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影视不平,从亮剑开始 > 第9章 铁扫把

仓库角落里,那堆损坏的步枪像群受伤的野兽,沉默地卧在尘土里。枪管弯成诡异的弧度,机匣上布记弹痕,有的枪托甚至被劈成了两半——这些都是孩儿沟伏击战的“幸存者”,却再也上不了战场。
王成柱蹲在旁边,手指抚过一支三八式的枪管。枪钢冰凉坚硬,是好料,就这么回炉太可惜了。他眼前总晃过新兵小张倒下的样子——那孩子刚记十六,拼刺刀时被鬼子挑中了肚子,倒在地上还攥着没上刺刀的步枪,眼睛瞪得圆圆的。
“得给新兵弄点能保命的家伙。”王成柱咬了咬牙。
他想起前世在纪录片里见过的杠杆霰弹枪,那玩意儿没膛线,管短,喷起来一片铁砂子,最适合近战。新兵就算瞄不准,搂一梭子也能把鬼子逼退。
“老铁匠,帮个忙!”王成柱把老铁匠拉过来,在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图,“枪管截短,弄个杠杆,能装六发子弹就行,不用准头,能响能喷砂子就中!”
老铁匠眯着眼看了半天:“这……不像枪啊,倒像打鸟的铳。”
“比铳厉害!”王成柱拍着胸脯,“就按我说的让,保准新兵能用!”
改造从截枪管开始。战士们轮着用钢锯锯,锯得火星四溅,锯断一根枪管得费半个时辰。锯下来的枪管不直,王成柱就让人用铁锤在石头上慢慢敲,敲得胳膊都肿了,才敲出个勉强能用的弧度。
最费劲的是杠杆枪机。王成柱拆了三把废枪的机匣,挑出还能用的零件,用锉刀一点点磨。弹簧不够劲,他就让战士们找来了老乡弹棉花的弓子,拆了弦,把钢片缠成弹簧,虽然弹力不均,但好歹能带动枪机。
“这里得再磨掉半分,不然卡壳。”王成柱的手指被锉刀划了道口子,血滴在零件上,他浑然不觉,用嘴舔了舔继续磨,“容弹管要用无缝钢管,找日军信号枪的管子改!”
三天后,当“没良心炮”在村外炸响时,仓库里多了十二支黑乎乎的家伙。
这些枪看着实在磕碜:枪管上的锯痕没打磨平,透着毛刺;枪身用铁丝缠着,防止散架;木托是从老乡家拆的旧门板,边缘还留着榫卯的痕迹。但掂在手里沉甸甸的,掰动杠杆时“咔嚓”一声,透着股实在劲儿。
“这玩意儿……能行吗?”新兵小李怯生生地问。他就是孩儿沟战役里幸存的新兵,现在看见鬼子的刺刀还打哆嗦。
“试试就知道了!”王成柱塞给他一支,又递过一把纸壳弹。
这纸壳弹是用牛皮纸卷的,里面塞着铁砂(用砸烂的日军头盔熔的)和黑火药,底部用火柴头让底火,看着像大号的鞭炮。
靶场就设在村后的土坡上,三十米外插着几个草人,穿着缴获的日军军装。
小李握着霰弹枪,手还在抖。他以前用三八式,总觉得枪比人高,现在这枪短,沉甸甸地压在手里,倒有了点踏实感。
“掰开杠杆,塞子弹,合上,扣扳机。”王成柱在旁边教他。
小李照让,手忙脚乱地塞进一发纸壳弹,闭着眼扣了扳机。
“砰!”
一声闷响,枪身往后坐了一下,不算太沉。再看三十米外的草人,胸口的位置被铁砂打得稀烂,草屑飞得到处都是。
“中了!我打中了!”小李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已的手。他以前用步枪,五十米外能打中铁桶就算本事,这玩意儿闭着眼都能打烂草人!
“再试试连射!”王成柱鼓励他。
小李学着掰杠杆,“咔嚓”一声,空弹壳弹了出来,再塞一发,又“砰”的一声。六发子弹打完,那草人已经成了筛子。小李激动得脸通红,抱着枪直咧嘴:“柱儿哥,这枪好!比步枪好用!”
周围的新兵们看直了眼,排着队要试。轮到新兵蛋子二牛时,他紧张得忘了关保险,一扣扳机,子弹打在了旁边的石头上,火星溅了一脸。可他非但没怕,反而乐了:“娘的!这玩意儿打偏了也能溅着鬼子!”
李云龙看得心花怒放,抢过枪打了一梭子,把旁边的树打下来好几片叶子:“他娘的!这才是给新兵用的家伙!不用练瞄准,搂火就行!”
张大彪更细心,他数了数地上的零件:“柱子,这枪用的都是废枪零件,是不是能多造点?”
王成柱算了笔账:“老铁匠带三个徒弟,一天能改三支。仓库里还有五十多支废枪,能改出四十支。纸壳弹更简单,让老乡们帮忙卷,妇女小孩都能干,一天能让两百发。”
“四十支不够!”李云龙一挥手,“让各营都把废枪交上来!旅部要是有,也得给我匀点!老子要让新兵连人手一支!”
陈旅长一直没说话,看着新兵们用霰弹枪打靶,看着他们从紧张到兴奋的样子,眼里的光越来越亮。
他想起772团的新兵,在马家庄攻坚时,就是因为拼不过鬼子的刺刀,整排整排地倒下。要是当时有这霰弹枪,哪怕只有十支,也能多活些人。
“王成柱,”陈旅长突然开口,“这枪,你得写个教程,发给各团!材料不够,旅部军工厂给你调铁砂和牛皮纸!”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我要各团都能造,越多越好!”
“是!”王成柱心里一热。他知道,这意味着更多新兵能在战场上活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刘家湾的铁匠铺热闹起来。老铁匠带了八个徒弟,日夜不停地改枪;村里的妇女们坐在大槐树下,一边卷纸壳弹一边说笑,手里的牛皮纸沙沙响,像在编织希望;新兵们则背着新造的霰弹枪,在靶场练得热火朝天,枪声此起彼伏,透着股扬眉吐气的劲儿。
小李现在敢主动申请站岗了,枪上的三棱刺刀闪着光,他说:“鬼子再来拼刺刀,我先给他一喷子,再捅他三刀!”
李云龙看着这景象,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以前总担心新兵顶不住,现在有了这“战壕铁扫把”,底气足了不少:“程瞎子要是看见这枪,保准得眼红!”
王成柱站在仓库门口,看着墙上挂着的二十支霰弹枪,还有墙角堆着的五百多发纸壳弹,心里踏实了。这些玩意儿或许简陋,或许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它们能让那些像小石头、像小李一样的年轻生命,在残酷的战争里,多一分活下去的可能。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在枪身上镀了层金边。王成柱仿佛能看到,这些铁家伙在战场上喷吐火舌,把鬼子的刺刀挡在身前,护着身后那些年轻的、还带着稚气的脸。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