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收了,但人没见。
话也说的客客气气,滴水不漏。
既没有羞辱对方,也没有顺着杆子往上爬,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亲近。
这份不卑不亢的从容,让远处一座阁楼上,通过千里镜,暗中观察着这一切的李世民,都忍不住的暗自点了点头。
这小子,越来越有意思了。
高阳公主的仪仗,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它掀起的波澜,却在长安城里,持续了好几天。
秦源,也彻底洗刷了穿越之初,顶着个“殴妻纨绔”名头的屈辱。
他在全长安人面前,扬眉吐气。
可秦源,根本没把这点事放在心上。
他现在,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一个地方。
军器监。
新成立的军器监,就设在将作监最里头的一大片空地上。
这里,新建起了十几座高大的砖石结构的炉子,比大唐现有的任何炼铁炉,都要高大,结构也更复杂。
这里,没有日夜。
炉火,永远是熊熊燃烧的。
整个工坊,都笼罩在一股灼人的热浪之中。
工匠们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在火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
他们挥舞着巨大的铁钳和锤子,每一下,都带着万钧之力,钢花四溅。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属于煤炭燃烧时特有的硫磺味。
秦源,大胆的,放弃了传统的木炭,而改用了发热量更高,也更便宜的煤炭,来作为炼钢的主要燃料。
他改良了鼓风用的风箱,十几架巨大的风箱,由水力驱动,日夜不休的向炉内鼓入狂风,让炉温,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要炼的,不是普通的铁。
是钢!
是远超这个时代所有兵器硬度和韧性的,百炼精钢!
他用的,是一种被他改良过的“炒钢法”。
生铁在高温下融化成铁水,在半凝固的状态下,工匠们用巨大的铁耙,在里面反复的“翻炒”,就像是厨子炒菜一样。
这个过程,能让铁水与空气更充分的接触,在极高的温度下,快速的脱去多余的碳,以及各种杂质。
理论,很简单。
但实际操作,太难了。
炉温,时间,翻炒的火候,差一点,都不行。
他们失败了很多次。
炼出来的东西,有时候太脆,一敲就碎。
有时候又太软,跟熟铁没什么区别。
将作大匠阎立德,如今已经是秦源最铁杆的支持者。
他动用了自己所有的职权,给军器监调来了最好的工匠,最好的材料,全力支持。
他不懂炼钢。
但他相信秦源。
终于。
在又一次失败后,秦源盯着那熊熊燃烧,已经变成白色的炉火,整整站了一夜。
第二天,他重新调整了所有流程。
当一炉新的钢水,从炉中放出,冷却,再由最有经验的老师傅,亲自锻打成型后。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把刀的雏形。
当它被浸入水中淬火,再由工匠们用最细的磨石,反复打磨之后。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把刀的刀身上,竟然天然的,浮现出了一层如同雪花般,细密而绚丽的纹理。
在光线下,流光溢彩,美得不像是一件杀人的兵器。
“此钢,就叫‘雪纹钢’!“
秦源的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来人,取一柄军中最好的佩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