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外边的树一年长一年,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便是深秋依旧没多少落叶。
老夫人信佛,不准砍枝。
那两棵大树遮住了佛堂前的光,屋内更是昏昏沉沉。
周淑文跪在佛像前,迎着昏暗的光线抬头看向那尊慈眉善目的大佛,眼底尽是得意。
“看来菩萨是保佑我的。”她勾着嘴角,听翠兰汇报的话,完全忍不住笑意。
“云庆一个人就足以让老夫人心软,加上老二和老三两个唯利是图的搅屎棍,有得热闹看了。”
“但愿云庆那傻子能早些说动老夫人,将我从这暗不见天的地方放出去。”
“少爷孝顺,肯定的。”翠兰赶紧道:“奴婢觉得不出中午,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周淑文笑的更是肆无忌惮了。
老夫人昨晚睡得晚,一早头疼的厉害。
猛然听到云庆回来的消息,她有些反应不过来:“不是说还要过一段时日?”
“少爷挂念您,快马加鞭一路赶回来的。”秀兰伺候老夫人坐起来。
“如今人就跪在外边等着跟您请安呢,您是现在见一见,还是梳洗过后?”
老夫人按着狂跳不止的眉心,犹豫了一瞬:“先洗漱吧。”
如果是从前,她肯定要先见宝贝大孙子。
可这几日的糟心事实在太多,她心里累的慌。
何况云庆是周淑文房里长大的,要知道周淑文被关在佛堂,肯定要因此纠缠求情。
人是昨晚关进去的,要是今日就放出来,怎么在下人跟前立威,还怎么给周淑文教训?
但云庆的要求老夫人从未拒绝过,云庆若真为了周淑文求情,还真难办。
老夫人只要想到那个场景,就觉得头更疼了。
秀兰打量着老夫人的脸色,后面的话不敢说了。
她知道老夫人不喜欢三爷和二爷,想着等见过少爷后,再说此事。
洗漱过后,老夫人召见了云庆。
云庆风尘仆仆,面色略显疲惫,但他看到老夫人立刻打起精神扑上前跪下:“孙儿给祖母请安。”
“祖母,孙儿回来迟了,没有在您身前尽孝,是孙儿的不是!”
瞧着云庆,老夫人心情稍微好转。
她示意一旁的梁嬷嬷把人扶起来,上下打量一番,嗯了一声:“看来书院夫子教习有方。”
“你比从前更多了几分书卷气,少了浮躁,心性长了,个头也长了不少。”
“孙儿总要长大的。”云庆站到老夫人跟前,自动给她捶背:“倒是祖母您,瘦了不少。”
“孙儿看着心疼,便是为了我您也要保重身子,您还要看我高中状元呢!”
老夫人被他逗笑了:“好好好,等你中了状元,祖母给你一份大礼!”
云庆嘴甜,顺着老夫人的话往下说,哄得老夫人眉开眼笑,身子也清爽了不少。
当然,最重要的是云庆没有为周淑文求情。
老夫人既是意外也是庆幸,她连拒绝云庆的话都准备好了,却没派上用场。
云庆回来后直接来了景安院,老夫人看他衣裳都没换,让他先回去休整了。
云庆也没推辞,只说洗漱过后再来陪老夫人。
看着他的背影,老夫人颇为欣慰:“唉,这些时日总是不快,好歹庆儿没长歪。”
梁嬷嬷扶着老夫人起身:“少爷去的是最好的书院,得最好的夫子教育,同窗学子不是皇亲国戚的子弟,就是大族望门的少爷,耳濡目染,当然会学好。”
“而且瞧着少爷真是成熟了不少,他肯定知道夫人的事,却没让您为难。”
“是啊。”老夫人感慨道:“孙辈只有庆儿一个男孩儿,希望都在他身上。”
“这几年瞧着他的眉眼跟老侯爷越来越相似,我心里更是期待他能托起侯府重担。”
老夫人想到云蔓青,又道:“你去把二小姐叫来,等庆儿洗漱后,他们姐弟见一见。”
“蔓青是个好孩子,有本事还低调,又是云家的亲生血脉,若能帮庆儿,那是最好不过了!”
梁嬷嬷应声,想了想,看了秀兰一眼。
秀兰知道她的意思,微微摇头。
梁嬷嬷忍不住蹙眉,却还是硬着头皮道:“老夫人,庆少爷回来的时候,恰好遇到了二爷和三爷。”
“如今他们两家人安置好了,也等着给您请安,等二小姐过来,要不顺便都见见?”
“他们回来做什么?”老夫人刚好转的心情,果然因为这消息再度沉了下去。
梁嬷嬷苦笑道:“还有一个多月就是老太爷的祭日,今年是大祭,所以二爷和三爷提前了半个月。”
“罢了。”老夫人嫌恶的摆摆手:“等蔓青来的时候,一并见了。”
“正好这阵子我身子不好,今日后减少见面就行。”
梁嬷嬷赶紧点头:“是,我会跟二爷和三爷说清楚的。”
老夫人闭着眼挥了挥手。
这些消息云蔓青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