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纪妖集 > 第8章 叭牙底卡

后虽有圣王、智者出,教化万民,开人智,立人伦,然深山密林之中,边陲蛮荒之地,此等古老信仰,仍如古树之根,深植于血脉之中,未曾断绝。布朗族所崇奉之“叭牙底卡”,便是这洪荒时代,遗留在人间的、一个活生生的印记。它既是龙,是山,也是那片土地上,人与自然之间,最古老、最真实的对话。
在云雾缭绕、林海苍茫的群山深处,居住着布朗族的先民。他们敬畏山林,也畏惧山林。因为那林中,住着他们的主宰,也是他们的梦魇。
它没有确切的名字,先民们只敢在心底里称它为“雅”。雅,是一条龙。但它并非画中那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神龙。它的身躯,是盘踞整座山峦的巨藤,它的鳞片,是山崖上冰冷的青岩,它的呼吸,是穿行于密林间的罡风,它的眼,是两潭深不见底的幽潭,倒映着日月,却不见一丝温情。
雅是山之主,林之魂。山中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皆是它的食粮。但野兽的血肉,渐渐无法记足它无底的饥渴。于是,它将目光投向了山脚下的人。月圆之夜,它会化作一道黑影,潜入村寨,拖走熟睡的族人。它的咆哮,能引发山洪;它的低语,能播撒瘟疫。布朗族人在恐惧中挣扎,他们用最肥美的牛羊,最鲜美的果实,甚至用族中最健壮的青年,去供奉这条食人的恶龙,只为换取片刻的安宁。
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帕召过达马的圣者降生了。他并非金刚怒目,而是心怀慈悲。他独自走上山,没有带刀剑,只带了一颗普度众生的心。他在雅的洞窟前静坐了七七四十九天,任凭狂风暴雨,毒虫猛兽,都未曾动摇。
第四十九日,山中万籁俱寂。雅终于现身,它巨大的头颅探出洞口,幽潭般的眼睛死死盯着这个渺小的人类。帕召过达马睁开眼,目光清澈如水,他看着雅,没有恐惧,只有悲悯。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雅的每一个细胞:“万物皆有灵,众生皆平等。食人,只会让你永堕魔道,不得解脱。从今日起,你当护佑此方生灵,而非吞噬。”
雅被这股前所未有的力量震慑了。那不是武力,而是一种能看穿它灵魂本源的智慧。在帕召过达马的目光下,它千百年来积累的暴戾与贪婪,竟如冰雪般消融。它低下高傲的头颅,接受了教化。
帕召过达马为它赐予了一个新的名字——“叭牙底卡”。
从此,恶龙雅成了山神叭牙底卡。它不再盘踞在阴暗的洞窟,而是迁居到山中一处名为“奄朗”的圣池之中。它依旧是山之主,但职责从吞噬变成了守护。它掌管着山林的生长,调节着四时的雨水,让野兽丰腴,让五谷丰登。
然而,龙性本淫,神性亦然。叭牙底卡虽已改过,但其骨子里的威严与暴戾并未完全根除,只是被佛法与责任所压制。它需要人们的敬畏与供奉,来滋养它的神性,安抚它曾经的野性。
布朗族人深知这一点。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每年,他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将最好的猎物、最醇的米酒、最虔诚的歌舞,献祭给奄朗圣池中的叭牙底卡。他们相信,只要这份心念不断,叭牙底卡便会永远是守护他们的神。
可一旦有人忘记了这份敬畏,一旦祭祀的香火断绝,叭牙底卡内心深处的旧日阴影便会复苏。它会重新变得焦躁、愤怒。那时,它不会化回巨龙,而是会变成一只更为凶残、更为诡异的猛虎,悄然潜入村寨。它不再是为了果腹,而是为了惩罚。被它抓伤的人,不会立刻死去,而是会患上一种怪病,浑身溃烂,高烧不退,在痛苦中慢慢耗尽生命,以此警示所有族人:神,不可欺;约,不可违。
为了更好地守护山林的秩序,叭牙底卡从自已的神力中,分化出了三位强大的士兵,它们是它的意志与力量的延伸。
一位叫“叭牙解帕沙”,意为“磐石之牙”。它的身躯如山岩般坚硬,镇守着山中的矿脉与地气,任何妄图挖掘山l、破坏龙脉的邪祟,都会被它一拳击碎。
一位叫“叭牙桑堕”,意为“疾风之爪”。它无形无影,快如闪电,巡弋于林间,是所有盗猎者与纵火者的克星。它的利爪能撕开最坚固的铠甲,也能捕捉到最细微的恶意。
一位叫“叭牙安戛”,意为“密林之眼”。它没有实l,化身为山中的雾气与藤蔓,洞察着林中的一切。它能分辨出每一份善意与恶念,将入侵者的行踪报告给叭牙底卡。
就这样,在云南的群山之中,一个独特的信仰l系形成了。布朗族人生活在神的庇护与威慑之下,他们敬奉着叭牙底卡,也畏惧着它。山,既是他们的家园,也是一位沉睡的、需要用敬畏来安抚的巨神。而那三位神兵,则是这位神明伸向凡间的、无形的手,维系着这片土地上,人与神之间,那脆弱而永恒的契约。
上古之世,人神共处,而神威赫赫,人命如草芥。每一个部落,每一片山林,都有其独有的神祇。这些神祇,或为龙,或为虎,或为巨树,或为怪石,其形象不一,其性情各异,然其本质,皆为天地间一股强大而原始的自然之力,是“灵”的具象化,是“道”的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