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 第320章  厂长的质疑

许志强敲响了厂长办公室的门,听到里面传来的“进来”声,他推门而入。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厂长孙建国正埋头看着一堆报表,眉头紧锁。
“孙厂长,您好。”许志强站得笔直。
孙建国抬头看了他一眼,放下手中的报表:“小许是吧?老王跟我说了,你有想法要跟我谈?”
“是的,厂长。”许志强深吸了一口气,“我想跟您谈谈咱们厂的发展方向。”
孙建国靠在椅背上,点了根烟:“说吧,我听着。”
“厂长,咱们现在生产的那些老款式,市场已经不认了。我昨天去市场转了转,发现年轻人都在买外地的新款服装,咱们的货反而卖不动。”
“这个我知道。”孙建国吐了口烟,“但是改变哪有那么容易?设备、技术、人员,样样都要钱。”
许志强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厂长,我做了个规划。咱们可以先从几个爆款入手,比如做老裤裤——就是那种宽松的裤子,现在年轻人特别喜欢。还有格子夹克,我看到很多人都在穿鳄鱼牌的,咱们也可以做类似的。”
“老裤裤?”孙建国皱了皱眉,“这名字听着就不正经。”
“厂长,您别看名字土,这玩意儿在大城市可火了。还有,咱们可以做一些淡雅风格的连衣裙,专门针对年轻女性市场。”许志强越说越兴奋,“我还想组织个模特队,专门展示咱们的新款服装。”
孙建国听着,脸色渐渐严肃起来:“小许,你说的这些听起来都挺好,但是你知道咱们现在的情况吗?”
他站起身,走到办公室角落的一个柜子前,拉开抽屉,拿出一叠发票:“你看看这些,都是积压的货品。仓库里堆得满满当当,这些货不清掉,哪来的资金做新产品?”
许志强接过发票看了看,数字确实不小:“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货?”
“有的是去年的,有的是前年的。”孙建国叹了口气,“现在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你让我怎么投资新产品?”
“厂长,我理解您的难处。”许志强放下发票,“但是如果咱们一直这样等下去,恐怕情况只会更糟。”
孙建国重新坐回椅子上:“话是这么说,但是银行那边催得紧,工人们也等着发工资。小许,你的想法我理解,但是现实就是现实。”
“那咱们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许志强有些不甘心。
“不是没有机会,而是要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孙建国指着那堆发票,“你要是能把这些积压货处理掉,我立马支持你搞新产品。”
许志强看着那些发票,心里盘算着。这确实是个死循环:没钱做新产品,旧产品卖不出去,就更没钱。
“厂长,能不能让我先去仓库看看?”
“可以,老王会带你去。”孙建国掐灭烟头,“小许,我不是不相信你的能力,但是现在厂子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每一步都要慎重。”
许志强点了点头:“我明白,厂长。我会想办法的。”
走出厂长办公室,许志强心情复杂。他知道孙建国说得对,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但是他也清楚,如果不改变,这个厂子迟早要完蛋。
王主任正在楼道里等着:“怎么样?厂长怎么说?”
“厂长要我先把积压货处理掉。”许志强苦笑了一下,“老王,你带我去仓库看看吧。”
“行,走吧。”王主任领着他往仓库方向走,“小许,你别太灰心,厂长其实也挺着急的,只是压力大。”
“我知道。”许志强跟在后面,“咱们厂现在到底积压了多少货?”
“具体数字我也说不清,反正仓库里堆得像山一样。”王主任摇摇头,“都是些劳保服、工作服的布料,还有一些半成品。”
两人来到仓库门口,王主任掏出钥匙开了门。仓库里果然堆得满满当当,各种布料、半成品服装分类摆放,但是看起来都是些老款式。
许志强在仓库里转了一圈,突然眼前一亮:“老王,这些蓝色的布料是什么?”
“哦,那些是做劳保服的牛仔布,积压了好几年了。”王主任走过来,“质量倒是挺好的,就是款式太老。”
许志强摸了摸布料,质地确实不错:“这些布料有多少?”
“估计能做几千件衣服吧。”王主任算了算,“怎么了?”
许志强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老王,我有个想法。这些布料,咱们能不能改做成牛仔裤?”
“牛仔裤?”王主任愣了一下,“可是这些布料都是按照劳保服的规格裁剪的。”
“没关系,牛仔裤本来就是工装发展来的。”许志强越想越觉得可行,“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穿牛仔裤,市场需求很大。”
王主任有些犹豫:“但是咱们的工人都是做传统服装的,牛仔裤的工艺不一样。”
“这个可以学。”许志强信心满满,“老王,你相信我一次,我保证能把这些布料变成钱。”
王主任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慢慢点了点头:“行,那你说怎么办?”
“首先,咱们得找几个手艺好的师傅,让他们研究一下牛仔裤的制作工艺。”许志强开始规划,“然后,咱们得想办法宣传,让大家知道咱们的牛仔裤。”
“宣传?”王主任摸摸脑袋,“咱们哪有钱做广告?”
许志强笑了:“谁说一定要花钱做广告?”
许志强在仓库里转悠了一个多小时,把那些积压的布料都仔细看了一遍。除了那些蓝色的牛仔布,还有一些深色的棉布,质地都还不错。
“老王,这些布料如果全部做成牛仔裤,大概能做多少条?”
王主任掰着手指算了算:“按照成人的尺寸,估计能做三千多条吧。”
“三千多条…”许志强在心里盘算着,“如果按照市场价,一条牛仔裤能卖二十块钱,三千条就是六万多。”
“二十块钱?”王主任吃了一惊,“这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