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九点四十分。
轰!
村口的水泥路,传来一串摩托车的轰鸣声。
就见,七八辆沾满泥点的两轮车,在王老汉家院门口停成一排。
车刚停稳,穿着迷彩马甲,背着鱼竿包的男人们就涌了下来。
为首的李三,叼着烟卷,冲院里喊道:“王老汉,开门!今天还按老规矩来!”
王老汉从堂屋走出来,手里攥着个搪瓷缸,哼道:“老规矩不行了,今天三百一位。”
“啥?”
李三一听,烟卷差点掉地上。
“上个月不还一百五吗?你这是坐地起价啊!”
旁边的人也炸开了锅,只觉得这老头有些过分。
“别处鱼塘才两百,老王你这价太离谱了!”
王老汉蹲在门槛上,慢悠悠喝了口茶。
“我这塘里的鱼跟别处能一样?前阵子清塘,底下藏着的老鱼都翻上来了,随便一条都得十来斤。”
“你们要是嫌贵,现在走我不拦着!”
说着,他故意顿了顿,瞥了眼众人鼓鼓囊囊的鱼竿包。
“反正这塘里的鱼,多搁一天长一两肉,你们下次来怕是更贵咯!”
钓鱼佬们面面相觑。
李三他们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周末就指着来这儿过把瘾。
镇上其他鱼塘要么鱼少,要么被钓烂了,王老汉这塘是出了名的藏货地!
于是,有人低声嘀咕道:“三百就三百,钓上几条大的来,这点钱算啥?”
李三咬了咬牙,从钱包里数出一沓钱,道:“行,我们八个人,两千四,给你!”
“不过!要是钓不上像样的鱼,回头我带人来掀你桌子!”
王老汉接过钱揣进怀里,指了指东边的塘边,便道:“去吧,饵料别用活虫,我这塘里的鱼只认玉米。”
众人扛着家伙往塘边赶。
来到池塘这里,刚才支起鱼竿,李三就嚷嚷起来了。
“这水是真清啊,都能看到底下的水草!”
闻言,有人往水里撒了把酒米。
呼
涟漪散开时,隐约能看到黑影在水底游过。
旁边,钓友小张率先甩竿,浮漂刚站稳就被猛地拽沉!
“嘿!这么快就中了?”
鱼竿弯了起来,经过一番折腾,最后却只拉上来条半斤重的鲫鱼,气得他直拍大腿。
时间慢慢来到十一点,太阳越升越高了。
塘边的柳树荫里,七八个人守着鱼竿,浮漂却大多纹丝不动了。
李三叼着烟盯着水面,烟蒂堆了一地,心情有些烦闷。
“邪门了,往常这时候早钓上三四条了,今天咋回事?”
“玛德!三百块怕不是要打水漂,王老汉怕不是糊弄咱们?”
就在这时,蹲在塘埂边洗手的老周,突然哎哟一声。
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手?!
只见,他扒开水边的软泥,摸出个东西来,举起来对着太阳看了又看。
这是一块鳞片,通体是乌黑色的,形状像把小扇子,铺开来竟有巴掌那么大!
“这是鱼鳞!?”
老周连说话都在发颤,把鳞片往自己手掌上一放,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巴掌。
过分了吧!
刷!
李三几步冲过去抢过鳞片,手指抚过这鱼鳞的表面,眼睛瞪得溜圆了。
“我的天姥爷!这得是多大的鱼才能长这么大的鳞?”
小张凑过来比了比,自己的巴掌都没这鳞片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