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虽然一直处于东宫内院。
但朝堂的局势,她通过自己的耳目随时在关注。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还有朱允炆的一切动向。
她也清楚明白。
不过,听到儿子亲口说出来,心中的感受可不一样。
“儿子,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你皇爷爷的做法,就是想你施恩于臣子。”
“这个机会,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啊!”
“既然有新的官员进来,那就必然有旧的官员出去。”
“那些与你交好的官员,一定要想办法保住他们。”
“跟你不同心的官员,务必要清理出去。”
吕氏说道。
“母亲,儿臣明白!”
“赵师傅,我一定尽自己的全力去保。”
“那些跟儿臣不同心的官员,我自然会想办法让他们离开现在的岗位。”
朱允炆说道。
与此同时。
东宫另外一个宫殿。
朱允熥身着便服,坐在桌子前,心里想着自己的出路。
小时候的他,跟朱允炆之间并没有什么隔阂。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兄长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
能直接感受到兄长对他的疏离和排挤。
整个东宫上下,甚至对他都有敌意。
小时候,他就由吕氏抚养成、人。
他的待遇,甚至比吕氏亲生的朱允熞、朱允熙更好。
但他明白。
这是为了让皇爷爷安心,同时想把他养成废物。
于是,他投其所好。
在人面前,表现得唯唯诺诺。
他跟朱元璋接触的时间,也没有那么多。
而且,不敢表现得太过抢眼。
否则就会引起吕氏和皇太孙的忌惮。
朱允熥的藏拙工作,十分了得。
安稳过他的日子,也是他心中所想。
但他今天下午外出时,偶遇到了范家两兄弟。
当然,也是他的亲舅舅。
然而,朱允熥跟他们不敢多说什么。
简单寒暄几句就赶紧离开。
“树欲静而风不止!”
“现在是多事之秋。”
“你们的事情,我真的不想参与。”
“能够做个太平王爷,安稳度过一生就行!”
朱允熥呢喃道。
开国公府邸。
范家两兄弟坐在书房,谈论着朝堂的局势。
“哥,我们今天贸然接触允熥,是不是有些鲁莽啊?”
范平说道。
两人今天下午特意偶遇朱允熥。
但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那些有心人呢?
“是鲁莽,可我们不得不这么做,必须试探一下他有什么想法。”
“可惜,他依旧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今天早朝上,你也看到了。”
“圣上的举动,摆明要整治朝堂。”
“目的就是为了给朱允炆那个庶子铺路。”
“借着科举南北榜案,对那些站队的文官进行抓捕。”
“后面也许就会对我们这些武勋动手。”
“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早朝发生的事,我已经写好书信传讯给舅舅。”
“他也好提前有个准备。”
范勇说道。
“哥,你说得有道理。”
“像我们这样的武勋,对朱允炆的威胁实在太大。”
“开平王府,自父王、长姐、长兄范刚郑国公的爵位被废。”
“完全是在走下坡路!”
“自从哥承袭爵位,被封为开国公之后,才算是把颓势止住。”
“另外,舅舅做了凉国公,又把我们提升了一下。”
“我们这些人,都是朱允熥的母族。”
“哪怕我们亲自跑去说支持朱允炆,他也不会相信。”
“更何况皇上那么英明!”
范平说道。
这番话,可谓是说到了范勇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