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处默看着这一切,第一次对秦源,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智慧的敬畏。
他隐隐觉得,自己跟着秦源,学的不仅仅是怎么赚钱,更是怎么用脑子,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规则。
就在长安城的商人们,还在消化着“定远印记”和新法令带来的冲击时。
另一场更猛烈的风暴,正在长安城的贵妇圈里,悄然引爆。
源头,是一面镜子。
格物院在烧制琉璃的过程中,无意间,掌握了制造高纯度平板玻璃的技术。
秦源,顺手,就弄出了几面后世最常见的水银玻璃镜。
他也没当回事,就当是小礼物,分别送给了程咬金,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几位关系最铁的重臣府上的女眷。
然后,整个长安城的贵妇圈,就疯了。
当卢国公夫人,第一次从那面能清晰映照出自己每一根头发丝,每一条细纹的“神物”前,回过神来时。
她当场就砸了自己梳妆台上,那面花大价钱买来的,只能照出个模糊人影的铜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很快。
拥有一面“定远镜”,就成了整个长安上流社会,最高级别的炫耀。
比你拥有多少珠宝,多少田产,都更能彰显你的地位和身份。
“哎呀,王夫人,您今天这妆,画得可真精致。
不像我,家里的铜镜都看不清,整天画的跟个鬼一样!“
“哪里哪里,李夫人您过奖了。
唉,说起来,还是秦侯爷送我们家那面镜子好用,就是太亮了,我眼角多了条皱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烦死了!“
这种凡尔赛式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长安城的贵妇圈里上演。
为了求得一镜,这些平日里端庄贤淑的夫人们,各显神通。
她们天天在自己位高权重的丈夫耳边,吹着枕边风。
“夫君啊,您今天上朝,见到定远侯了吗?哎呀,你说秦侯爷真是少年有为,国之栋梁啊”
“老爷,我听说兵部尚书家的夫人,得了一面定远镜,天天请人去她家赏镜呢,咱们家,是不是也该”
朝堂上那些大佬们,被夫人们念叨得头都大了。
他们看着秦源的眼神,也变得愈发的亲善和热切。
这股风,甚至吹进了皇宫。
长孙皇后,也从秦源那里,得到了一面最大,最精致的雕花镜子。
她对镜梳妆,看着镜中那个依旧风华绝代的自己,心情无比愉悦。
晚上,她对李世民笑着说。
“陛下,臣妾觉得,秦侯之才,不止在于军国大事,亦在于人心啊!“
而仅仅是这几面镜子的“人情”和后续极其有限的几面“发售”,就为格物院,带来了足以支撑整个军器监半年研发的,惊人财富。
甚至,一些来长安的胡商和外国使节,在见识到“定远印记”的威力后,将这个故事,和这套商业规则,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秦源的影响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超越国界。
高阳公主的宫殿里。
她又摔碎了一只心爱的琉璃盏。
她听说了。
全长安城的贵妇,都以拥有一面“定远镜”为荣。
她,也想要。
她比任何人都想要。
她想看看,自己在这面镜子里,到底是什么样子。
可是,她拉不下那个脸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