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浪迹在秦时的贩剑生涯 > 第26章 铸剑新法,礼尚往来

徐青神色从容,并无丝毫怯意。
他当即上前,仔细审视老妇人捶打出的剑胚,片刻后,由衷赞道:“老夫人技法纯熟,火候老道!”
粗略检视之下,徐青便发觉这虽只是初胚,形态与质地却已近乎完美,只需再稍加锻打精磨,定能成为一柄上佳的剑器,其锻打纹路均匀,杂质极少,足见功力。
“可还有精进之处?”老妇目光灼灼,再次向徐青发问。
徐青连忙谦逊道:“晚辈不过是后学末进,岂敢在老夫人这等铸剑名家面前妄谈指点?”
他深知自己目前的铸剑师等级仅位列二级,纵使侥幸铸出过几柄名剑,但与徐夫子母亲这般宗师级的人物相比,差距犹如云泥。
徐氏一门,堪称当今铸剑师一脉之顶峰。
徐夫子本人自不必说,原著中名剑“水寒”便出自其手,位列剑谱,却着实费时费力。”徐青解释道,“墨家机关术冠绝天下,既能以巧思造物代劳于千机百变,为何不在这锻打一道上,也设计些机关器械,以代人力挥锤之苦呢?”
他提出了“动力锤”的构想。
此物虽在古代,如明清时期已有雏形,主要用于粗加工,精细处仍需手锤,但在先秦时代,这无疑是个超前思路。
墨家机关术发达,尤擅利用水力,如机关城的动力核心便是那潺潺流水。
若能以此驱动锻锤,辅以精巧机关控制落锤频率与力道,必能大幅提升效率。
而对徐夫子而言,只要稍微点拨一二,他不难想到这一点。
果然,徐夫子闻言,眼中精光乍现,如醍醐灌顶。
“以水力驱动……借流水之力带动重锤……再配以机关调控敲击节奏……”他喃喃自语,作为墨家统领,深谙机关水道之理,瞬间便抓住了关键。
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想去找班大师商讨设计“水力锻锤”之事,但念及眼前尚有客人在,便强自按捺下来,看向徐青的目光,已带上由衷的温和与赞许。
徐夫子随后温言劝走了母亲。
毕竟母亲年事已高,他不愿她再劳神于炉火之间。
徐青则在铸剑池中独自观摩,静候徐夫子返回。
不多时,徐夫子归来,面带歉意:“家母之事,让徐先生见笑了。”
“徐统领孝心拳拳,令人动容。”徐青真诚回道。
徐夫子轻叹一声,似有无限感慨:“母亲心中,一直萦绕着一道执念。正是为此,她才不顾年迈,时常偷偷潜入工坊,执锤铸剑。”
“哦?”徐青面露探询之色。
或许是徐青方才的建言深得其心,又或是触及了心事,徐夫子不介意多言几句:“家父当年铸剑成痴,为求神兵利刃,效法古之干将莫邪,竟不惜以身祭剑……剑成之日,他一身精血也随之耗尽,溘然长逝。他以性命,成就了一柄妖剑……”
提及父亲,徐夫子语气低沉,“父亲为铸剑而死,母亲便立下宏愿,定要铸造出一柄超越那妖剑的神兵……可惜……”
他摇了摇头,未尽之言中满是遗憾。
显然,至今其母仍未达成所愿。
……
在墨家客居的日子里,徐青大部分光阴都泡在徐夫子的铸剑池中。
他毫不吝啬地将所知的后世锻造方法倾囊相授。
如夹钢法,以不同材质钢材复合锻打,刚柔并济。
覆土烧刃之法,在刃身覆盖特制泥土后淬火,形成坚韧剑身与锋利刃口的完美结合。
油淬之法,针对当世主流但风险极高的“水淬”提出改良。水淬虽易得神兵,但因冷却过快,极易导致剑体变形开裂。而用油,尤其是寻找更稳定的矿物油,如石油衍生物,替代易挥发易燃的动植物油脂淬火,能显著提升热稳定性和冷却均匀性,大大降低废品率。
当然,能否找到石油什么的,那都是徐夫子自己的事情了。
此外,还有炼钢的新法,他也是将想到的一些,告知给了徐夫子。
徐夫子所掌握的仍是春秋时期的“块炼渗碳钢法”,以木炭低温还原铁矿石得海绵状“块炼铁”,再反复加热折叠锻打渗碳成钢。
徐青则提供了更先进的思路。
炒钢法,将生铁置于高温之中,鼓风搅拌脱碳成钢,效率更高。
百炼钢法,对炒钢反复折叠锻打,极致提纯,性能超凡。
灌钢法,生铁液浇淋熟铁,高效渗碳制钢。
这些虽仍是“土法”,但绝对比这个时代的炼钢之法要先进。
徐夫子本就因“风萧剑”而对徐青刮目相看,引为同道。如今得闻这诸多闻所未闻的精妙工艺,无论其实现难度如何,单是这份见识之广博、见解之精深,已足以让他将徐青视为难得的知己。
光阴流转,徐青在墨家机关城已盘桓数日。
其间,墨家巨子六指黑侠的回信终于送达。
信中,他欣然接纳高渐离加入墨家,字里行间尽显对这位琴剑双绝之士的器重。
高渐离悬着的心终是落下,从此,这位以琴诉志的艺术家,得以隐入真正的世外之地,再不必忧心罗网追索。
墨家机关城深藏山腹,流水为脉,齿轮作骨,恰似一方游离于乱世之外的净土。
而徐青因与徐夫子惺惺相惜,在城中备受礼遇。
铸剑池畔炉火不熄,锤音铿锵,二人或论锻造新法,或辩淬火之道。
这一日,徐青忽向徐夫子提出一请:“不知可否赠我一些残剑?”
徐夫子闻言,枯瘦的面庞掠过一丝讶色,却未迟疑:“区区残器,徐先生若需,自当奉上。”
毕竟,他已从徐青处习得炒钢、油淬等秘术,此番馈赠,亦是礼尚往来。
只是他心中仍存惑意,那些断刃裂锷,不过是锻铸失败的弃物。
若徐青真对徐氏铸剑术存疑,何不直言相询?他既视徐青为知己,必倾囊相告,何须借残剑窥秘?
他不知,徐青所求,从来不是铸造之术。
在徐夫子眼中,残剑是没有什么用的东西,只能够用来警示于他,让他明白曾经铸剑的失败。
而在徐青眼中,它们却是亟待重生的瑰宝。
墨家为当世显学,门徒遍及七国,其搜罗的铸剑之材,非天外陨铁即深海寒铜,无一不是稀世珍品。
徐氏一族百年铸剑,所用矿藏更是万中择一。
这些承载着徐家心血却遭弃置的残骸,对旁人或许毫无价值,但对身负神秘熔炼之能的徐青而言,每一片碎刃,皆是可涅槃再造的神兵胚骨。
对于徐青而言,想要铸造名剑,珍奇的材料,正是他所急需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