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上,那片一望无际的航母战斗群,如同海上的钢铁巨兽,压得六大时空所有人都喘不过气。
“巨人”……
这个词,第一次在帝王们的脑海中,有了具象化的概念。
他们以为,自己已经见识过樱花国“铁王八”的恐怖。
可与眼前这支舰队相比,樱花国的那些玩意儿,简直如同孩童的玩具。
希望,在所有人的心中,疯狂滋生。
他们断定,战争,要结束了。
这个被樱花国愚蠢激怒的“巨人”,必将降下雷霆之怒,将那个弹丸小国,从大地上彻底抹去。
天幕,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
画面,骤然切换。
镜头,对准了那个名为“鹰酱”的国度。
轰隆隆——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透过天幕传来。
那不是炮火,不是厮杀。
是机器的声音。
是工业的声音。
六朝君主,看到了他们毕生难忘的景象。
一座座巨大的工厂,如同山脉般连绵不绝,高耸的烟囱,向天空喷吐着浓密的烟雾,遮天蔽日。
工厂内部,一条条望不到尽头的生产线,如同滚动的铁河。
无数的齿轮在转动,无数的机械臂在挥舞。
一块块烧红的铁锭被送进去,经过无数道工序的捶打、切割、塑形。
然后,从生产线的另一端,源源不断地,吐出一辆辆崭新的“铁王八”,一架架闪着金属寒光的“铁鸟”。
速度之快,数量之多,令人头皮发麻。
天幕给出一个特写。
一艘名为“自由轮”的万吨巨轮,从铺设龙骨到下水,仅仅需要几天时间。
下水的巨轮,如同下饺子一般,密密麻麻,铺满了整个港口。
堆积如山的钢铁,堆积如山的炮弹,堆积如山的物资。
这不是人力。
这是神力。
这是属于工业时代的神迹。
大秦,咸阳宫。
始皇帝嬴政,死死盯着那条如同活物般的“流水线”。
他引以为傲的,由相邦吕不韦主持,由《考工记》指导的标准化兵器制造体系,在这一刻,显得那样的原始,那样的可笑。
他麾下的工匠,数月才能精制出一柄上好的青铜剑。
而天幕中的工厂,一天就能生产出成千上万门火炮。
“以法为基,以器为用……”
嬴政喃喃自语,眼神中,是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渴望。
“这才是真正的‘术’!这才是驱动一个国家,碾压世界的终极力量!”
他第一次,开始深刻反思自己“重农抑商”的国策。
商业,手工业,在他眼中,曾是动摇国本的末流。
可现在他才明白,那里面,蕴藏着足以改天换地的恐怖能量。
李斯在一旁,额头冷汗直流。
他能感觉到,始皇帝的世界观,正在被天幕无情地粉碎,然后重塑。
……
大宋,开封府。
宋太祖赵匡胤,这位务实的君主,脑子里飞快地计算着。
他看着天幕中,一天生产出的钢铁洪流,再对比自己大宋朝一年的钢铁产量。
得出的结果,让他心胆俱寒。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他失神地坐在龙椅上。
“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富庶,如此强大的国度?”
他想起了自己为了换取边境安宁,每年送给辽国的“岁币”。
那几十万两白银,几十万匹绢,曾让他感到肉痛不已。
可现在看来,那点财富,在“巨人”的工业产能面前,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他终于明白。
所谓的“以钱财换和平”,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是何等的可悲,何等的无力。
……
草原金帐。
成吉思汗,这位征服了半个世界的霸主,脸上的轻蔑早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困惑与凝重。
他理解的强大,是更多的牧场,更壮的战马,更勇猛的战士。
他的铁骑,可以踏平城池,可以毁灭文明。
但他无法想象,要如何去征服一个,能用钢铁武装到牙齿,能将战争物资生产到无穷无尽的国度。
他的骑兵,冲不进那如同钢铁森林的工厂。
他的弓箭,射不穿那厚重的“铁王八”装甲。
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战争哲学,可能已经过时了。
一种无力感,笼罩了这位天骄。
……
大汉,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在短暂的震惊后,发出了畅快的大笑。
“好!好一个工业巨人!”
“有此强援,何愁樱花国不灭!”
他大手一挥,意气风发。
“朕断定,不出三月,樱花国必亡!”
卫青与霍去病,也是一脸轻松。
在他们看来,这场战争,已经没有悬念。
“巨人”只需要动一动小指头,就能将樱花国碾成齑粉。
……
大唐,太极宫。
李世民同样颔首微笑。
“此国之力,远胜于隋。樱花国以蕞尔小邦,触怒天威,实属自取灭亡。”
“看来,我华夏之危,可解矣。”
……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摸着下巴,嘿嘿直笑。
“打!狠狠地打!”
“让这帮狗日的倭寇,也尝尝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滋味!”
“最好把他们那个什么天皇,也抓来,给咱点天灯!”
六朝君主,在这一刻,达成了空前的共识。
战争,结束了。
华夏,得救了。
然而。
天幕,再一次,用冰冷的事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画面上,出现了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
旁白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工业巨人的苏醒,震惊了世界。】
【但它的怒火,却并未第一时间,倾泻在樱花国的头上。】
【因为,在世界的另一端,一片名为“欧罗巴”的大陆上,一场更为惨烈,更为庞大的战争,早已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镜头,转向了欧罗巴战场。
那是真正的血肉磨坊。
数百万大军的会战,成千上万辆“铁王八”的集群冲锋,遮天蔽日的“铁鸟”在空中格斗。
战火,烧遍了整片大陆。
旁白继续道。
【面对两个强大的敌人,“巨人”的决策者,经过艰难的抉择,最终确定了全球战略。】
天幕上,浮现出四个大字。
【先欧后亚】
轰!
这四个字,如同四座大山,狠狠压在了所有帝王的心头。
他们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狂喜,变成了错愕。
错愕,变成了愤怒。
“什么?”
汉武帝刘彻,第一个拍案而起。
“愚蠢!简直是愚蠢至极!”
他怒吼道。
“樱花国已是强弩之末,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当以雷霆之势,一鼓作气,毕其功于一役!”
“为何要分兵他处,坐视其喘息?难道他们看不见,我华夏数万万子民,正在流血吗?”
他无法理解。
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背叛。
……
明太祖朱元璋,则是发出一声冷笑。
“哼,咱就说嘛!”
他对着身边的太子朱标,一脸“我早知如此”的表情。
“这些外夷,没一个好东西!没一个靠得住的!”
“嘴上说得好听,什么盟友,什么援助。到头来,还不是先顾着他们自己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古人诚不欺我!”
这句话,引起了所有帝王的共鸣。
刚刚升起的希望,瞬间化为泡影。
一种被抛弃,被背叛的愤怒,在他们胸中燃烧。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绝望之时。
天幕的旁白,再次响起。
【虽然战略重心在欧罗巴,但“巨人”并未完全放弃华夏战场。】
【一条悲壮而伟大的空中生命线,被强行开辟出来。】
镜头,对准了世界屋脊。
那片连绵不绝,终年积雪的巨大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旁白的声音,充满了敬畏。
【这条航线,飞越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气候极端恶劣,被飞行员们,称之为——“驼峰”。】
画面上,一架架在当时看来极为简陋的运输机,正挣扎着,向雪山深处飞去。
狂风,暴雪,稀薄的空气。
天幕用特写,展现了驾驶舱内的一切。
飞行员的脸上,戴着厚重的氧气面罩,依旧能看到他们因缺氧而发紫的嘴唇。
机身剧烈地颠簸,窗外,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分不清哪里是云,哪里是山。
突然。
一架运输机,机翼结冰,失控下坠。
飞行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惊慌,没有呼救。
他只是平静地,按住通讯器,向基地报告了自己最后的坐标。
为了让后来者,能避开这片死亡空域。
轰!
飞机撞在雪山上,化为一团巨大的火球。
更多的飞机,前仆后继。
它们坠毁在深不见底的峡谷里,残骸,堆积了一层又一层。
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后来的飞行员,甚至可以沿着这些闪闪发光的飞机残骸,找到正确的航路。
那是一条,用生命和钢铁,铺就的空中蜀道。
这一幕,让刚刚还在愤怒的帝王们,全都沉默了。
他们明白了。
援助,并非理所当然。
每一颗子弹,每一桶燃油,都浸透着鲜血,都凝聚着无数人的牺牲。
大唐,太极宫。
李世民长叹一声。
“史记曾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而此‘驼峰’之险,远胜蜀道百倍。”
“这些异族飞行员,亦是真正的勇士。朕,敬他们。”
天幕的画面,渐渐暗淡。
旁白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驼峰航线”,是续命的良药,却非强身的根本。】
【外来的援助,永远无法决定一场战争的最终走向。】
【巨龙想要重新站立,想要赢得最终的胜利,终究,要依靠自己的筋骨。】
【在黄土高原最深处的窑洞里,一种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甚至改变未来世界格局的思想,正在黑暗中,等待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