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如同所料,一切顺利,青玄剑正是洗白,可正大光明祭起使用。至于太白观去查究竟是不是榆木和尚所炼,陈霄根本不在乎,榆木和尚头顶的锅就算大如山峦,那和尚也只会如清风萦怀,半点不留。
青玄剑在手,他战力何止飙升五成,陈霄有信心就算遇上凝煞之辈,也敢斗上一斗!
陈霄自忖隐杀楼的确不好对付,当务之急是尽快提升道行,突破真形,奠定真符真种之基。
陈霄先将青玄剑洗炼之事放下,加快吞纳木行精气,凝练剑符。
天目山山上到处留下他乱窜之身影,哪里有古木巨树,便去何处,精炼木气,化入剑符之中。
据他推算,随着剑符增多,吞吐木行精气只会更为迅快,后续凝练剑符,只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是顺手。
这也符合《青玄录》为道门上古秘传之意,道门修行,本就是先难后易,注重根基,与魔门进步神速,后续无力截然相反。
又过数月,第三道剑符也已炼成,三道剑符呈品字形排列,吞吐的木行精气比平日又大上三成。
此时陈霄丹田中青玄玉液真气已堪比三四位同级修士,真元之庞大,可见一斑。
三道剑符凝练真气,效率又高出一层,果然凝练新的剑符也越来越快,又过两月,第四道剑符也自生就凝实。
等到第五道剑符修炼成功,已是他拜入太白观第三个年头,他已是一位十八岁的少年。
小楼之上,五道剑符齐生震荡,忽然剑诀一引,青玄剑应手而起,陈霄端坐不动,青玄剑就在身外荡起层层剑影,又有朵朵剑花飘落,落英缤纷,瑰丽已极。
太白七剑只有七招,陈霄运剑之时,剑势绵延,顺势又生出不少妙招,皆是脱胎于太白七剑之中。
此时才瞧出太白七剑之妙用,虽只是一套入门剑术,却能推演无穷,创设无穷剑招,以修士自身所修剑法、真气为基,便如一片留白宝卷,要作甚画卷,只看个人心性能耐。
新生剑招尚缺打磨,不够圆融,但已是十分难得。
陈霄隔空御剑大半日,丹田中真气玉液也不过消耗三成,足见道基之厚。
收起青玄剑,陈霄皱眉思索,青玄剑符吞噬的木行精气太多,所料未及。三年之间,天目山上下已被他祸害个遍,估算余下的古木老林,只能再供他修成一两道剑符,便要无以为继。
陈霄目光一转,落在一排丹药玉瓶之上。
这些都是这几月攒下,就算比不得木行精气,总能再凝练出一道剑符出来。
等到他走遍天目山所有古木老林,终于凝练出一道半剑符,只好将主意打到了养气丹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