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潇看着焦姓和张姓二人,一脸的严肃。
二人看着楚潇身上的绿色官袍,没有放在眼里。
不过,大庭广众之下,该有的礼数,他们还得有。
“学生见过大人!”
“我们刚才只是将事情说出而已。”
“北方考生的试卷,的确没有那些上榜的试卷好。”
“北方考生刚才还想对我们动粗。”
“大人,希望你明察!”
两人齐齐躬身道。
意思很明显。
刚才的事情,他们根本没有错。
楚潇闻言,回头看了众人一眼。
“文无的好与坏,有着很多评判标准。”
“你们未来有大好前途。”
“千万别鲁莽!”
楚潇说道。
下一刻,他转身离开。
他离开之后,围观的人群,再次议论起来。
“那个大人是什么来头啊?”
“绿色官袍,官职应该不高。”
“那个大人来的时候,我看到他是从都察院马车上下来的。”
“你说什么?”
“都察院?”
“那就是说,他是御史!”
“年纪轻轻就是御史了?”
“他刚才说的话,我就感觉一身正气!”
“对,我也感觉到了他身上的正气!”
“既然御史如此厉害,那他干嘛还身着绿色官袍呢?”
“不管怎么样,以后还是离他远一点。”
“那句可而止,我回去也要好好学学!”
“算了,这里也没有热闹了。”
“我们去其他地方看看吧!”
片刻,这里的人群四散而去。
焦姓张姓二人站在原地,一时之间有些尴尬。
刚才他们大出风头,此时却无人问津。
作为功名在身的考生,他们跟普通百姓可不一样。
不过,御史既然提醒他们适可而止。
他们还是要听一听!
“张兄,这里的试卷,我们也看得差不多了。”
“现在要不先回客栈?”
“好!”
“我们今天说的话,也是南方考生的心声。”
“那些北方考生,希望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
随后,两人朝着贡院外走去。
刚才的人群中,有一名苏北学堂的简夫子。
他一边走路,一边细细品着楚潇说的话。
“文无的好与坏,有着很多的评判标准。
朝廷把所有试卷全部公开,大家都有资格对试卷进行评判。
那些南方科举主考官和翰林院的人,看不上北方考生的试卷。
这次就让更多人来品一品北方考生的试卷。
“老夫经过审阅,那些落榜的试卷,还是有很多亮眼之处。”
“这次试卷公开,值得让绝大多数的人看看。”
“我得把这里的情况传信回苏北。”
“让那些同仁过来,一起好好品鉴。”
“国家的良才,绝对不能流失。”
简夫子暗道。
此时,楚潇跟御史等人,来到了贡院的房间。
他坐在那里,悠闲的喝着茶。
一会散班后,还得想想住哪家客栈。
今天的日记,也得尽快完成。
此刻,佥都御史走了进来。
“奉上峰指令!”
“试卷张榜期间,都察院必须安排人驻守贡院。”
“我们从明天开始,都要住在这里。”
佥都说道。
既然要在贡院驻守。
那选择的住处,得距离皇宫和贡院都差不多远。
楚潇坐在书桌前面,开始日记。
“今天老朱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开窍了。”
“早朝上对科举考试的调查结果十分在意。”
“
“但我感觉,除了老朱一人担忧外,其他大臣不当回事。”
“这件事情只有大爆发了,那些大臣才会反应过来。”
“到了那个时候,老朱可没有好果子给他们嗤。”
“上峰在早朝后,下了指令。”
“都察院的御史要去贡院巡查。”
“这种事情对于我们几个资历浅的人来说,从来就没有缺席过。”
“贡院的风暴,亲自去看看,也是一种体验。”
“贡院试卷摆放也有一定的讲究。”
“南方考生的试卷,摆放在南侧。”
“北方考生的试卷,摆放在北侧。”
“体现了南北对应。”
“这次来贡院的人非常多。”
“不但有考生、学究、儒生,还有京城的老百姓。”
“当然,也上演南北之间的骂战。”
“尤其是一些地域上言论,让人听到真的很不爽。”
“我都这么低调了,还是没忍住上前制止了两名南方考生的行为。”
“南方考生对北方考生的试卷,依旧十分不屑。”
“一些北方口音的老夫子和大儒,已经在为北方考生发声。”
“文无的好与坏,有着很多的评判标准。”
“未来几天,那些学者大儒,我估计会站出来对纸卷进行点评。”
“舆论再次掀起,朝堂上的压力回来了。”
“这几天,我真希望老朱吃好喝好。”
“后面有他受的。”
“”
日记写完,楚潇合上本子。
系统奖励随之到来。
“恭喜宿主,日记完成,奖励一百两银票。”
看着手里的银票,楚潇没有丝毫激动。
这样的奖励,已经是第四次了。
银票越来越多,麻烦也跟着增大。
最近天天忙活,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
倒是今天换了住处,距离皇宫也很近。
这里的消费场所,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奖励的银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楚潇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京城的夜生活,必须享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