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闻言,已经顾不了朝堂上的礼仪。
议论声纷纷响起。
这样的情况,随侍太监都看不下去了。
“肃静!”
“肃静!”
太监大喊道。
趁此机会,楚潇开始履行他的纠察工作。
那些失仪的大臣,名字被他一一记录下来。
听到太监的声音,大臣们瞬间不敢多言。
朝堂之上,再次恢复了安静。
“臣刚才的话,只是表达自己的立场。”
“籍贯跟臣没有任何关系。”
“大明统一南北,如今也有三十余载。”
“可朝堂之上的话语权,一直都是南强北弱。”
“所以,南北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长期这样下去,北方的老百姓,他们就会距离大明越来越远。”
“北方考生的诉求,臣恳请陛下重视。”
“大明,不能只有南明啊!”
席仲仪说道。
随后,他跪地叩首。
群臣再也不敢交头接耳。
杜阳心里十分惶恐。
自己干嘛非要作死呢?
席仲仪的奏报,为什么要去争辩?
他的口中,虽然没有说过南明二字。
但这是回应他的话啊!
席仲仪是仗着脑袋多吗?
怕皇上砍不过来?
你席仲仪要找死,别拉着我一起啊!
楚潇也是一愣。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南明是非常遥远的称呼。
没想到有人意识到了。
席仲仪的刚正不阿,并不是盖的。
什么话都敢直说。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原本已经被怒火包围。
南明二字,更是火上浇油。
党争就是如此吗?
朕的科举考试,竟然成为了他们招募乡党、朋党的行为。
当年的胡惟庸,就是搞结党弄权。
甚至,还想谋反!
如今出现这样的局面,也许还会再次出现新的“胡党”。
席仲仪的话,虽然不好听,但的确有道理。
一旦你们的计划得逞,大明还真的就成了南明!
南北榜案,朕原本想作为大案来处理。
现在看来,已经升级成谋反层面了。
朱元璋想着想着,心中怒火更加强烈。
突然,他伸手拍了拍龙椅,起身向前走了两步。
“闭嘴!”
“一个个在朝堂上,出口就是大道理。”
“表面你们是为了大明、为了正义。”
“实际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南北榜案,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天。”
“你们有谁给朕提出过解决方案。”
“有谁把影响程度减少到最小。”
“相反,一个个拉帮结派,搞什么站队。”
“既然如此,朕今天就把这件事情了结了。”
朱元璋咆哮道。
“来人!”
“把他们给我带上来!”
瞬间,锦衣卫押着三人走了进来。
科举主考官赵高、副主考官周涛、监考官汤兴!
这三人,一直被锦衣卫在都察院衙门看着。
虽然三人被锦衣卫押着,但他们脸上始终保持着一股傲气。
也许,他们感觉科举考试公正透明,没有任何私心。
做到了问心无愧!
楚潇看着三人昂首挺胸走进大殿,心里不停的摇头。
既然是老朱派人从都察院押着来的,估计是要杀鸡儆猴吧!
可惜,这三位大人不知道。
朝堂上的南北官员,刚才已经站队争辩。
老朱的怒火,早就燃烧到了极点。
此时的三人,还如此傲气。
难道想在朝堂上进行申辩不成?
朝政争斗,没有什么是非对错。
掌权者的需求,才是唯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