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寒苏听父亲讲过,祖父重回朝堂后,就成了朝臣标杆、文臣领袖,尤其是御史台的大人们,个个以他马首是瞻,以死谏为荣,以参死佞臣贪官为荣,毕生最高追求便是青史留名。
那些年,董御史在朝堂上风光无限,在京城风头无两。
贪官污吏见了他,恨得牙痒痒,却只能像耗子见了猫似的,躲着他走。
董寒苏一直觉得,祖父是孤臣,董家根本没有势力,没有人会帮她为祖父翻案。
但其实,有。
董家有舆论势力,朝中定然有许多大臣知晓祖父是冤枉的,但皇上不提翻案,他们也不敢为祖父发声。
一旦祖父的案子浮出水面,定有许多人站出来援手。
御史台当属,攻讦太子与弟弟的婢女有染,别人只会取笑他小题大做,大不了纪衢把她送给太子,风言风语两句就过去了。
若是个大家闺秀从太子的车驾上下来,纪循与端王妃今日的表现,便不会这般失望和平静了。
董寒苏压下心底的那点悲哀,心情不好,她就想吃东西,于是扬声喊:
“细辛,水玉,吃饭!”
细辛、水玉、平安在外面等了好一会儿了,闻言,三人忙堆起笑。
水玉和平安在外间摆饭,细辛推门进来,挽住董寒苏的胳膊,笑道:
“姐姐,大家都等着你呢。”
他们不知董寒苏出宫遭遇了什么,只看到她一回来,就把自个儿关在屋子里,大家悬着心,直到此刻听到她要吃饭,这才放下心。
只要还吃得下饭,说明事儿不大。
董寒苏来到餐桌前落座,小浪花一下跳上她的腿,窝在她的怀里。
小浪花早已成年,吃得圆滚滚的,浑身毛绒绒,好在平安一直锻炼它,它虽胖却敏捷。
只是,如此一来,它的体重越发重了,压在董寒苏身上,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董寒苏左手为它顺毛,右手执筷,抬头看见三人眼底的担心,心下温暖。
她温声说:“开饭。我没事,就是坐马车有些头晕,休息休息就好了。”
大家不信,但也没说什么,董寒苏想说的话,自会告诉他们的。
平安暗暗自责,今儿他应该和寒苏姐姐一起出宫的,也许寒苏姐姐遇到困难,他能帮上忙。
自郭裕被皇上下令杖毙后,他得了五皇子的赏,却没了干爹,逐渐不受太子和五皇子重视。
董寒苏让他在养狸奴的同时,多看看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