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老朱的皇权受到一定挑战。
南北官员结党的趋势,也成为事实。
先别管有没有什么猫腻。
已经说明,南方官员的势力非常之大。
老朱必须先进行弹压,把北方人安抚好。
否则,他永远得不到北方的民心。
三人中,主考官实际上只有赵高和周涛。
汤兴,只是个监考官而已。
科举的录取,他并不直接参与。
南北榜案,是赵高和周涛所引发。
所以,两人必须受到重处。
想恢复南北平衡,这也是朱元璋要做的第一步。
三人在朝廷众臣的注视下,走到前面齐齐下跪。
“罪臣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三人,朱元璋依旧一脸怒容。
并没有叫三人起来的意思。
不但给朕惹出这么大的麻烦,进来还摆着一副傲气的架子。
这是给朕示威吗?
“锦衣卫,说说你们调查的结果!”
朱元璋说道。
“是!”
赖武走了出来。
随后,他转身朝锦衣卫指挥使耿烈点头示意。
耿烈张开手里的奏报大声念了起来。
“启奏陛下!”
“经过锦衣卫连夜调查,发现赵高、周涛跟以前的胡惟庸有联络信件。”
“”
众大臣听到胡惟庸三个字,脑袋像是要炸裂一样。
赵高和周涛,直接瘫坐在地上。
脑海瞬间一片空白。
虽然没有提到汤兴的名字,但他心里也是吃惊不已。
自从这件事情发生以来,他们都问心无愧。
即便各种询问和调查,依旧平静面对。
前几天被锦衣卫看管,也没有任何担心。
今天被带上大殿,他们本以为,皇上会给他们一个辩解的机会。
因此,进来的时候,才会如此淡定从容。
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官员只要跟胡惟庸扯上关系,都被朱元璋诛杀。
洪武十二年以来,胡惟庸三个字,已经成了催命符。
谁沾上,谁就得死!
赵高、周涛和胡惟庸之间,八字都没一撇。
怎么可能有联络信件?
要是有的话,应该早就被发现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朝堂所有大臣心里都明白。
锦衣卫是在故意栽赃陷害。
如果没有猜错,锦衣卫是得到了老朱的授权。
赵高想通后,变得冷静下来。
他活了八十多岁,也可以离开了。
大明立国以来,他为国家选拔了很多人才。
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既然皇帝要自己的老命,平衡他的江山。
那就拿去吧!
周涛一时之间,却是难以接受。
认真办事,怎么就落得这样的下场呢?
于是,他朝前面爬了几步。
“陛下,臣冤枉啊!”
旁边的赖武,一把将他按住。
同时附在他的耳边。
“周大人,全家的性命要紧!”
闻言,周涛一下瘫软下去。
任由赖武拉他回来,没有言语。
汤兴的性格,虽然敢直接劝谏。
但此刻,朱元璋跟他还讲道理吗?
没有把事情算在他头上,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他跪在那里,一直没有吭声。
只有默默听着锦衣卫的念叨。
杜阳听着赵高和周涛两人的证据,也是感慨不已。
他和赵高平常虽然不和睦,相互使绊子。
但他只是想让赵高把位置腾出来。
只要不碍着他就万事大吉。
可现在呢?
赵高不但不会碍着他,也许还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