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老朱年事已高。
太子朱标死后,对他的打击十分巨大。
自身精力越来越不行。
不知不觉,早朝进入尾声。
龙椅上的朱元璋,俯瞰着众位大臣。
“有关南北分榜录取制度,尽快将诏书拟好。”
“尤其贡院那边,得第一时间张榜公布。”
“学界和北方的考生,要得到安抚。”
“当然,还有北方考生补录的评判方法。”
“朕意,这件事情由礼部的谭震牵头。”
“从布政司选取一些官员、北方学界的知名大儒、夫子组成一个考评组。”
“全面进行评定之后,再做出录取。”
朱元璋说道。
“陛下圣明!”
看着众位大臣,朱元璋满意点头。
“如果没有其他的事,那就退朝吧!”
朱元璋挥手道。
随侍太监闻言,上前一步。
“退朝!”
鸭公般的声音,响彻整个奉天殿。
朱允炆从被朱元璋阻止开始,时不时朝朱元璋看去。
如今早朝散了,机会终于来了。
朱元璋在众大臣的叩拜之中,起身离开龙椅。
随后,摆驾御书房。
朱允炆行礼完毕,快速跟上。
朱元璋自从封朱允炆为皇太孙后,朱允炆就跟着他一起早朝。
爷孙俩在御车上,朱允炆迫不及待开口。
“皇爷爷”
他想要说什么,朱元璋自然知道。
所以,照样不会任何给机会。
“稍安勿躁!”
朱元璋淡淡道。
闻言,朱允炆立即闭嘴。
他靠着榻垫,双眼看着车顶。
皇爷爷怎么不让我开口替赵师傅求情呢?
赵师傅当初可是全力支持我。
所以,皇爷爷才会立我为皇太孙。
我如果不保住他,天下人怎么看我?
就这样。
朱允炆跟着朱元璋走进御书房。
朱元璋坐定后,大手随之一挥。
随侍太监和宫女,立即退了出去。
整个御书房就剩下爷孙二人。
此时,朱允炆迫不及待想要再次开口。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
“你真的以为,你能够镇得住他们?”
一时之间,朱允炆没有反应过来。
“皇爷爷”
“皇太孙,如果有一天,朕离开了人世。”
“你坐在龙椅上的那一刻,底下的那些文武大臣,你能够镇住吗?”
“今天的早朝,你也看见了。”
“一个个大臣都在搞南北对立。”
“杨嵩、汪海、程豹等人,他们哪一个不是战功赫赫?”
“你确定你可以吗?”
朱元璋说道。
朱允炆当下的威望和水平,他十分清楚。
想要掌控这些人,绝对不可能做到。
突然,他又想起了儿子朱标。
如果朱标在的话,这些问题还用他操心吗?
朱允炆原本一直在想,要怎么才能说服皇爷爷对赵高网开一面。
朱元璋突然抛出的这个问题,可谓击中了他的要害。
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皇爷爷心里,一定希望他回答可以,有信心镇住他们。
但真的能够镇得住那些人吗?
朝堂上的大臣,除了赵师傅、杜师傅、白大人、宋大人等跟我是一条心。
杨烁和谭震等人,都是见风使舵的主。
要他们一心一意归服于我,真是难如登天。
杨嵩、汪海,不但是战功赫赫的人物,而且,辈份还跟皇爷爷一样,又是跟皇爷爷一起打天下的功臣。
两人军中根基深厚。
朱允炆思虑之间,抬头看了一眼朱元璋。
发现朱元璋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强烈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