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源本以为又是些女儿家的东西,毕竟他前脚刚拒了皇帝的赐婚,后脚人家公主就派人来,这事儿怎么看都透着点尴尬。
可打开礼盒,里面没有香囊,没有玉佩。
只有一封信,和几本用上好的纸张,以一手娟秀的小楷亲手抄录的古籍。
信是晋阳公主李明达亲笔所写。
信里的内容,和儿女私情没有半点关系。
她只是说,听闻兄长李治视察了格物学堂,她对学堂里教授的“格物之学”也深感好奇。
她自知女儿身,不便抛头露面,但又希望能为学堂尽一份心力。
这几本关于农时、水利和古代算学的古籍,是她翻遍了宫中藏书后,觉得或许对学堂的学子们有用,便亲手抄录了一份,赠予秦源。
信的末尾,她写道:“闻秦侯之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小女虽愚,亦心向往之。愿侯爷不以人废言,则幸甚。”
秦源捏着那封信,久久没有说话。
这位素未谋面的公主,其心胸,其格局,其智慧,远超他的想象。
高阳和她比起来,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自己那天的拒婚,现在看来,当真是无比的明智。
他将那几本抄录工整的古籍小心收好,对旁边的青萝吩咐道。
“去库房里,挑一面最通透的琉璃镜,送到晋阳公主府上。
就说,是格物院的新出之物,请公主殿下品鉴。”
青萝脆生生的应下,心里却有些小小的窃喜。
侯爷,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婚事了么?
与此同时,格物院的活字印刷坊里,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解决了铅、锡、锑三种金属的完美合金配比后,新造出来的铅活字,硬度更高,不易磨损,印刷出来的字迹也更加清晰。
印刷的效率,再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巨大的印刷机在蒸汽机的带动下,发出富有节奏的轰鸣声。
雪白的纸张被送进去,再出来时,上面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墨字。
秦源一声令下,三条印刷线同时开动。
第一条线,印的是他亲自编撰,并结合了晋阳公主送来的古籍内容后,加以改良的《算学启蒙》和《格物入门》。
这两本书,将成为格物学堂未来十年最核心的基础教材。
第二条线,印的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名叫《战地伤口处理手册》。
这本册子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上大量的插图,详细讲解了如何用酒精消毒、如何正确包扎、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创伤。
它将被下发到即将出征的每一个士兵手中。
第三条线,印的则是一种全新的东西—空白的账本。
这种账本的纸张上,预先印好了一个个带着“定远印记”的表格,有科目、有摘要、有借方、有贷方,清晰明了。
这是秦源专门为“长安商会”的成员们准备的。
知识,思想,规则。
在印刷机的轰鸣声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向整个大唐扩散。
太子李治,又来军器监了。
这一次,没有仪仗,没有随从,只有他一个人,穿着便服,悄然到访。
秦源亲自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