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敕封义军统帅秦昊为秦王,入朝不趋,剑覆上殿,加九锡,录事尚书,授辅政大臣,总揽国事,以安社稷”
诏书宣读完毕,殿内一片死寂。
百官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有对刘子然的唾弃,有对禅位幼主的荒谬感,更有对那“总揽国事”四字的深深恐惧。
这意味着,从此刻起,真正的九五之尊,是站在御阶之下的那个人!
最令人窒息的,是这无可辩驳的话,竟是由以前的正统皇帝,亲口赋予的!
金口玉言,成了他人王座最坚实的基石。
这也代表着,此事是以正统的地位继承下去的。
秦昊待诏书宣读完毕,向前一步,声音洪亮的响彻整个大殿:
“本王,秦昊,既受先帝托付,总揽国事,自当以江山社稷为重,以黎民苍生为念!
凡我大乾臣子,当恪尽职守,共度时艰。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望诸君好自为之!”
最后四个字,让一些有些小心思的大臣瞬间回过神来。
短暂的死寂之后,不知是谁带的头,
殿内百官,无论心中作何想法,都齐刷刷地朝着御阶方向跪拜下去。
“臣等叩见新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拜见秦王殿下!殿下千岁!”
山呼万岁与千岁的声音在宏伟的乾元宫中回荡,
让每一个在场的众人心情都异常的复杂。
林晚站在龙椅旁,抱着仍在哭泣的婴儿,俯瞰着脚下匍匐的身影。
心中不由得觉得有些好笑。
本以为这群大乾的臣子总该有些骨气,会想方设法应对这改天换地的局面,却没想到如此不堪,竟连一个敢于反抗的都没有。
如果秦昊知道林晚的心里话,那一定会直呼这家伙想多了。
在进城后,那自然是需要清理一波的。
比如说那些对大乾怀有愚忠、注定无法收服的人,自然要早早除去。
留着他们,岂不是给自己埋下祸根?
怎会留到现在让他们出现在自己面前?
当然,他只是按别人给的投名状清理的,难免会有一些疏漏。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时间还是太短。
“诸位,请起”
秦昊露出满意的看了看下方的诸臣。
不管下面的这些家伙心中是怎么想的,但至少表面上这些家伙做的还是令他比较满意的。
随着秦昊的话,匍匐在地的身影开始涌动起来看。
许多人膝盖发软,身形微晃,低着头不敢直视御上。
“大乾积弊已久,民生凋敝,朝纲混乱。”
秦昊的声音再次响起,“本王既受先帝托付,总揽国事,自当拨乱反正,重整乾坤!”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然,大厦倾颓,非一日之功!
百废待兴,需众志成城!
本王深知,诸位大人皆是我大乾栋梁,或通晓政务,或熟读律法,或精于财赋。
值此国事艰难之际,正是尔等为国效力、为民请命之时!”
这话一出,让不少原本惴惴不安的官员心中稍定,甚至升起一丝被“倚重”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