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章:灰色的画布
陈默觉得,他的人生大概就是一块早已被泼满灰色颜料的画布,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再添上哪怕一抹鲜亮的色彩。三十岁出头的他,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做着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每天重复着枯燥乏味的流程,像一颗被设定好程序的螺丝钉,精准,却也冰冷。
几个月前,相恋多年的女友林晓提出了分手。理由很简单,陈默,我看不到未来。
林晓的眼神里没有怨恨,只有一种近乎绝望的疲惫。陈默想反驳,想说他会努力,想说未来会好的,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无力的沉默。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描绘的未来。他的努力,似乎永远停留在口号上,现实是每月固定的薪水,除去房租、生活费,所剩无几,看不到升职加薪的希望,更别提买房买车,给她一个安稳的家。
分手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切割着他本就不多的锐气和热情。他开始失眠,整夜整夜地盯着天花板,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和林晓的过往,那些甜蜜的誓言和此刻的冰冷现实形成了残酷的对比。白天,他强打精神上班,同事们的谈笑风生在他听来都像是噪音,领导的批评更是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开始回避社交,下班就躲进那个只有十几平米的出租屋,点外卖,刷手机,直到眼皮沉重地合上,然后在第二天重复同样的麻木。
窗外的季节似乎也配合着他的心情,从秋末到初冬,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偶尔飘下的冷雨,更是将整个城市浸泡在一片湿冷的沮丧之中。他觉得自己就像墙角一株见不到阳光的植物,正在慢慢枯萎。生活那是什么不过是日复一日的煎熬和等待,等待一个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解脱。希望这个词对他来说,太奢侈,也太遥远,像是上辈子听过的童话。
2
第一章:不速之客
改变发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周三下午。
那天陈默又被主管训斥了,原因是一份报告里的一个小错误。他低着头,听着那些熟悉的指责,心里毫无波澜,只剩下麻木的疲惫。回到座位,他甚至没有心情像往常一样偷偷刷手机,只是趴在桌子上,感觉整个世界都压在他的背上。
下班铃声响起时,他几乎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他缩了缩脖子,将双手插进口袋里。路过小区门口那家总是关着门的花店时,他无意间瞥见门口放着一个小小的纸箱,上面用马克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免费领养,求好心人带走。
鬼使神差地,陈默停下了脚步。
纸箱里铺着一些旧报纸,几只毛茸茸的小东西在里面蠕动着。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报纸,看到了三只巴掌大的小猫,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发出细弱的喵喵声,声音里带着不安和对温暖的渴求。它们看起来刚出生没多久,身体因为寒冷而微微发抖。
陈默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揪了一下。他想起了自己,此刻的他,不也像这几只小猫一样,无助、寒冷,渴望一丝温暖吗
小伙子,要领养吗一个穿着花围裙的中年女人从花店里走出来,她是花店的老板娘,陈默见过几次,但从未说过话。她的声音很温和,这是楼下张阿姨家大猫生的,太多了养不过来,你看它们多可怜。
陈默犹豫了。他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哪有精力照顾这小生命他站起身,准备离开,心里却总有一丝牵挂。他回头看了一眼纸箱,最小的那只小猫似乎感觉到了他的目光,努力地往他这边蹭了蹭,发出了一声更微弱的叫声。
那一刻,陈默仿佛看到了自己。那个在困境中挣扎,渴望被看见、被拯救的自己。
我……我能带走一只吗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说,有些干涩,还有些不确定。
老板娘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笑容:当然可以!太好了!你想带走哪一只
陈默指了指那只最小的,看起来最虚弱的。
老板娘小心翼翼地将那只小猫捧出来,用一块干净的布包好,递给陈默:它是最小的,也是最安静的。你带回去要注意保暖,喂点温牛奶,最好是幼猫专用奶粉。我这里还有点猫奶糕,你也拿去吧。
陈默接过那个小小的、温热的包裹,小猫在他怀里轻轻蠕动了一下,发出了满足的呼噜声。那微弱的体温和柔软的触感,像一股微弱的电流,瞬间传遍了他的全身,驱散了些许寒意。
他抱着小猫,一路小心翼翼地回了家。
3
第二章:责任与微光
回到那个冰冷的出租屋,陈默有些手足无措。他从来没有养过宠物,甚至连植物都养不活。他把小猫轻轻放在沙发上,看着它蜷缩成一团,小小的身体一起一伏。
他想起老板娘的话,赶紧翻箱倒柜,找出一个干净的鞋盒,铺上自己的旧T恤,做了一个临时的窝。然后,他又下楼,在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买了温牛奶和最小号的针管。
给小猫喂奶是个技术活。陈默笨手笨脚地,好不容易才让小猫含住针管的头,一点点将温牛奶推到它嘴里。小猫起初还有些抗拒,但很快就贪婪地吮吸起来。看着它小口吞咽的样子,陈默紧绷了许久的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
他给小猫取了个名字,叫灰灰。因为它的毛色是灰色的,也因此,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也是灰色的,或许它们可以一起,尝试着改变这种颜色。
有了灰灰之后,陈默的生活似乎多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以前,他早上总是踩着点起床,随便洗漱一下就冲出家门。现在,他必须早起半小时。因为灰灰会饿,会用它那越来越有力气的小爪子扒拉他的手,或者用湿漉漉的小鼻子蹭他的脸,发出喵喵的叫声叫他起床。
他开始学着给灰灰冲奶粉、喂猫粮(等灰灰再大一点的时候)、清理猫砂盆。这些琐碎的事情占据了他下班后的大部分时间,让他没有精力再去沉溺于失恋的痛苦和工作的烦恼。
灰灰很健康,也很活泼。它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跑,学会了用它那蓝宝石一样漂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它会追着逗猫棒满屋跑,会跳到沙发上蜷缩在陈默身边睡觉,会在他看电视的时候用小脑袋蹭他的胳膊。
每当陈默感到疲惫和沮丧的时候,只要看到灰灰那双清澈无邪的眼睛,或者感受到它蜷缩在怀里的温暖和重量,他心里的那块坚冰,似乎就会融化一点点。灰灰不需要他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要他一点点时间和陪伴,就会给予他最纯粹的信任和依赖。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是陈默很久以来都没有体会过的。
他开始觉得,这个十几平米的出租屋,似乎不再那么冰冷和空旷了。因为有了灰灰的存在,这里多了生气,多了温暖,也多了一份责任。为了灰灰,他也得好好活着,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颓废下去。
有一次,灰灰半夜突然生病了,上吐下泻,精神萎靡不振。陈默吓坏了,抱着它就往宠物医院跑。凌晨的街道空旷而寒冷,他抱着灰灰,心急如焚。那一刻,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它有事。
在宠物医院,看着医生给灰灰检查、打针,陈默的心一直悬着。直到医生告诉他灰灰只是吃坏了东西,没什么大碍,打几针吃点药就好了,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抱着渐渐恢复精神的灰灰回家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虽然一夜没睡,又花了不少医药费,但看着怀里重新发出呼噜声的小家伙,陈默的心里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庆幸。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小生命的存在,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4
第三章:窗外的绿意
灰灰渐渐长大了,从一只巴掌大的小奶猫长成了一只活泼好动的少年猫。它给陈默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欢乐,也让陈默重新找回了一些生活的动力。
一个周末的下午,陈默带着灰灰在小区里晒太阳。灰灰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追着蝴蝶跑,在草地上打滚。陈默坐在长椅上,看着它欢快的身影,嘴角不自觉地带着微笑。
这时,他看到隔壁长椅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在侍弄一盆小小的多肉植物。老奶奶戴着老花镜,动作有些迟缓,但神情专注而温柔,仿佛在照顾一件稀世珍宝。
陈默想起了小区门口那家花店,想起了送他猫奶糕的老板娘。他犹豫了一下,走了过去。
奶奶,您这盆多肉真好看。他鼓起勇气打招呼。
老奶奶抬起头,慈祥地笑了笑:是啊,这叫‘玉露’,你看它这叶子,胖乎乎的,多可爱。
陈默蹲下来,仔细看着那盆小小的多肉。翠绿的叶片饱满晶莹,在阳光下透着淡淡的光泽,确实很可爱。
我以前从没养过植物,陈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感觉自己养不活。
哪有养不活的道理,老奶奶笑着说,只要你用心去照顾它,给它合适的阳光和水,它就会好好长大的。植物和人一样,你对它好,它就会用它的方式回报你。你看这叶子,是不是一天比一天精神
用它的方式回报……陈默喃喃自语。他想起了灰灰,灰灰用它的陪伴和依赖回报他。那么植物呢
小伙子,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老奶奶似乎看出了他眉宇间的一丝愁绪。
陈默愣了一下,然后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断断续续地,把自己最近的烦恼和迷茫告诉了老奶奶。他说得很乱,有对工作的不满,有对未来的焦虑,也有失恋的痛苦。
老奶奶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只是偶尔点点头。等陈默说完,她才缓缓开口:孩子,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就像这天气,有晴天,也有雨天;有春天的温暖,也有冬天的寒冷。重要的是,你不能因为一时的阴雨,就忘了太阳总会出来的。
她指了指那盆玉露:你看它,刚买回来的时候,叶子还有点蔫。我每天给它一点点水,让它晒晒太阳,它就慢慢缓过来了,还长出了新的小芽。生活也是一样,它可能会给你一些挫折和考验,但只要你不放弃,用心去经营,总会看到希望的。
希望……陈默低声重复着这个词。这个曾经被他束之高阁的词,此刻听起来似乎不再那么遥远。
是啊,希望,老奶奶说,就像这盆小小的多肉,它虽然不起眼,但它努力地生长着,用它的绿意告诉你,生命是多么顽强。你也一样,年轻力壮的,有什么坎过不去呢
那天下午,陈默和老奶奶聊了很久。临走时,老奶奶从家里又拿了一小盆更容易养活的佛珠多肉,送给了他。
拿回去试试吧,孩子。用心去照顾它,看着它长大,你会明白的。老奶奶说。
陈默接过那盆小小的多肉,感觉沉甸甸的。他向老奶奶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您,奶奶。
5
第四章:种子与汗水
回到家,陈默找了一个漂亮的小花盆,小心翼翼地将那盆佛珠移栽了进去。他把花盆放在了窗台上,阳光可以透过玻璃照在上面。
从此,他的生活里又多了一份牵挂。除了照顾灰灰,他又多了一项任务——照顾这盆小小的多肉。
他开始在网上搜索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学习如何浇水、如何晒太阳、如何防治病虫害。他发现,原来养植物也有这么多学问。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什么都漫不经心,而是开始变得细心和有耐心。
他会每天观察佛珠的变化,看它的珠子有没有更饱满一点,有没有长出新的枝条。当他第一次看到一根纤细的新枝条从叶片间探出头来的时候,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成就感。那是一种纯粹的,因为生命的成长而带来的感动。
他觉得老奶奶说得对,植物真的会用它的方式回报你。你给它阳光和水,它就努力生长,用它的绿意和生机装点你的生活,也点亮你的心情。
有了养多肉的经验,陈默的胆子大了起来。他开始光顾小区门口那家花店,和老板娘也渐渐熟悉了。老板娘姓李,大家都叫她李姐。李姐知道他喜欢多肉,经常会给他一些养护的建议,有时还会送他一些叶片,教他叶插。
陈默的窗台上,多肉植物渐渐多了起来。有胖乎乎的熊童子,有像莲花一样的观音莲,有叶片像晚霞一样绚烂的晚霞之舞……小小的窗台被装点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每天早上,陈默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再仅仅是喂灰灰,他还会走到窗边,看看他的多肉们。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上,反射出温暖的光芒。看着它们舒展的叶片,饱满的形态,陈默一整天的心情都会变得开朗起来。
为了给多肉们找到更合适的土壤和花盆,他开始逛花鸟市场。周末的花鸟市场总是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争奇斗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草的清香。他在市场里流连忘返,和摊主讨价还价,学习各种养花知识,认识了很多和他一样喜欢花草的人。
他发现,当他专注于这些美好的事物时,那些烦恼和焦虑似乎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他真的甘心一辈子做那份枯燥乏味、看不到希望的工作吗
有一次,他在花鸟市场看到有人在卖自己手工制作的花盆,很有创意。他突然想到,自己大学时学的专业虽然和设计不搭边,但他一直对动手制作很感兴趣。
回到家,他翻出了自己以前买的一些木工工具和材料。那是他刚毕业时,一时头脑发热买的,后来因为工作忙,也因为心情低落,就一直被束之高阁。
他决定尝试着自己做一个花盆。
起初,他做得很笨拙,不是尺寸不对,就是打磨得不够光滑。手指被木刺扎到,被工具磨破,是常有的事。但他没有放弃。每当遇到困难,他就看看窗台上生机勃勃的多肉,看看在他脚边玩耍的灰灰,心里就又充满了力量。
他开始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沉浸在木工的世界里。切割、打磨、钻孔、上漆……每一个步骤,他都做得一丝不苟。当他终于完成第一个虽然有些粗糙,但完全属于自己的手工花盆时,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盆玉露移栽了进去,放在窗台上最显眼的位置。
看着亲手制作的花盆里,那株努力生长的玉露,陈默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似乎也有了一个小小的方向。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迷茫,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了。
6
第五章:破茧与新生
陈默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更加系统地学习木工知识和手工花盆的设计。他在网上看教程,买专业的书籍,还报了一个线上的木工基础班。他的出租屋里,渐渐堆满了各种木料、工具和半成品的花盆。灰灰对此充满了好奇,经常在木料堆里钻来钻去,把木屑刨得到处都是,惹得陈默又气又笑。
他做的花盆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他喜欢用天然的木材,保留木材本身的纹理和质感,再结合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创意,让每一个花盆都独一无二。
有一天,李姐来家里做客(其实是来看灰灰,她很喜欢那只活泼的猫咪),看到了陈默做的那些花盆,眼睛都亮了。
小陈,这些都是你做的太漂亮了!李姐拿起一个用胡桃木做的小花盆,爱不释手,比我进货的那些好看多了!
陈默有些不好意思:就是随便做做,打发时间。
打发时间能做成这样李姐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手艺,完全可以拿出去卖了!这样吧,你把你做得比较好的花盆拿几个到我店里,我帮你摆着卖卖看,怎么样
陈默的心猛地一跳。把自己做的东西拿出去卖他从来没想过。他有些犹豫,怕自己的东西没人喜欢。
别担心,李姐看出了他的顾虑,你的花盆很有特色,我觉得肯定有人喜欢。就算卖不出去,也当是帮你展示展示嘛。
在李姐的鼓励下,陈默挑选了几个自己最满意的花盆,送到了花店里。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不到一个星期,李姐就给他打电话,告诉他花盆卖出去了两个,而且买家还夸花盆做得好,问什么时候还有新的。
拿着李姐转给他的第一笔货款,虽然数额不大,但陈默的手却有些颤抖。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认可,是对他努力的一种肯定。这种感觉,比他在公司里得到领导的表扬要强烈得多。
从那以后,陈默制作手工花盆的热情更高了。他开始在网上开设一间店铺
以此让更多人能看到自己的产品。
果然,没多久陈默的的手工花盆在网上得到了大量的关注,购买者的数量更是超出了陈默的预料。
由于陈默只有一个人在做,没能供应上消费者的需求,自己网上的店铺里已经有人在催单了。
见生意这么好,陈默也准备购买专业的设备来拉条生产线批量性地投入生产。
将这一想法和李姐说了说,李姐也是十分赞同,且主动愿意为陈默做些采购物料管理等闲杂工作。
得李姐的鼎力相助,陈默也没有磨叽,在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后便迅速投入生产。
渐渐地,经过陈默不懈的努力,自己的小产业在逐渐壮大,慢慢步入了正轨。
几年后,陈默已是千万富豪,回头看看曾经从风雨中走过来的自己,陈默感慨万千。
曾经对生活几乎感到绝望的他一点点的在迷茫和和黑暗中找回自己,慢慢拾起对生活的热爱,激励鼓舞着自己,直至死灰复燃,焕发生机。
所以人们都要保持好心态。唯有保持好一个良好的乐观心态才方能打败所有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