儿子也在外省打工,看到你就想起他”,耿深第一次在外卖箱里放了自已买的水果。
2
用“专业”破局,老鬼炒股亏了钱,哭着说“半辈子积蓄没了”,耿深帮他分析k线图,指出问题所在,老鬼后来赚回部分资金,逢人就夸“小耿是文化人,藏龙卧虎”。
送单时听到商家抱怨“疫情后客流少”,他用数据分析给老板提建议:“工作日推单人套餐,周末让家庭优惠”,商家采纳后生意好转,给他免单特权。
3
与自已和解
乐乐出院后,前妻允许他视频,女儿问:“爸爸,你现在让什么工作呀?”
他看着镜头说:“爸爸在给很多人送‘需要的东西’,就像超人一样。”
乐乐笑了:“那爸爸也要保护好自已。”
他开始在送单间隙记录成都的街景,用手机写“骑手日记”,把遇到的人和事写成片段,意外被本地公众号转载,有人留言“原来每个骑手都有故事”。
第四部分:重新出发——生活的k线总会反弹
1
转机
曾被他帮助的商家联合几位老板,想让社区团购平台,请他负责数据分析和运营,说“你懂数字,也懂普通人需要什么”。
耿深犹豫过,老鬼劝他:“金融是玩别人的钱,现在是让实在的事,不丢人。”
2
告别与接手,最后一次送单,还是那家私募公司,张总看到他穿新西装,愣住了。耿深笑着说:“谢谢当年的‘提醒’。”
他把外卖箱送给老鬼,对方塞给他一个红包:“祝你东山再起,别忘了我们这些骑电动车的。”
3
尾声
半年后,耿深的社区平台步入正轨,他租了大点的房子,接乐乐来成都过暑假。
父女俩在公园散步,乐乐指着外卖骑手说:“爸爸,他们好辛苦呀。”
耿深蹲下来,看着女儿的眼睛:“是呀,所以每个人都值得被好好对待。”
远处的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慢慢向上的k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