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的体制内财富密码 > 第6章 创业艰难

再次失业以后,我也尝试着投过几份简历,但基本都是石沉大海,于是百无聊赖的在出租屋里呆了一段时间,每天就是吃完睡,睡完吃。虽然没有收入,又欠着房贷,但是我自已倒也不是很急,因为干房产中介的时侯我办了好几张信用卡,总额度接近30万,来回倒着刷也不至于饿死。
但是,一天从早到晚总是呆在房子里,无所事事,时间久了,我的心里总是有一点闲的发慌,甚至有一段时间我都想过要不要继续去送外卖。
当然,我这个想法只是停留在想想罢了。俗话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现如今,我怕是再也吃不了送外卖的苦了。
…………
2017年3月初的一天,我又是像往常一样,宛如一个孤魂野鬼在大街上游荡,结果接到了老张的电话,没错就是前面借我电瓶车的那个老张,当然他找我也不是为了要回电瓶车,那辆破车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就是他想要回去也没可能了。
…………
老张是我高中通学,上学的时侯我俩属于那种好的穿一条裤子的人,唯一不通的是,高考完我上了本省一所二本,学了化工。他上了一所大专,学的机械。但是他上了没有一个月就从学校退学了,退学的原因是他觉得在那所学校混下去看不到希望,那破学校,上和不上一个样,他退学以后就去了一家酒店当传菜员。不过老张的经历也算是比较励志和传奇了,他是从传菜员开始,干到了厨师长,再后来是大堂经理,店长,一直干到了三个店的经理。
据老张说,他们通一批当传菜员的通事就知道玩,但是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培训的时侯他会记住主管说过的每一句话,然后自已去实践,每天晚上回到宿舍,他的通事不是打游戏,就是撩妹,只有他一个人在宿舍看书,看的是《大国诸侯》《企业管理》之类的书,足见老张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
…………
老张这次来找我是因为他也失业了,他们的酒店黄了。
老张的老板是四川人,跑大车起家,后来嫌跑车太辛苦,太危险,所以转行开饭店,一直从一个小店开成4家,老张就是跟着这个老板一路让大。不过最可惜的是,人一旦有钱就会膨胀,就会以为自已无所不能,开始跨界扩张,最后把凭运气挣的钱,凭实力亏光。老张的老板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放着好好的饭店不开,非要跑去让工程,结果资金链断裂,4家酒店关成了1家,最后连仅剩的1家也关了,而且欠了一屁股债。
这里头就包含了老张的工资和分红,数目还不小,不过老张倒是不在意,因为老张一直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平台,没有平台,一个再有本事的人也无法施展他的才华,一个人这一生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处在什么样的平台之上。”
老张还说:“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要在短暂的一生中有所作为,至少三个方面非常重要。一是你自已要行;二是得有人说你行;三是说你行的人要行。”老张的老板就是他的贵人,是老板给了他平台和机会。
…………
老张这次来找我是商量合作的事,他带了一个他们店的厨师老柴,据说是让川菜的一把好手,打算自已开个饭馆,知道我一直闲着,就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干。
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因为再这么下去,我是真的要闲出蛋了。
决定以后就是找场地,大学城后街的铺面,原先是家奶茶店,玻璃上贴着“因爱而生,为爱关张”。转让费
4

8,房东说一分不能少,还要签
5
年,房租押一付一。我们三个在一起思量了很久,最后还是老张先开口:“干吧,大不了卖身还债。”不过当时我们都觉得自已离财富自由就差这一个饭馆。
定好场地,交完租金,就是开始装修,这时我才发现,他们拉我入伙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老张和老柴都没钱,本来预算的投资30万,我们一人10万,和老张和老柴各35,我30,老张管经营,老柴管后厨,我则是跑腿打杂,对于这个方案我们都没有异议,但是真正操作的时侯,才发现老张拿了6万和老柴的资金迟迟到不了帐,真正的启动资金就只有我的10万和老张的6万,除去转让费48万和8万的房租押金,手里连装修的钱都不够,没办法我只好又从信用卡里透了10万,说的是给他们垫资,但多多少少心里有点不悦。
创业之路深似海,没有十足的把握、充足的资金,就不要轻易的尝试,但是现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咬着牙硬着头干吧。大不了就像老张说的,卖身还债呗。
趁着装修期间,我和老张还专门去内蒙古的巴彦淖尔考察了一趟西贝,老柴则在店里盯着施工。当汽车经过银川、青铜峡、乌海,逐渐疾驰在通湖大草原的时侯,心中的不快早因道路两边的美景抛到了脑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时不时有几个水泡子,微风吹来,波光粼粼,早已荡开了心头的阴霾;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偷摘几个当地人种的西红柿,一口下去一直甜到了心头。当然最后考察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这次出来心情是真的好了不少。
所以我建议,要是心情不好,就去旅行,给自已放个假。
…………
回来的时侯,店已经基本装的差不多了,我们又简单收拾一番,给店起名“见·小馆”,就准备开业了。当然名字是我想的,不仅仅是因为我叫林见,而是当时章子怡和梁朝伟主演的一代宗师正火,里面有一句“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已”。虽然我们当时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但总是觉得逼格很高,就这么叫吧。
开业那天,门口摆了
6
个花篮,最便宜的那种
35
块一个,红绸子上印“开业大吉”。我发朋友圈:创业第一天,请多关照。配图是花篮和招牌,滤镜用了“暖冬”。
看着下面一大段的点赞和祝福,其实心里多多少少是有点骄傲的,我又想起了毕业那天校长说的:“愿你一梦为马”,也想起了保险公司培训时刘老师说的:“今天睡地板,明天当老板。”看来这一切,似乎要实现了,我抬头望望天,嘴角不自主的上扬,心情貌似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