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好好商量商量,这是新路,现在国家经济好了,政策也好了,农村人也应该转变思路,不能一直指望种地。”
李发点了点头,吴老师说的在理,可惜,有些道理在他们家就是说不通,他决定回去试试。
“吴老师,这次谢谢你。”
吴老师的一番话提醒了李发,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自己的这个回乡创业的计划就要彻底流产,弄不好还要被爹打出家门。
李发不想这样,他已经下定决心好好干一番事业,就算出去打工赚了钱,大哥娶了女人,下一代人还是要过这种苦日子。
“回去吧,如果有困难,给我打电话。”
李发点了点头,他有吴老师的电话,张技术员的那番话,还有吴老师的支持,政府扶贫农村的政策,这些都让李发看到希望,这些人都可以支持自己,为啥家里人就不行?
李发决定回去试试,特意买了一点熟食,他想和爹喝点酒,把这件事说清楚,李发好不容易等来了一辆车,隔壁村子的,已经不错,至少不用走十几里的路回去,上了车,一路往回走,看着那些破败的房子,毫无生气可言的村子,李发内心的想法越发的坚定,二十岁,马上就要二十一岁,是应该好好的拼一把。
李发回到村子,村长媳妇坐在院子里乘凉,远远的看到李发从村口进来,“发子,进城了?”
“去镇里办点事。”
“有空来坐坐。”
李发答应一声快步往前走,推开院门,家里养的黄狗晃着尾巴从里面出来,一脸的亲昵,李发娘也听到声音从里面出来。
“三儿,小静那边咋样?说没说钱够不够用?”
李发没问,李静也没说,穷人家的孩子,衣服几乎不买新的,吃的,只要填饱了肚子就可以。
李发点了点头,满脑子想的都是晚上怎么和爹说投资的事。
“那就好。”
李发娘点了点头,大女儿嫁到别的村子,日子过得不好,生了两个孩子,只能靠姑爷一个人出去打工,还要照顾有病的公公,最小的丫头聪明,书念的好,一定得供下去,至少从这大山沟里要走出去。
“娘,爹今天心情咋样?”李发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还能咋样?整天拉个脸,就好像所有人都欠他似的,没办法,为了你大哥的婚事,整天愁着呢!”
李发叹了一口气,“三儿,咋了,有心事?”
“娘,我想把后山包下来,干点事情。”
“啥?”
李发把自己的想法一说,李发娘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她想支持儿子,但是又不懂这么干到底行不行。
“和你爹商量商量,毕竟这个家,他做主。”
李发点了点头,桌子上摆了一盘切好的熟食,还有几根黄瓜,李有才拿过酒桶,用手掂了掂,感觉没怎么喝,里面的酒已经下去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