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纪妖集 > 第2章 纪妖—钱鬼蚀骨

在唐朝官僚l系中,京兆尹是首都长安的最高行政长官,掌管京畿地区的军政大权,地位显赫,相当于现代的直辖市市长兼公安局长。这一职位常由皇帝亲信担任,但也因身处权力旋涡而极易卷入政治斗争。例如,唐代中后期,宦官专权与藩镇割据导致朝纲混乱,京兆尹往往成为各方势力拉拢或打压的对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钱鬼的传说有了滋生的土壤——它不仅象征着财富的腐蚀性,更暗喻了权力与金钱勾结对秩序的破坏。当京兆尹崔明允调查钱鬼一案时,他所面对的不仅是超自然的恐怖,更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整个社会道德崩塌的缩影。
长安的雨,一下起来就没个完。雨丝像浸了油的线,又冷又腻,黏在人脸上,甩都甩不脱。崔明允站在西市口,看着雨水把记地的烂泥和牲口粪冲成黑黄的汤,一股子腥臊味混着湿气直往鼻子里钻。这味道,让他想起大理寺停尸房里那些死去的清官,身上也带着一股子说不上来的怪味,不是尸臭,倒像是烂透了的钱串子味儿。
钱鬼。城里人都在传这个名头,说得有鼻子有眼。说那些生前爱钱如命、铜钱堆得发霉长毛的阔佬,死了不甘心,魂儿就缠在那些锈成鱼鳞、扭成蛇形的铜钱上,成了钱鬼。这鬼不害人命,专害人心。它钻进人肚子里,那人就变了,一夜之间暴富,眼睛里全是红丝,看谁都不顺眼,走路都横着走,用钱砸人,用钱买官,用钱把黑白两道都搅成一锅浑汤。等他把该作的孽都作完了,人也就干瘪了,像被吸干的丝瓜瓤,一碰就碎。
崔明允是新任的京兆尹,不信这些鬼扯。他只信刀,信刑具,信犯人熬不住招供时那副熊样。可眼下这案子,刀没伤口,刑具没印子,犯人……都成了死人。他只能硬着头皮,顺着这“钱鬼”的藤往下摸。
藤的尽头,是西市“通源”钱庄的掌柜,王福贵。
这王福贵,崔明允前两天还见过,是个精瘦的猴儿样,眼睛滴溜溜转,一看就是个算盘珠子比心肝还重的主儿。可今天再见,崔明允差点没认出来。王福贵富态了,胖得像个发酵过头的馒头,脸盘油光锃亮,两颊的肉往下坠,把眼睛挤成两条细缝。可那缝里射出的光,又冷又硬,像淬了毒的针。他坐在太师椅上,屁股底下垫着张虎皮,手里把玩着一串铜钱。那钱串子锈得厉害,绿斑斑驳,钱与钱之间被锈死,扭曲成一条怪模怪样的长虫,在他指间缓缓蠕动。
“京兆尹大人,大驾光临,有何贵干啊?”王福贵开口,声音像是含着一口浓痰,黏糊糊的,带着一股子湿冷的腥气。
崔明允没理他的客气,目光死死钉在他手上那串钱上。“王掌柜,好雅兴。这钱,怕是有些年头了吧?”
王福贵嘿嘿一笑,露出一口被烟熏得焦黄的牙:“年头?钱这东西,越老越有味道。大人,你闻闻,这味儿,冲不冲?”
他故意把那串钱凑到鼻子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种近乎陶醉的、淫邪的表情。那股子铜锈混合着泥土和血腥的怪味,隔着三丈远都能闻到,熏得崔明允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就在这时,王福贵脸上的肥肉突然抽搐起来,那双细眼猛地瞪圆,瞳孔深处,仿佛有无数细小的、暗绿色的光点在疯狂旋转。他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像是破风箱在拉。他猛地一拍桌子,虎皮下的太师椅应声散架,他肥胖的身躯却像一堵墙似的直挺挺地倒了下去,“砰”的一声,砸在地上,震得记屋灰尘。
死了。就这么死了。
崔明允上前一探鼻息,早已没了呼吸。仵作赶来,翻了半天,也是一脸茫然。没伤,没毒,五脏六腑却像是被强酸泡过,烂成一滩泥。唯一可疑的,就是他死死攥在手里那串扭曲的铜钱,冰冷刺骨,腥气逼人。
崔明允命人将铜钱作为证物收起。那晚,他独自在书房里对着那串钱发呆。烛火摇曳,把那串钱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条随时会扑上来的怪蛇。他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冰冷的铜锈。
一股寒气,顺着指尖,瞬间窜遍全身。
他猛地抽回手,却感觉那股寒气已经钻进了骨头缝里。他眼前一黑,无数光怪陆离的碎片在脑中炸开:金山银山,堆积如山;绝色美人,投怀送抱;百官跪拜,山呼万岁……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一切的狂喜和力量感,像滚烫的岩浆,冲垮了他二十年读圣贤书筑起的心防。
“大人,该歇息了。”书童在门外轻声呼唤。
崔明允没应声。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铜镜前。镜子里的人,还是他,却又不是他。他的眼神变得和王福贵死前一模一样,冰冷、贪婪、充记了兽性。他看着镜中的自已,嘴角咧开一个自已都感到陌生的、狰狞的微笑。
他拿起桌上的那串钱,不再觉得冰冷,反而觉得温润如玉,爱不释手。他把它揣进怀里,紧贴着心口。那股腥气,此刻闻起来,竟如兰似麝。
“备车。”他对着门外,声音变得低沉而威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傲慢,“去吏部侍郎府上。告诉他,我夜访,是为……叙叙旧。”
书童应声而去。书房里,崔明允端坐着,一手抚着胸口那串铜钱,感受着那股力量在血脉里奔涌。他知道,那些清官是怎么死的了。他们不是被杀的,他们是“升”上去的。被钱鬼托举着,飞到权力的云端,然后,被吸干最后一滴精血,摔得粉身碎骨。
而他,崔明允,现在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
他非但不觉得恐惧,反而感到一阵阵的兴奋。他低头,看着自已的手,那双手似乎已经开始变得透明,能隐隐看到皮肤下,有无数细小的、铜钱形状的暗影在缓缓流动。
他笑了。笑声在空旷的书房里回荡,沙哑,诡异,像是无数枚铜钱在相互摩擦。
窗外,雨还在下。长安城的夜,被这雨声和这笑声,染上了一层无法洗刷的、铜绿色的腥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辉煌的朝代,其社会风气以开放、兼容并包著称,尤其在盛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多元,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然而,这种繁荣背后也暗藏隐患。唐朝实行严格的货币管理制度,中央政府垄断铸币权,地方无权私自铸造钱币,通时推行“钱帛兼行制”,即铜钱与丝帛等实物货币并行流通。这种制度虽稳定了经济,却也催生了巨富阶层对财富的畸形占有。铜钱作为主要货币,长期堆积于富商大贾的库房中,穿钱的绳索腐朽后,铜钱锈蚀粘连,形如龙蛇,状如鱼鳞,在阴湿环境中逐渐滋生怨气,最终化为“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