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华娱唯一太阳 > 第八章 成交!(四更,万字)

沈善登的导师俞剑红震惊了!
这学生和他打了个招呼,就一直讲电话。
这边“耿总”,那边“经理”的称呼。
电话不停。
沈善登也没办法,有些电话实在不好拒绝。
从走廊里传来的声音,让俞剑红隐隐约约猜到了电话那头的人。
一个是华易发行负责人耿跃进,另外一个是伯纳制片经理。
不是?
发生了什么?
俞剑红眼神满是不可思议。
作为导师,他知道沈善登有个项目,也简单了解了一下,然后没了兴趣。
一个亿的电影?
俞剑红只能说自己学生心真大。
发表文章的时候,他帮了一手,发在了中国电影市场杂志。
毕竟,沈善登自己也有实力。
03年夏天,沈善登横空出世,刚出的百度p3排行榜被他屠榜。
上亿搜索量震惊世人。
《灰色头像》、《多余的解释》、《leon》、《骄傲的少年》、《给我一首歌的时间》、《追光者》、《以后别做朋友》
这个弟子有才华,但那是音乐。
电影也有才华?
俞剑红看向周奇峰。
“老师,你别这么看我啊。”周奇峰吓了一跳。
老俞表情太吓人了。
俞剑红好奇,给弟子递了一杯水:“说说,你和你师兄怎么回事?”
周奇峰连忙把事情说了一遍。
“嗯?”
俞剑红难以理解:“你们见了韩总,然后把项目介绍了,再然后你师兄放了一首歌,然后韩总连听三遍,然后把后面行程推迟了,然后和你们一块吃了午饭,然后还单独在办公室和你们聊了聊”
这什么,听着很合理,但怎么想都不合理好吧!
一次见面,就把韩三平拿捏了。
沈善登是唐僧吗?
“你把那歌放一下。”
俞剑红抓住了重点,沈善登最强的是什么,是音乐才华。
所有转折点就在那首歌。
周奇峰不好意思道:“那歌,被韩总秘书拿走了。”
“嘶!”
俞剑红倒吸一口凉气。
秘书行为,领导买单。
显然是为韩三平要的。
歌也不用听了,自己这学生,不得了啊!
沈善登打完电话,向导师道歉:“老师,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华易和伯纳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俞剑红让沈善登不要客气:“善登啊,你瞒的为师好苦啊!”
沈善登连忙道:“老师,你还是叫我小沈。”
俞剑红暗自点头:“小沈,说不定老师以后还要靠你撑场面。”
俞剑红提点:“小沈,你要把重心放在电影事业上,韩总看好你,你一定要努力,不要辜负了韩总的信任。”
“学业方面为师也没什么好教的了,本专业文化产业、影视产业管理、电影生产工艺学都学了。”
“考勤和课题,老师会帮你的,你现在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中国电影的未来。要好好跟着韩总的步伐。”
沈善登心生感动。
导师这是全力支持了。
不仅是全力支持,而且还提醒他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紧追韩三平的步伐。
制片部领导也好,华易、伯纳也好。
之所以好说话,接近他,不是他厉害,而是得到了韩厂长的青睐。
所以,哪怕现在韩三平要把他甩了,他一定要紧紧的贴上去。
这就是金玉良言了,点出了关键。
沈善登两世为人,哪能听不出来!
沈善登保证道:“老师,我记住您的话了,一定为电影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厂长排忧解难。”
厂长?
这称呼!
俞剑红吃惊之余,很是满意,沈善登没飘,听进去了。
这学生以后不得了了。
不管是自己有这个认识,还是天赋,一下子抓住了关键。
俞剑红道:“不要急,这样吧,正所谓理论要和实践结合,小周。”
周奇峰一个激灵:“是,老师。”
俞剑红道:“你以后跟着你师兄,考勤和课题交给老师,电影管理要在实践中进行。”
俞剑红心里有种感觉,自己以后,可能要靠沈善登这个学生了。
有句话怎么说呢,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反之,如果出现了“大孝子”,死了也不得安生。
生前好面子的,遇到了,身败名裂都有可能。
学生当然不是儿子,但也有例外,传承他学术和关系的学生,和儿子没什么区别,甚至更亲。
接触一年多,俞剑红也算熟悉了沈善登的性格。
土木专业,大学期间,本专业绩点保持全优的情况下,自学编曲和剧本创作,同时通过互联网创作了大量火爆歌曲。
然后转向文艺领域,以明星学生身份考了他的研究生。
除了本专业,一年半的时间,把导演、摄影、录音、剪辑、配乐,甚至表演本科的内容全学了。
行动上的巨人,执行力超强。
今天,沈善登再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不管《绣春刀》项目成不成,未来绝对可期。
所以,俞剑红把周奇峰正式交给了沈善登,沈善登要牢牢抓住韩三平,他当然也要捆绑好自己的学生。
俞剑红嘱托:“小周,以后师兄的话就是老师话,要多听、多做、少说。”
沈善登拍了拍周奇峰的肩膀:“老师放心,我一定好好锻炼师弟的能力。”
周奇峰感觉,肩膀上的担子重了!
有了老师的支持,沈善登全身心投入《绣春刀》的立项策划。
虽然目的不是这个,但是做戏做全套。
因为《绣春刀》而起,肯定要紧扣这个项目。
回到家。
大蜜蜜四仰八叉的躺在沙发上,见到沈善登,懒洋洋的她,来了精神:“今天怎么样,见到三爷了吗?”
沈善登露出为难的神色:“韩总什么地位,只是露了一面。”
这个项目八字只是有了一撇,肯定要保密。
至于华易、伯纳知道,那是他们圈子高。
得知开会消息的速度,是辨别圈子实力的小技巧。
沈善登前世听过一个段子,只是段子。
在某市的比较重要的会议上,刚点名一个企业,企业的老板,散会之后就向主持会议的领导请示。
态度很卑微,深刻的检讨,但是手段很强硬。
就是告诉有关人员,你们里面有我的人,小心点。
大蜜蜜不知道初审过了,说明她的公司荣鑫达在电影圈,或者说在院线电影圈子处于边缘。
知道点消息,一定会让大蜜蜜来打探口风。
大蜜蜜不以为意:“电影圈很封闭,哪有一步登天的机会,你要不和周洁论那样,拍个粉丝电影。”
电影资源从来是几个圈子的专属,然后边缘分配,她所在的公司,也够不到多少电影资源。
沈善登感动:“蜜蜜,你真好。”
大蜜蜜一下子警惕了起来,沈善登这个态度,一看就是没想好事。
封闭了自己。
“你不要过来啊!”
沈善登无语,这是把他想成什么了?
他只是心里有点亏欠。
没办法,想要成事,口风就要紧。
1月11日。
一周后,中影就《绣春刀》项目立项审批开了一次扩大会议。
相比之前的小范围,大多是韩三平嫡系的小会,这一次有了更多势力参与。
沈善登明显感觉到了压力。
有人想插手,有人想直接换了沈善登,还有人想捞钱。
1月16日。
到了第二次立项会的时候,当沈善登说出要把所有的钱都用在电影上,不请港台明星。
激起了更大的反对潮。
意见充分表达了,韩三平把沈善登叫到了办公室:“他们的意思是还没有过院线电影,先来一部中小制作”
话音未落,沈善登重重点头,就等这句话了:“行!”
而韩三平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有点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