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渔村一片死寂。林岳望着天空中闪烁的寒星,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带领村民们渡过难关。明天,他将继续为改良宋犁而努力,可面对技术难题和村民们摇摆的信心,他深知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别无选择。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渔村那破旧的屋顶上,林岳早早便起了身。他揉了揉略显疲惫的双眼,望着窗外那片贫瘠的土地,心中的使命感愈发强烈。改良宋犁,迫在眉睫。
他走出那间简陋的屋子,身上的粗布衣衫已有些破旧。村间小道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正用好奇又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他。“这公子,天天神神秘秘的,也不知要干啥。”“就是,咱这小渔村,能有啥折腾头。”村民们的窃窃私语传进林岳耳中,他却只是微微皱眉,并未过多在意。
林岳径直走向那间破旧的工坊,那是他计划改良宋犁的地方。工坊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混杂着腐朽的木头味和淡淡的铁锈味。角落里摆放着一些残缺不全的农具,那便是他目前能利用的仅有的资源。
要改良宋犁,需要一些特殊的工具和材料,比如质地坚韧的钢材,以及精准的测量工具。然而,在这资源匮乏的渔村,这些东西谈何容易。林岳先是来到一位看上去较为和善的村民家中,那屋子矮小而昏暗,一进门,一股烟熏火燎的味道扑面而来。“大叔,您知道咱这附近哪儿能找到好点的钢材吗?我想改良一下农具,这样能让大伙种地更省力。”林岳满脸诚恳地说道。那大叔愣了愣,挠了挠头,“钢材?咱这小地方,哪有那玩意儿,公子您怕是找错地儿了。”林岳并未气馁,又接连问了几家,得到的却都是类似的回答,连连碰壁。
但林岳并未放弃。他穿梭在村间小道上,逢人便打听。毒辣的太阳高悬在空中,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滴在干燥的地面上,瞬间消失不见。
不知走了多久,林岳看到一位老者正坐在自家门口,默默地修补着一张破旧的渔网。他眼睛一亮,赶忙上前,恭敬地说道:“老丈,您好。我想向您打听些事儿,您可知道哪里能找到适合打造农具的钢材,或者村里有懂冶炼的人吗?”老者抬起头,浑浊的双眼打量了林岳一番,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公子,咱这渔村确实少见钢材,不过,村东头倒是有个老工匠,他以前兴许知道些门道,你不妨去问问。”
林岳大喜过望,连声道谢后,便匆匆朝着村东头赶去。一路上,他脚下扬起阵阵尘土。到了老工匠的住处,那是一间更为破旧的屋子,屋顶的茅草都有些稀疏。林岳轻轻敲了敲门,“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工匠出现在门口。
“老人家,您好。我叫林岳,想跟您请教些关于改良农具的事儿,听说您对这方面有了解。”林岳客气地说道。老工匠上下打量着林岳,眼神中透着一丝警惕,“改良农具?公子,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您为啥要做这个?”林岳赶忙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希望能借助老工匠的经验,找到改良宋犁所需的材料。老工匠听后,沉思良久,最终被林岳的耐心与诚意所打动,“罢了,公子既有这份心,我便帮您找找看。”
在老工匠的带领下,两人开始在渔村周边寻找材料。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穿梭在山林间。林岳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以及脚下踩在枯枝落叶上发出的“嘎吱”声。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找了许久,终于在一处废弃的矿坑附近,发现了一些勉强能用的铁矿石。老工匠看着这些矿石,微微点头,“这些矿石,经过冶炼,兴许能派上用场。”林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仿佛看到了改良宋犁的希望。
回到工坊,两人便开始忙碌起来。工坊里,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他们的脸庞。老工匠熟练地操作着简陋的工具,林岳则在一旁帮忙打下手。风箱被拉得呼呼作响,火星四溅,空气中弥漫着炽热的气息。
然而,材料虽已找到,真正的难题才刚刚开始。如何将这些铁矿石冶炼成合适的钢材,又如何精准地打造出符合改良要求的部件,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巨大挑战。林岳紧皱眉头,脑海中不断回忆着现代的冶炼知识,与老工匠一起商讨着各种可能的方法。
时间在紧张与忙碌中悄然流逝,夜幕再次降临。工坊里,林岳和老工匠疲惫地坐在地上,望着那堆尚未成功冶炼的矿石,心中满是无奈。但他们都明白,这仅仅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林岳能否突破技术难题,成功改良宋犁?封建势力是否会在此时出手干预?一切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