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前,太子从未逾矩,除了指点她书法,对她与对其他人,并无不同。
是什么引起了他的改变?
牛痘接种?
纪徵的预知梦?
天花
他有什么目的?
他是不是以为,她像纪徵预知梦里那样傻,随便耍些小手段就能骗取她的心,然后哄她主动说出预知梦,助他成事?
董寒苏猜不透他的心思。
但她感觉,这可能,是一个机会。
也许,是唯一的机会。
董寒苏脸颊滚烫,既因为羞涩,也因为激动。
太子和五皇子都答应帮董家翻案,可没有承诺什么时候去办。
她想要加快时间,就必须做些什么。
太子和五皇子不会为了董家而冒险,正如天上不会掉馅饼。
有恩还不够,她得给自己加筹码,还得有情。
就像前世的纪徵和乔相思,两人生了情,跟着了魔似的,纪徵为了乔相思抛弃、背叛她,乔相思为了纪徵,违抗圣旨赐婚。
可是,如何让太子喜欢她,生出情意呢?
董寒苏沮丧。
她这张脸美则美矣,可惜太子见惯美人,要真见色起意,早把她要到东宫去了。
从前,她没想过攀附太子,是因为太子看起来就是个城府深沉的,肯定是块难啃的骨头,没有纪衢好哄。
结果却与她的预料完全相反。
纪衢爱上别人,反而是太子,疑似对她有兴趣。
后悔的念头一闪而过,董寒苏把这些负面情绪抛到脑后,积极思索勾搭太子的可行性。
她见识过后宫妃嫔无数勾引皇帝的手段,可那些手段,模仿来,估摸也是无用。
太子和纪衢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二人偶尔提到一两句后宫争宠,都是不屑的表情。
那些手段,连纪衢都能轻易看穿,更何况是太子。
董寒苏自觉见识浅薄,简单粗暴地把男子的情意分为两类,一类是女子有令他流连忘返的容貌,另一类是女子有令他觊觎的权势。
董寒苏显然早就被判定,没有前者,那么后者呢?
她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只琢磨如何让上位者,如皇帝、太子、五皇子这些人,为她祖父伸冤。
这些年在文心殿听先生讲课,眼界方才更开阔了。
大雍朝的大臣们,无论私生活怎样,但面上都讲究“气节”二字。
文臣死谏,武将死战。
她祖父董则明,曾经有过三次撞柱死谏的经历。
头一回叫他撞成功了,险些撞碎头盖骨,休养两年,方才重返朝堂。
或许是死过一回,她祖父大概觉得命是捡回来的,后面越发没有顾忌,又撞了两回盘龙柱。
是皇帝暗中下了命令,让两个年轻的御史盯着他,一旦他要撞柱,就死活把他拦下来,才没有让他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