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书院明天要考试了,晚上你要帮我念功课。”
吃饭时,哥哥吃得满嘴油光。
却还不忘跟裴琰礼说书院的事儿。
“考试?”
程书宜好奇地看向儿子,“什么考试?月考吗?还是期末考?”
她还是现代思维。
这才十一月底,这么快就考试放寒假了吗?
裴琰礼替儿子解释说:“是书院的升舍考试,考过了便升到内舍。”
应天书院也是明日考试。
妹妹捧着碗垂头丧气,连吃饭都不香了,瘪着嘴说:“我舍不得怀昌哥哥和砚之哥哥。”
今日散学时,夫子单独把沈怀昌、林砚之,还有另外两个同窗叫过去。
说他们有希望升舍,让他们今晚好好复习功课。
刚才去送八宝饭,她看到怀昌哥哥已经在窗前用功,都不和她玩儿了。
“昌哥儿和砚哥儿能升舍是吗?”
程书宜想了想,“也是,他们也该升舍了。”
昌哥儿和砚哥儿十岁了,盛京城十二三岁的童生遍地都是。
他们俩再不升舍,科考怕是要落后的。
而她家这两个崽崽,还是玩泥巴的年纪呢。
“许许别难过。”
程书宜给小丫头夹了块肉,“怀昌哥哥和砚之哥哥只是换班了,又不是转学,你还是可以和他们一起上学、下学。”
“真的吗?”小丫头半信半疑。
裴琰礼这个宠孩子的,压根儿不将此事当回事儿。
“许许若舍不得两个哥哥,爹可以让你和期期一起到内舍就读。”
不就他一句话的事,有何难的?
程书宜往裴琰礼嘴里塞了根菜心,“你就别添乱了,期期许许在外舍都跟不上进度,去了内舍就真成白痴了。”
人家是功课好才跳级,去了也能赶上进度。
两个崽崽不笨。
但他们毕竟才到古代半年,而且才五岁半,能把毛笔字写顺已经很棒了。
“你真是亲娘。”
裴琰礼学着云市人的口吻,吐槽程书宜。
哪有人会说自己孩子是白痴的?
“若是怕赶不上,索性便回家学吧。”裴琰礼询问两个孩子的意见,“爹给你们找夫子在家学,如何?”
盛京城请夫子到府里识字念书的不在少数。
特别是家中有女儿的。
“不要不要!”
妹妹反应很大,当即拒绝了裴琰礼的提议。
哥哥亦是一脸警惕地看着他。
裴琰礼很疑惑,扭头问程书宜:“他们这是怎么了?”
根据他的经验,两个孩子有这般反应,一定是以前发生过什么。
程书宜有点尴尬,挠了挠眉毛,“我之前给他们请过家教,他们很抗拒。”
初为人母,又看到身旁的人都在鸡娃。
她就尝试给两个崽崽请了家教,想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给他们上一点小学的课程。
造造句、做做加减乘除什么的。
但没坚持一个月,两个崽崽就闹脾气不要家教。
一上课就哭,妹妹把嗓子都哭得发炎了。
程书宜不得不辞了家教老师。
裴琰礼听完,沉思了一会儿,放下碗筷,用说教的口吻对女儿道:“许许,变好的长大,才是长大。”
“怀昌哥哥和砚之哥哥去内舍念书,就是变好的长大。”
“你若舍不得他们,你就也得把自己变好,去内舍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