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巷口的豆香
清晨六点半,老城巷口的晓阳豆包铺已经飘出了第一缕热气。苏晓阳系着沾了点面粉的围裙,正将刚蒸好的豆包从竹屉里小心翼翼地取出来。白白胖胖的豆包在他掌心冒着氤氲的白汽,甜津津的豆沙香混着面香,像只无形的手,轻轻挠着过路人的鼻尖。
晓阳,来四个甜口的!隔壁杂货店的张阿姨挎着布兜站在柜台前,笑眯眯地看着他,今天的豆包闻着格外香啊。
苏晓阳抬起头,眼睛弯成了月牙:张阿姨早!今天的豆沙是昨晚新熬的,加了点桂花,您尝尝看他麻利地用油纸包好豆包,递过去时还不忘叮嘱,趁热吃,凉了就不松软了。
他今年二十四岁,在这里开豆包铺快两年了。铺子不大,就一间临街的小门面,摆着两张吱呀作响的木桌,墙上贴着几张褪色的老海报。但苏晓阳把这里打理得干干净净,竹屉永远泛着清香,灶台擦得锃亮,连围裙上的面粉都像是精心设计的装饰。
七点整,巷口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上班的年轻人行色匆匆地买了豆包就走,晨练的老人则会坐在木桌旁,就着免费的小米粥慢慢吃。苏晓阳忙而不乱,一边招呼客人,一边留意着蒸笼里的火候,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随手用手背擦了擦,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停在了铺子门口。
那人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风衣,身形挺拔,肩上挎着一个黑色的皮质公文包。他微微低着头,额前的碎发遮住了眉眼,只露出线条清晰的下颌和紧抿的薄唇。与周围喧闹的晨景相比,他身上带着一种格格不入的清冷感,像是把深秋的寒气都裹在了风衣领口。
苏晓阳注意到他,笑着招呼:您好!要甜口还是咸口的豆包甜口是豆沙馅,咸口是肉丁笋丁馅,刚出锅的,热乎着呢。
男人抬起头,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瞳仁是极深的墨色,像结了冰的湖面。他的目光在铺子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蒸笼里白白胖胖的豆包上,声音低沉而清冷:两个甜口,打包。
好嘞!苏晓阳手脚麻利地装袋,递过去时多看了两眼。这人长得真好看,就是气质太冷了,像是从什么写字楼里走出来的精英,怎么会跑到这种老巷子里来买豆包
男人接过豆包,付了钱,转身就走,自始至终没再多说一句话。他的背影很快消失在巷口的人流里,只留下一阵若有若无的雪松香气。
苏晓阳挠了挠头,把这事抛到了脑后。他的生活里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客人,大多是熟面孔,偶尔来个生客也不足为奇。
接下来的几天,那个清冷的男人每天都会在七点整准时出现在豆包铺门口,风雨无阻。他永远只要两个甜口的豆包,打包带走,话少得可怜,最多在苏晓阳问要不要加杯小米粥时,摇一摇头。
苏晓阳渐渐摸清了他的习惯。他会提前把两个豆包装好,等男人一到就递过去,省得他站在那里等。有时看到男人眼底的红血丝,苏晓阳会忍不住多问一句:先生,您是不是没休息好我们家新熬了红枣小米粥,喝了安神,要不要来一杯
男人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他看着苏晓阳真诚的眼睛,沉默了几秒,点了点头:好。
那是苏晓阳第一次听到他说好以外的话。他心里莫名有点开心,赶紧盛了一杯热乎乎的小米粥,和豆包一起递过去:小心烫。
男人接过袋子,指尖不小心碰到了苏晓阳的手。苏晓阳的手因为常年接触热水和面粉,带着点温热的潮气,而男人的手却很凉,像刚从冰水里捞出来一样。两人都顿了一下,男人很快收回手,低声道:谢谢。
不客气!苏晓阳笑得更灿烂了,慢走啊!
看着男人离去的背影,苏晓阳摸着自己被碰到的指尖,感觉那里还残留着一丝凉意。他心里有点好奇,这个总是冷冰冰的男人,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这天晚上,苏晓阳关了店门,正准备回家,突然发现柜台底下有一个黑色的笔记本。他捡起来一看,封面是真皮的,质感很好,上面还印着一个简洁的logo。他翻了两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和一些复杂的图纸,看起来像是某种设计图。
这是谁落下的苏晓阳皱起眉头,仔细回想今天的客人。忽然,他眼前一亮,想起了那个清冷的男人。下午的时候,他好像在这里坐了一会儿,当时店里人多,可能不小心把笔记本落下了。
苏晓阳赶紧把笔记本收好,心里盘算着明天一定要还给人家。看这笔记本的样子,应该很重要。
第二天一早,苏晓阳特意把笔记本放在了柜台最显眼的位置。七点整,那个男人准时出现了。他今天看起来有些焦躁,眉头紧锁,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先生,您是不是在找这个苏晓阳拿起笔记本,递到他面前。
男人看到笔记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紧绷的神经似乎一下子放松了。他接过笔记本,紧紧攥在手里,声音里带着一丝他从未有过的急切和感激:是我的,谢谢你。我找了它一晚上了。
没事没事,苏晓阳摆摆手,您昨天落在柜台底下了,我给您收起来了。这里面是不是有很重要的东西啊看您急的。
男人点了点头,眼神柔和了许多:嗯,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方案。谢谢你,真的很感谢。他顿了顿,看着苏晓阳,我叫顾砚,是一名建筑师。还没问你名字。
我叫苏晓阳,苏醒的苏,破晓的晓,阳光的阳。苏晓阳笑着自我介绍,顾先生,您下次可别这么马虎啦。
顾砚看着他灿烂的笑容,像是被那笑容里的阳光暖到了,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好。苏晓阳,谢谢你。他顿了顿,又说,今天的豆包和小米粥,我在这儿吃。
苏晓阳愣了一下,随即开心地说:好啊!您坐,我这就给您端过来!
顾砚坐在靠窗的木桌旁,看着苏晓阳忙碌的身影。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他的动作轻快而熟练,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浑身都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顾砚喝了一口小米粥,温热的粥滑入喉咙,带着淡淡的枣香,暖意从胃里一直蔓延到心里。他又咬了一口豆包,甜津津的豆沙在嘴里化开,甜而不腻,带着恰到好处的桂花香气。
他抬起头,看到苏晓阳正对着他笑,眼睛亮晶晶的:顾先生,味道怎么样
顾砚看着他,认真地说:很好吃。
这是他第一次在这家小小的豆包铺里坐下来吃饭,也是第一次觉得,原来清晨的阳光和豆香,可以这么温暖
2
.雨夜的偶遇
自那以后,顾砚成了晓阳豆包铺的常客。他不再只是打包带走,偶尔会抽出时间坐在店里,慢慢吃两个豆包,喝一杯小米粥。他话依然不多,但苏晓阳能感觉到,他身上的那种清冷感似乎淡了一些。
苏晓阳是个闲不住的人,话多,爱笑,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话题。他会跟顾砚说巷口的老槐树又开花了,说隔壁张阿姨家的猫生了小猫,说自己新研究的芝麻馅豆包有多受欢迎。
顾砚通常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会应一两句,但他的眼神很专注,没有丝毫不耐烦。苏晓阳知道他是建筑师后,对他的工作充满了好奇:顾先生,您是设计大楼的吗是不是特别厉害
顾砚放下手里的勺子,点了点头:算是吧。主要做一些旧建筑改造的项目。
旧建筑改造苏晓阳眼睛一亮,那是不是就像把老房子变得又漂亮又好住我觉得我们这条老巷就挺好的,就是有点旧了,要是能改造一下就好了。
顾砚看着他兴奋的样子,嘴角微扬:嗯,旧建筑改造不只是翻新外观,更重要的是保留它的历史和文化,让它在现代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
苏晓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听起来好厉害!顾先生,您是不是经常要加班啊我看您有时候眼底都有红血丝。
顾砚愣了一下,没想到他观察得这么仔细,淡淡道:嗯,最近有个项目比较忙。
那您可要注意休息啊,苏晓阳关切地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我妈说,熬夜晚了对身体不好,容易生病。
顾砚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轻轻嗯了一声。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秋意渐浓,天气也渐渐转凉了。
这天晚上,苏晓阳关了店门,正准备锁门,外面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地上,很快就汇成了水流,沿着巷口的排水沟往下淌。
苏晓阳皱了皱眉,他今天没带伞,这雨下得这么大,根本没法走。他正站在门口发愁,忽然看到巷口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一棵老槐树下避雨。
是顾砚。
他还是穿着那件深灰色的风衣,公文包被他紧紧抱在怀里,肩膀已经被雨水打湿了一大片。他微微低着头,看着地上的水流,不知道在想什么。
苏晓阳心里一动,赶紧从店里找出一把备用的大伞,快步跑了过去:顾先生!
顾砚抬起头,看到是苏晓阳,有些意外:苏晓阳你还没走
是啊,刚关了门,就下雨了,苏晓阳把伞撑在他头顶,您也没带伞吗这么大的雨,您要去哪儿啊
我家就在前面的小区,不远,顾砚看着他手里的伞,你呢你家远吗
我家在巷子另一头,也不远,苏晓阳笑着说,不过这雨太大了,跑过去肯定淋成落汤鸡。顾先生,要不我们一起撑伞走吧您先送我到我家小区门口,然后我再把伞借给您
顾砚看着他真诚的眼睛,又看了看外面瓢泼的大雨,点了点头:好。
两人共撑一把伞,走进了雨幕里。伞不算小,但两个人站在一起,肩膀还是不可避免地靠得很近。苏晓阳能闻到顾砚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混合着雨水的清新,很好闻。
雨声很大,掩盖了周围的喧嚣,也让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苏晓阳觉得有点不自在,没话找话地说:顾先生,您今天下班挺早的呀。
嗯,项目暂时告一段落,早点下班。顾砚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模糊,你呢每天都这么晚关店吗
差不多吧,苏晓阳说,早上开门早,晚上要等最后一波客人走了才能关店。做小生意嘛,就是这样,辛苦是辛苦点,但挺踏实的。
顾砚侧过头看了他一眼,路灯的光线透过雨幕洒在他脸上,能看到他脸上细小的绒毛和鼻尖上的水珠。他的眼睛很亮,像是有星星落在里面。
你很喜欢做豆包吗顾砚问。
喜欢啊!苏晓阳眼睛一亮,我从小就喜欢吃我妈做的豆包,后来我妈教我做,我就爱上了。看着大家吃得开心,我就觉得特别满足。而且,做豆包的时候,心里特别平静,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顾砚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他能感觉到苏晓阳对这份工作的热爱,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很有感染力。
很快,就到了苏晓阳家小区门口。苏晓阳停下脚步,把伞递给顾砚:顾先生,伞给您,您拿着吧。等明天您来买豆包的时候再还给我就行。
顾砚接过伞,看着他:你不撑伞怎么进去
我跑进去就行,不远,苏晓阳笑着说,您快走吧,别淋感冒了。
说完,他不等顾砚说话,就转身跑进了雨里。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小区的楼道口,只留下一串轻快的脚步声。
顾砚站在原地,看着手里的伞,又看了看苏晓阳消失的方向,心里有些复杂。他撑开伞,转身向自己家的小区走去。伞上还残留着苏晓阳身上淡淡的面香,和他身上的雪松香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很温暖的味道。
回到家,顾砚脱下被雨水打湿的风衣,发现口袋里有一张小纸条。他拿出来一看,上面是苏晓阳清秀的字迹:顾先生,天气凉了,记得多喝热水,别感冒啦!——苏晓阳
顾砚看着那张纸条,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了弯。他把纸条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了自己的钱包里。
窗外的雨还在下,但顾砚的心里,却一片温暖。
3.
悄然滋生的情愫
从那天雨夜之后,苏晓阳和顾砚的关系似乎又近了一步。顾砚来买豆包的时间更固定了,有时还会提前几分钟到,站在铺子门口等苏晓阳开门。
苏晓阳会特意给顾砚留两个最饱满的豆包,有时还会多给他加一个新做的口味,让他尝尝鲜。顾先生,今天做了核桃豆沙馅的,您试试我放了好多核桃,特别香。
顾砚总是会接过来,认真地品尝,然后给出中肯的评价:嗯,核桃很香,甜度刚好。
苏晓阳听到他的夸奖,就会笑得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顾砚也会偶尔给苏晓阳带一些小东西。有时是一本他觉得有趣的建筑杂志,有时是一颗包装精致的糖果,有时甚至是一小盆多肉植物。
这个多肉很好养,放在窗台上就行,能净化空气。顾砚把多肉递给苏晓阳,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苏晓阳把多肉小心翼翼地放在窗台上,每天都给它浇水、晒太阳,像宝贝一样呵护着。他觉得,这盆小小的多肉,像是连接他和顾砚的一个小小的纽带。
天气越来越冷,老巷子里的梧桐树叶子都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曳。苏晓阳的豆包铺生意依然很好,热乎乎的豆包和小米粥成了路人驱散寒冷的慰藉。
这天,顾砚来买豆包的时候,脸色不太好,嘴唇有些发白,咳嗽了几声。
苏晓阳赶紧问:顾先生,您是不是感冒了听您咳嗽得挺厉害的。
顾砚摇摇头:没事,可能有点着凉。
怎么会没事呢,苏晓阳皱着眉,肯定是那天淋雨冻着了。您等着,我给您煮碗姜糖水。
不等顾砚拒绝,苏晓阳就转身进了后厨。很快,他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糖水出来,递到顾砚面前:快喝了吧,趁热喝,发点汗就好了。
姜糖水冒着热气,散发着辛辣的姜味和甜甜的红糖味。顾砚看着那碗姜糖水,又看了看苏晓阳关切的眼神,心里暖暖的。他接过碗,小口地喝了起来。
姜糖水很辣,喝下去喉咙里火辣辣的,但很快,一股暖意就从胃里蔓延到全身,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怎么样,是不是暖和点了苏晓阳问。
顾砚点了点头:嗯,好多了。谢谢你,晓阳。
这是他第一次叫苏晓阳的名字,而不是苏先生或者小苏。苏晓阳愣了一下,心里莫名有点甜,脸上也微微发烫:不……不客气。
顾砚看着他泛红的脸颊,眼神暗了暗,嘴角却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
从那天起,顾砚开始叫苏晓阳晓阳,而苏晓阳也开始叫他阿砚。这个小小的变化,像是在两人之间投下了一颗石子,漾起了圈圈涟漪。
顾砚加班晚了,会特意绕到豆包铺,看看苏晓阳是不是已经关店回家。如果苏晓阳还在,他会站在门口等他,然后送他回家。
苏晓阳知道顾砚工作忙,经常顾不上吃饭,会特意给他留一些豆包和小米粥,用保温盒装着,让他带回去当夜宵。
他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不再只是局限于豆包和工作。顾砚会跟苏晓阳讲他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和难题,苏晓阳会跟顾砚讲巷子里的家长里短和自己做豆包的心得。
苏晓阳发现,顾砚其实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冷漠,他只是不善于表达。他心思细腻,观察力强,总能在细微之处发现苏晓阳的情绪变化。
有一次,苏晓阳因为早上起晚了,没来得及准备足够的豆沙馅,导致很多客人没买到甜口的豆包,他心里很过意不去,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
顾砚来的时候看出了他的失落,没有多问,只是在临走的时候,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难过,明天做好准备就好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那简单的一句话,却像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苏晓阳心里的阴霾。
而顾砚也发现,苏晓阳的笑容像是有魔力一样,总能让他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每次看到苏晓阳笑得眉眼弯弯的样子,他就觉得心里的烦躁和压力都烟消云散了。
他开始期待每天早上去豆包铺的时光,期待看到苏晓阳的笑容,期待闻到那甜津津的豆香。他甚至会特意提前出门,只为了能在铺子里多待一会儿,多和苏晓阳说几句话。
一种微妙的情愫,正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像冬日里悄悄发芽的种子,等待着春暖花开的那一刻。
4.冬日的温暖
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气温骤降,老巷子里的风也变得刺骨起来。苏晓阳的豆包铺里却总是暖意融融,蒸笼里冒出的热气模糊了玻璃窗,也温暖了每一个进店的客人。
顾砚的感冒还没好利索,依旧有些咳嗽。苏晓阳每天都会给他煮一碗姜糖水,看着他喝完才放心。
阿砚,你要不要请假休息几天啊看你咳得这么厉害,肯定是没休息好。苏晓阳一边给顾砚装豆包,一边担心地说。
顾砚摇了摇头:不行,最近项目到了关键阶段,离不开。他顿了顿,看着苏晓阳,没事,喝了你煮的姜糖水,已经好多了。
苏晓阳知道他工作认真负责,也不好再劝,只是叹了口气:那你一定要注意休息,别太累了。晚上别熬夜太晚,记得按时吃饭。
好。顾砚笑着应下,眼底带着一丝温柔。
这天晚上,苏晓阳关了店门,正准备回家,突然看到顾砚站在铺子门口,脸色苍白,额头上冒着冷汗,看起来很不舒服。
阿砚!你怎么了苏晓阳赶紧跑过去扶住他,你是不是不舒服
顾砚靠在苏晓阳身上,呼吸有些急促:没事,可能有点低血糖,头有点晕。
什么没事啊,都站不稳了,苏晓阳又急又气,让你注意休息你不听,肯定是没吃饭吧
顾砚虚弱地点了点头。
苏晓阳叹了口气,扶着他走进铺子里,让他坐在椅子上:你等着,我给你做点吃的。
他手脚麻利地开火,从冰箱里拿出一些食材,很快就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面条爽滑劲道,鸡蛋煎得金黄,汤里还撒了点葱花和香油,闻起来就很香。
苏晓阳把面条端到顾砚面前:快吃吧,热乎的,吃了就好了。
顾砚看着那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又看了看苏晓阳忙碌的身影,心里涌上一股暖流。他拿起筷子,小口地吃了起来。面条很暖,汤很鲜,吃下去之后,头晕的症状缓解了不少。
怎么样,好点了吗苏晓阳坐在他对面,关切地问。
顾砚点了点头:嗯,好多了。谢谢你,晓阳。
跟我还客气什么,苏晓阳瞪了他一眼,以后不准再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工作再忙也要吃饭休息,知道吗
顾砚看着他气鼓鼓的样子,觉得很可爱,忍不住笑了:知道了,遵命,苏老板。
苏晓阳被他逗笑了,刚才的担心和生气也烟消云散了:这还差不多。
两人坐在一起,沉默地吃着面。窗外的寒风呼啸着,但铺子里却很温暖,只有面条汤沸腾的声音和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吃完面,顾砚感觉好多了。苏晓阳扶着他站起来:我送你回家吧。
不用了,我自己可以回去,顾砚说,你也累了一天了,早点回家休息吧。
不行,你这个样子我不放心,苏晓阳坚持道,反正也不远,送你到家我再回去。
顾砚拗不过他,只好点了点头。
两人并肩走在寂静的巷子里,月光洒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寒风依旧刺骨,但苏晓阳觉得,身边有顾砚在,似乎也没那么冷了。
快到顾砚家小区门口的时候,顾砚突然停下脚步,看着苏晓阳:晓阳,谢谢你。
又谢什么啊,苏晓阳笑着说,我们是朋友嘛。
顾砚看着他,眼神深邃:嗯,我们是朋友。但他心里却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已经超越了朋友。
把顾砚送到家门口,苏晓阳看着他进了楼道,才转身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心里甜甜的,像是吃了自己做的豆沙馅豆包。
他不知道的是,顾砚站在楼道的窗户边,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进了家。
这个冬天,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似乎也变得温暖了许多。
data-fanqie-type=pay_tag>
5.
新年的约定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年底,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老巷子里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扫卫生、置办年货,空气中弥漫着鞭炮和食物的香气。
苏晓阳的豆包铺生意格外好,很多人都来买豆包当年货。他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累得腰酸背痛,但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
顾砚的项目也终于结束了,他难得清闲了下来。他每天还是会去豆包铺,不过不再是买了豆包就走,而是会留下来帮苏晓阳的忙。他会帮着招呼客人、收钱、打包,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很认真。
苏晓阳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阿砚,你不用帮我的,你刚忙完项目,应该好好休息。
顾砚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说:没事,我在家也没事做。帮你干点活,还能早点吃到豆包。
苏晓阳被他逗笑了:你想吃多少我都给你做,不用你帮忙。
那不一样,顾砚看着他,眼神温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两人相视一笑,心里都甜滋滋的。
除夕那天,苏晓阳的豆包铺很早就关了门。他要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
临走的时候,苏晓阳递给顾砚一个大大的油纸包:阿砚,这是给你的新年礼物,里面是我做的各种口味的豆包,还有一些糖糕和麻花,你过年的时候可以吃。
顾砚接过油纸包,沉甸甸的,心里也暖暖的:谢谢你,晓阳。我也有礼物给你。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盒子,递给苏晓阳,新年快乐。
苏晓阳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条银色的项链,吊坠是一个小小的豆包形状,很可爱。
哇,好漂亮!苏晓阳眼睛一亮,谢谢你,阿砚!我很喜欢。
你喜欢就好,顾砚看着他开心的样子,也很高兴,新年快乐,晓阳。
新年快乐,阿砚!
两人在巷口告别,各自回家过年。
苏晓阳回到家,把项链戴在脖子上,对着镜子看了又看,心里美滋滋的。
年夜饭很丰盛,一家人其乐融融。苏晓阳的心里却总是想着顾砚,不知道他一个人过年会不会孤单。
大年初一,苏晓阳一大早就起来了。按照习俗,他要去给邻居拜年。拜完年,他心里痒痒的,想去看看顾砚。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穿上外套,向顾砚家的小区走去。
到了顾砚家门口,他正准备敲门,门却突然开了。顾砚穿着一身休闲装,看起来很精神。
晓阳你怎么来了顾砚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
我来给你拜年啊,苏晓阳笑着说,新年好,阿砚!
新年好,晓阳!顾砚侧身让他进来,快进来吧,外面冷。
顾砚的家很简洁,装修风格是冷色调的,但收拾得很干净。客厅的茶几上放着苏晓阳送的豆包和糖糕,还有一些水果和坚果。
你过年就吃这些吗苏晓阳问。
嗯,顾砚点了点头,我爸妈在国外,今年没回来,就我一个人过年。
苏晓阳心里有点心疼他:那你跟我回家吧,我家还有很多好吃的。
顾砚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不用了,太麻烦你家人了。我一个人也挺好的。
不麻烦,我爸妈人很好的,他们肯定欢迎你,苏晓阳坚持道,走吧,别一个人在家待着了,多孤单啊。
顾砚看着他真诚的眼睛,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好。
两人一起回到苏晓阳家。苏晓阳的家人很热情,看到顾砚来了,赶紧招呼他坐下,给他端茶倒水,拿水果。
苏晓阳的妈妈拉着顾砚的手,问长问短,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顾砚虽然有些拘谨,但心里却很温暖。这是他第一次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年夜饭的余温还在,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苏晓阳看着顾砚和家人聊得开心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
吃完午饭,苏晓阳拉着顾砚去巷口散步。阳光很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阿砚,你看,今年的冬天好像没那么冷了,苏晓阳笑着说。
顾砚看着他,眼神温柔:嗯,因为有你在。
苏晓阳的脸一下子红了,心跳也加速了。他低着头,不敢看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