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在镇东一个开了几十年的小卖部,跟老板刘大爷套上了近乎,才问出点东西。”
杨光清了清嗓子,转述道:“刘大爷说,王建国家确实是棚改的拆迁户。”
“但他家那个位置,按规划本来不拆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又划进去了。”
“王建国不服,补偿款也没谈拢,就一直耗着,成了钉子户。”
“然后呢?”赵海川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然后就出事了。”
“大概一个多月前的一个晚上,去了一帮人,二话不说就动手强拆,把王建国和他老婆都给打了。”
“刘大爷说,第二天有人看见王建国被人架着走的,腿好像断了,满脸是血。”
“人去哪了?”
“不知道。”
杨光摇摇头,“刘大爷说,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们一家。”
“有人传言说,他儿子把他接到了镇东那片出租屋里养伤,离医院近。”
“也有人说,怕被报复,回乡下老家躲起来了。”
杨光分析道:“书记,我觉得刘大爷的话可信度很高。”
“他是本地老人,消息灵通。”
“王建国肯定是关键人证。”
“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是让王晨继续在镇东摸排,还是去乡下老家那边找?”
赵海川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
乡下老家?
一个腿被打断,急需治疗的老人,会跑到交通不便,缺医少药的乡下去吗?
不可能。
唯一的可能,就是留在镇上。
留在镇上,一来方便就医,二来也方便他继续上访,继续告状!
这股气,王建国那种“老倔头”是绝对咽不下去的。
“让王晨重点排查镇东的出租屋。”
赵海川斩钉截铁地说道。
“那片区域人员混杂,外来人口多,是最好的藏身地。”
“告诉王晨,重点留意那些最近刚搬来,家里有带伤或者行动不便的中老年男性的租户。”
赵海川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行动必须绝对隐蔽!”
“宁可慢,绝不能暴露!”
“如果发现了目标,先不要接触,确认他的位置和身体状况就行,立刻回报!”
“明白!”杨光用力点头。
他明白,只要找到了王建国,就等于拿到了一把尖刀,一把能撕开清河镇权力大网的尖刀!
山雨欲来风满楼。
周明远亲自带队,开始大规模调阅资料。
目标明确,直指财务,建设,以及近几年的所有重大工程项目档案。
第一个被叫去谈话的是财务办主任孙兴华。
“孙主任,关于清河镇供电所的账目问题,镇财务办作为监管单位,日常是如何履行监管职责的?”
“周组长,这个我们财务办主要是进行年终审计,日常的主要是供电所内部自查。”
孙兴华按照早就和李光照对好的口径回答,“张富贵这个人,个人行为不端,瞒着所里也瞒着镇里,我们也是事后才知道”
“相关材料我们已经第一时间移交县纪委了。”
“是吗?”
周明远推了推眼镜,“也就是说一个下属单位的负责人,可以轻易绕开镇里的财务监管,制造出这么大的窟窿,你们却一无所知?”
“这这是我们工作的疏忽,我们一定深刻检讨加强监管”
与此同时,建设办主任袁振海也接到了通知,让他准备好所有棚改项目的资料,随时准备接受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