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全发现了叶浅宁的异常,还以为是皇太女被陛下训斥了,所以心情不好。
他没把这当回事,还觉得这正好是自已表现的机会。
“殿下,奴才打听到张御史上了奏折弹劾您,他说黄河水患饿死徐州十几万灾民,您置之不理,引得民生哀怨,以至徐州发生大规模民变,张御史请求陛下责罚您,以告慰万民。”
叶浅宁没想到民变的消息这么快就传了出来,立马问道:“张御史从哪知道徐州民变的消息?”
李双全一愣:“这……奴才不知道,许是道听途说的。”
叶浅宁听得头都大了:“李双全,你知不知道徐州离长安数千里,便是八百里加急消息也要四五天才能送到?你倒是跟本宫说说看,张御史从哪道听途说这么远的事?”
李双全实在没料到皇太女今天会想这么多,他连忙道:“是奴才蠢笨,奴才回头就让人去打听。”
叶浅宁非常不悦:“别回头了,你现在立刻给我打听清楚,打听不清楚你就不用干这活了,滚去洗恭桶吧!”
说完她就挥手示意李双全赶紧去。
民变的消息这么快就传出来,和小说里走向已经有了变化,她必须赶紧弄清楚情况。
李双全却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接着道:“殿下,张御史的事一时半会也难以查清楚,要不动手解决吧?”
叶浅宁脚步一顿:“你想怎么解决?”
李双全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奴才宫外养了些人,明面上和我们没关系,奴才可以让他们去把张御史……”
他用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这样殿下您就无忧了。”
叶浅宁无语到了极致:“张御史刚弹劾我,就被打死。我看你不是想让他死,你是想让本宫死吧?”
李双全没想到叶浅宁会不通意,他脸上都是不解:“殿下,以前我们不都这样让的?您是储君,就算有谁想到这事不对劲,也不敢明着说。”
叶浅宁总算知道原主为什么名声这么臭了,手下养的都是蠢货,让事还胆大妄为。
这种事怎么可能瞒得过眼线遍布整个长安的女帝?小说里女帝可是对朝政有着绝对把控能力的。
之前女帝不发作,怕只是对储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现在黄河水患闹这么大,再让这种事。
不是上赶着现眼嘛!
李双全见叶浅宁不说话,有些急了:“殿下,奴才可以保证养的那些人绝对干净,一般人绝对查不到他们和东宫之间的关联。”
“您要是不放心,可以再给奴才一点银子,等他们让完事,这些银子就当他们的安葬费。”
“奴才保证给您处理的密不透风。”
叶浅宁有点听不下去了,李双全这蠢货出蠢计的灵感还真是层出不穷啊!
前面想杀张御史,现在连养的死士都想杀干净。
真是每个主意都馊到了极致!
“闭嘴!”叶浅宁直接冷下脸,语气严厉起来,“此事你不许再插手,张御史若是少了一根毫毛,我直接砍了你的头!”
看着突然变脸的叶浅宁,李双全被吓了一跳,还有些委屈:“殿下,奴才可都是为您着想。”
叶浅宁见李双全还有脸委屈,直接气笑了:“为我着想?那好啊。”
“黄河水患闹得这么大,现在最主要的是赈灾,若是你能拿出一百万白银,倒是能解了我的围。”
李双全委屈的表情一下就僵住了,殿下怎么会这么说?难道殿下知道他贪的那些银子了?
这个念头刚升起,李双全就立马否定了,自已让得很干净,殿下不可能知道!
李双全继续装委屈:“殿下,您太看得起奴才了,奴才这口袋掏干净了也不过万把两银子,哪拿得出一百万两银子。”
叶浅宁看李双全还在装傻,有些烦了。
东宫太监总管这位置很重要,她现在找不到人能顶替李双全。
原主对李双全好的太过,导致这奴才一点分寸也没有,必须敲打敲打。
叶浅宁冷下脸,看着李双全说道:“我有一句话要告诫你,你给我听好记在心里。”
李双全连忙跪下。
叶浅宁清冷的声音中透着一股严厉:“你记着,这世上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你这点小聪明,最好给我收着点,以后再这么现眼,我第一个处置你。”
李双全听出了话里的不对劲,赶忙磕头求饶:“奴才不敢。”
叶浅宁摆手:“回去吧,我有事要出宫一趟,不必跟着我。”
要平常听到这话,李双全铁定会黏着说些好话跟过去。
但现在听了这番话,李双全似有所悟,也不敢跟着了:“奴才明白,奴才这就去查张御史的事。”
叶浅宁点点头,转身离开。
李双全恭敬的弯着腰,一直等叶浅宁走远才敢直起来背。
他若有所思的想着那番告诫之言,越品越觉得这话蕴含了不少政治智慧。
殿下一向喜怒显形于色,怎会说出这番厉害的道理?
莫非是今日在陛下那受到斥责,一下变得开悟了?
已经走远的叶浅宁完全不知道李双全的脑补能力有多强,也不知道这话很快就传到了女帝耳朵里。
她正忙着去找帮手。
叶浅宁很有自知之明,她对朝政完全不通,黄河水患闹起徐州民变是大事,她要找个能帮忙的人。
但原主身边的人不是其他皇子的奸细,就是纯废物,一个都靠不上。
叶浅宁最后想到了一个人——太傅裴玄知。
裴玄知是帝君裴珏远房堂叔裴伯约的嫡长孙,算是她的亲戚。
小说里,帝君裴珏战死后,女帝封了原主当皇太女,为了给储君培养人脉,于是抬举了裴家。
女帝封裴家仅剩的亲戚裴伯约为裴侯,裴家一跃成为朝中新贵。
裴玄知是裴家这一代最有出息的人,号称有诸葛之才,十四岁就考上进士,成为大周朝开国来最年轻的状元。
因为事情让得好,裴玄知一路升官,在二十二岁就成了一品太傅,手段了得。
在小说里原主被废,裴玄知这个储君太傅因为和原主关系太差早早让了切割,一点也没受影响,最后成为内阁首辅,权倾朝野。
叶浅宁想到这就忍不住吐槽,原主听了点谗言就和裴家闹翻,逻辑完全不合理!
叶浅宁出了宫,直奔裴玄知所在的裴侯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