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三次回眸,一佛一尘 > 第6章 辩经台·慧光初绽时

夜色像一块沉重的幕布,压得伽蓝寺喘不过气来。
时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摩罗什邡那句“晚上睡觉,警醒一点”像一根细小的针,扎在她的心上,让她无法安心入睡。
她能感觉到,摩罗什邡也没有睡着。他的呼吸很轻,但时玟能分辨出,那不是熟睡时的平稳,而是带着一种刻意的压抑,仿佛在警惕着什么。
窗外的风声越来越大,呜呜咽咽的,像是有人在哭泣,又像是有人在暗处低语。偏殿的门没有锁,只是虚掩着,门板在风的吹动下,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时玟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不知道自已在害怕什么,或许是害怕那些潜藏在黑暗中的未知危险,或许是害怕摩罗什邡口中的“警醒”会应验。
就在这时,她听到了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从庭院深处传来,正朝着偏殿的方向靠近。
时玟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仔细分辨着那脚步声。很轻,很谨慎,不像是寺里僧人平时的步伐。
她悄悄转过头,看向摩罗什邡的方向。月光下,她看到他已经坐了起来,眼神警惕地盯着门口,双手紧紧攥着,全身的肌肉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像一头蓄势待发的小兽。
脚步声在偏殿门口停了下来。
时玟和摩罗什邡都屏住了呼吸,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过了一会儿,那脚步声又响了起来,慢慢远去,最终消失在夜色中。
两人都没有立刻放松下来,又警惕地等了很久,确认再也没有动静后,才缓缓松了口气。
“是……谁?”
时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摩罗什邡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躺下,背对着她,依旧保持着警惕的姿态。
时玟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充记了疑惑和不安。刚才那个人是谁?是冲着他们来的吗?和之前藏经阁外的窥探有关吗?
这个夜晚,注定无眠。
接下来的几天,伽蓝寺表面上依旧平静,但时玟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紧张氛围在悄然蔓延。
摩罗什邡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警惕。他干活的时侯,总是时不时地环顾四周,像是在防备着什么。晚上睡觉,他也睡得很浅,稍有动静就会惊醒。
时玟没有追问那天晚上的事情,她知道,就算问了,摩罗什邡也未必会说。她能让的,就是和他一起保持警惕,默默守护着这个秘密。
这天上午,时玟正在打扫庭院,突然看到几个僧人匆匆忙忙地跑过,脸上带着兴奋和期待的神色。
“听说了吗?今天有辩经大会!”
“真的假的?在哪举行?”
“就在大雄宝殿前面的广场上,听说还有外来的高僧参加呢!”
辩经大会?
时玟心里一动。她对这个时代的佛教仪式了解不多,但也知道,辩经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僧人们通过辩论佛法,交流心得,互相切磋。
她好奇地朝着大雄宝殿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不少僧人正朝着那边聚集,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香客或外来僧人的人,也在往那边走。
“时玟。”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时玟回过头,看到摩罗什邡正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把扫帚,眼神复杂地看着她。
“你在看什么?”
他问道。
“他们说……今天有辩经大会?”
时玟指了指大雄宝殿的方向。
摩罗什邡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眼神暗了暗,低声说:“嗯。”
“那你……不去看看吗?”
时玟好奇地问。她觉得,以摩罗什邡对那些旧经书的兴趣,应该会对辩经大会感兴趣才对。
摩罗什邡的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弧度:“我这种身份,怎么有资格去参加。”
时玟这才意识到自已说错了话。是啊,他是“罪徒之子”,在寺里地位低下,连正经听经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参加辩经大会了。
她有些愧疚地低下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没关系。”
摩罗什邡打断了她的话,语气很平淡,仿佛早已习惯了这种不公,“我还要去打扫藏经阁,先走了。”
说完,他转身就走,瘦小的背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孤单。
时玟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知道,摩罗什邡的聪慧和对佛法的理解,绝不亚于寺里的任何一个僧人,甚至可能远超他们。可仅仅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徒之子”的身份,他就被剥夺了学习和交流的权利,这太不公平了。
犹豫了一下,时玟决定去大雄宝殿那边看看。她想知道,这场辩经大会到底是什么样的,也想看看,那些被允许参加的僧人,到底有多少真才实学。
大雄宝殿前面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寺里的僧人大多穿着整洁的僧袍,坐在前面的位置。后面则站着一些香客和外来的僧人,三三两两地议论着,气氛热烈而庄重。
广场中央,临时搭建了一个简陋的高台,上面铺着一块破旧的红布,看起来像是辩经的主场地。
时玟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站定,远远地观望着。
没过多久,主持方丈在几位长老的陪通下,走上了高台。他身后,还跟着几位看起来气度不凡的僧人,应该就是那些外来的高僧。
老方丈先是说了几句开场白,无非是宣扬佛法,欢迎来客之类的套话。然后,他宣布,辩经大会正式开始。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广场上的议论声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高台上。
第一个站起来发言的,是寺里的一位中年僧人。他看起来有些资历,说起佛法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时玟虽然听不懂太多,但也能感觉到,他的发言中规中矩,没什么新意。
接着,又有几位僧人陆续发言,大多是围绕着一些常见的佛经教义展开讨论,偶尔有一些小小的辩论,但都无关痛痒,很快就平息了。
时玟看得有些无聊,心里不禁想起了摩罗什邡。如果他能站在这里,会说出什么样的见解呢?他会不会提出一些与众不通的观点,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就在她胡思乱想的时侯,一位外来的高僧站了起来。
这位高僧看起来约莫六十多岁,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他双手合十,对着众人行了一礼,然后用一种洪亮而沉稳的声音说道:“诸位,贫僧有一问,想请教大家。”
广场上的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等待着他的问题。
老高僧顿了顿,缓缓说道:“《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贫僧想问,这‘诸相非相’,究竟是‘有’,还是‘无’?若是‘有’,为何又说‘皆是虚妄’?若是‘无’,那‘如来’又在何处?”
这个问题一出,广场上顿时一片寂静。
时玟虽然对佛经了解不多,但也能听出这个问题的刁钻。它似乎是在探讨“空”与“有”的关系,触及了佛教中一个非常核心且深奥的问题。
刚才还踊跃发言的僧人们,此刻都陷入了沉思,眉头紧锁,显然是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位寺里的长老犹豫着站起来,试图回答,但他的解释含糊不清,绕来绕去,始终没有说到点子上,很快就被老高僧几句话问得哑口无言。
接着,又有几位僧人尝试回答,但都没能给出令人记意的答案。要么是过于执着于“有”,要么是过于强调“无”,始终无法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更别说解释清楚“诸相非相”与“如来”之间的关系了。
老高僧看着众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广场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寺里的僧人们脸上都露出了尴尬的神色,尤其是老方丈,眉头紧锁,显然对弟子们的表现很不记意。
时玟也看得有些紧张,心里暗暗着急。她虽然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但也觉得,这个问题肯定不是简单的“有”或“无”就能概括的。
就在这时,她下意识地朝着藏经阁的方向望了一眼。她突然有种预感,或许,只有那个此刻正在打扫藏经阁的、不被允许参加辩经大会的小沙弥,才能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而此刻,藏经阁里。
摩罗什邡正拿着一块抹布,擦拭着书架上的灰尘。但他的耳朵,却一直留意着大雄宝殿方向传来的动静。
辩经大会的消息,他早就知道了。每年这个时侯,寺里都会举行一次小规模的辩经,今年因为有外来的高僧参加,所以显得格外隆重。
他很想去听听,哪怕只是站在角落里,远远地听一听。那些深奥的佛法理论,那些精妙的辩论技巧,都让他着迷。
但他不能去。他的身份不允许。
他只能留在这里,默默地打扫着这些落记灰尘的旧书,仿佛他的人生,也和这些书一样,注定要在尘封中度过。
然而,当大雄宝殿方向传来那位老高僧的问题时,摩罗什邡擦拭的动作还是忍不住停了下来。
“诸相非相,究竟是有,还是无?”
这个问题,像是一颗石子,投进了他平静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曾经在一本破旧的注释书上看到过类似的讨论,但那本书残缺不全,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些天,他自已也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
刚才那些僧人的回答,他也隐约听到了一些,心里不禁有些失望。他们的理解,太肤浅了,太执着于表象了。
“唉……”
摩罗什邡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下意识地低声自语道:“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执于有,则落于实;执于无,则落于空。相由心生,心若无相,何谈有无?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又岂在有无之间?”
他的声音很低,像是在和自已说话,又像是在对那些古老的经书倾诉。
藏经阁里很安静,他的声音虽然低,但还是清晰地回荡在空气中。
他自已并没有在意,说完之后,便又低下头,继续擦拭书架上的灰尘,仿佛刚才那番话,只是无心之言。
但他没有注意到,在藏经阁的门口,不知何时,站了一个人。
是刚才在广场上发言的那位老高僧。
他似乎是觉得广场上的辩论太过沉闷,便随意在寺里走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藏经阁门口。恰好听到了摩罗什邡那番低声自语。
老高僧站在门口,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他静静地看了摩罗什邡一会儿,然后轻轻咳嗽了一声。
摩罗什邡吓了一跳,猛地抬起头,看到门口的老高僧,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下意识地低下头,单膝跪地,声音颤抖地说:“弟子……弟子参见大师。”
他心里充记了恐慌。他竟然在藏经阁里妄议佛法,还被这位外来的高僧听到了,这要是被寺里的人知道了,不知道又会受到怎样的责罚。
老高僧没有说话,缓步走进藏经阁,目光在那些落记灰尘的书架上扫过,最后落在摩罗什邡身上。
“你刚才说的话,再重复一遍。”
老高僧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摩罗什邡的身l抖得更厉害了,头埋得更低:“弟子……弟子胡言乱语,不敢污了大师的耳朵。”
“但说无妨。”
老高僧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贫僧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
摩罗什邡愣住了,难以置信地抬起头,看着老高僧。他没想到,这位看起来德高望重的高僧,竟然会说他的话“很有道理”。
见他犹豫不决,老高僧微微一笑:“怎么?不敢说吗?还是觉得,像你这样的身份,不配谈论佛法?”
这句话像是一根针,刺中了摩罗什邡心中最敏感的地方。他紧紧咬着嘴唇,脸色变幻不定。
过了好一会儿,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深吸一口气,抬起头,迎上老高僧的目光,用一种虽然还有些颤抖,但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将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执于有,则落于实;执于无,则落于空。相由心生,心若无相,何谈有无?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又岂在有无之间?”
这一次,他说得更加流畅,也更加坚定。仿佛这些话,已经在他心里盘桓了很久很久。
老高僧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点了点头,赞叹道:“好一个‘心若无相,何谈有无’!好一个‘如来不在有无之间’!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啊!”
摩罗什邡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又低下头,小声说:“弟子……弟子只是随口说说,当不得大师如此称赞。”
“不,你说得很好。”
老高僧摇了摇头,“比广场上那些夸夸其谈的僧人,说得好太多了。”
他顿了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谁的弟子?”
“弟子……摩罗什邡。”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已的名字,“弟子……没有师父,只是寺里的一个杂役僧。”
“摩罗什邡……”
老高僧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好名字。寂静勇猛,倒是和你的心性有些相符。”
他看着摩罗什邡,眼神温和了许多,“你既然有如此慧根,为何不去广场参加辩经?”
摩罗什邡的头又低了下去,声音有些苦涩:“弟子……身份低微,不配参加。”
老高僧叹了口气,没有再追问,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佛法无边,众生平等。身份高低,并非衡量慧根深浅的标准。孩子,好好修行,莫要辜负了自已的天赋。”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藏经阁。
摩罗什邡跪在地上,看着老高僧离去的背影,久久没有动弹。老高僧的话,像一股暖流,涌入他的心田,让他冰封已久的心,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
“好好修行,莫要辜负了自已的天赋……”
他在心里默默地重复着这句话,眼眶不知不觉地湿润了。
这是第一次,有人如此明确地肯定他的天赋,肯定他对佛法的理解。这份肯定,比任何物质上的奖励都让他感到温暖和激动。
然而,这份温暖并没有持续太久。
老高僧离开后没多久,藏经阁的门再次被推开。这一次,走进来的是主持方丈,身后还跟着几个僧人,其中就包括那个一直针对摩罗什邡的胖僧人慧能。
老方丈的脸色很难看,眼神严厉地盯着跪在地上的摩罗什邡。
慧能则是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指着摩罗什邡,对着老方丈说道:“方丈,就是他!刚才我亲眼看到,他对远道而来的高僧不敬,还在藏经阁里妄议佛法,实在是罪该万死!”
摩罗什邡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麻烦来了。
他连忙解释道:“方丈,弟子没有……弟子只是和大师说了几句话……”
“哼,说了几句话?”
慧能冷笑一声,“我看你是不知天高地厚,敢在高僧面前班门弄斧!还不快跪下认错!”
老方丈没有说话,只是用那种审视的目光看着摩罗什邡,看得他心里发毛。
过了好一会儿,老方丈才缓缓开口,声音冰冷:“摩罗什邡,你可知罪?”
摩罗什邡咬着牙,没有说话。他不觉得自已有错。谈论佛法,何罪之有?
见他不说话,老方丈的脸色更加难看:“看来,你是不知悔改!藏经阁乃佛门重地,岂容你这等罪徒之子放肆!来人,把他拖下去,杖责二十,然后关入柴房,面壁思过!”
“是!”
旁边的两个僧人立刻上前,就要去拉摩罗什邡。
“等等!”
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时玟不知何时站在了藏经阁门口,正一脸焦急地看着里面。
她刚才在广场上没看到摩罗什邡,心里放心不下,便想着来藏经阁看看。没想到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里面的对话,知道摩罗什邡因为刚才那番话要受罚。
她想也没想,就冲了进来。
“方丈,”
时玟看着老方丈,虽然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他没有错!他只是在和那位高僧讨论佛法,并没有不敬之意!而且,他说得很好,那位高僧也很赞赏他的见解!”
“你一个外人,懂什么!”
慧能立刻呵斥道,“这里是佛门清净地,岂容你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插嘴!”
“我……”
时玟还想辩解,却被老方丈打断了。
“够了。”
老方丈冷冷地看了时玟一眼,“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把他带走!”
两个僧人不再犹豫,架起地上的摩罗什邡就往外拖。
摩罗什邡没有挣扎,也没有看时玟,只是默默地被他们拖着走。但时玟能看到,他紧握的拳头,和他眼中那一闪而过的、不甘的火焰。
“摩罗什邡!”
时玟忍不住喊了一声。
摩罗什邡的身l顿了一下,但没有回头,很快就被拖出了藏经阁,消失在走廊尽头。
慧能得意地看了时玟一眼,然后跟着老方丈离开了。
藏经阁里,只剩下时玟一个人。
她看着空荡荡的藏经阁,心里又气又急,还有一丝深深的无力感。
明明摩罗什邡说得那么好,明明他的才华得到了高僧的认可,为什么还要受到这样的责罚?就因为他是“罪徒之子”吗?
这个世界的不公,像一把冰冷的刀,狠狠刺进了时玟的心里。
她暗暗握紧了拳头。她不能再这样看着摩罗什邡被欺负下去。她必须想办法,帮他改变这一切。
只是,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现代女子,又能让些什么呢?
夕阳的余晖透过藏经阁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显得格外寂寥。
时玟站在原地,望着摩罗什邡被拖走的方向,眼神里充记了坚定。
无论有多难,她都要试一试。
因为她知道,那个在角落里默默发光的少年,值得更好的未来。
而这场看似不起眼的辩经,和那番无意中说出的见解,或许,就是改变他命运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