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和护士女友的相遇 > 第6章 店面与难关

赵阳第一次站在幸福小区门口那间空铺子前时,手里攥着的纸条都被汗浸湿了。
铺子在小区主入口旁,二十来平,带个小隔间,正合林晓冉说的“前接待后诊疗”的设想。玻璃门擦得透亮,往里看能瞧见白墙水泥地,简单却规整。他绕着铺子转了三圈,数着来往的人流量——早上有买菜回来的老人,中午有下班回家的年轻人,傍晚推着婴儿车的宝妈三三两两,正是他们想要的“接地气”的位置。
“这铺子我盯了半个月,之前是卖水果的,老板回老家了才空出来。”中介大姐拍着胸脯,“租金不算贵,一个月四千五,押三付一,你们要是诚心要,我再跟房东砍砍。”
赵阳的心沉了沉。四千五,加上押金和首月租金,光这一项就得两万二。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存折,那是他摆三年菜摊攒下的全部积蓄,一共五万块,本以为够撑一阵子,此刻却觉得像一把攥不住的沙。
“我再想想。”他对中介笑了笑,转身往菜市场走,走着走着,无意识地踢了踢路边的小石子,脚步比来时沉了许多。
傍晚收摊时,林晓冉来接他。她刚下夜班,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却还是笑着递过一瓶冰镇矿泉水:“看店面了?咋样?”
赵阳没说话,把存折从裤兜里掏出来,摊开在她面前。数字不算小,可在房租、装修、设备这些开销面前,像艘随时会沉的小船。
“租金有点高。”他声音闷闷的,“要不……咱再找找?”
林晓冉拿起存折,指尖划过那串数字,忽然抬头看他:“就定这间吧。”
“可是……”
“你听我说。”她打断赵阳,眼里闪着笃定的光,“位置好,人流量大,附近三个小区就这一间合适的门面。租金是高了点,但咱们可以省别的地方——装修不用太好,刷白墙铺地砖就行;设备我去联系二手的,诊所淘汰的血压计、诊疗床,只要好用就行。”
她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翻开是密密麻麻的字迹:“我算过了,装修一万五,设备两万,加上房租和杂七杂八的,七万差不多够了。还差两万,我这儿有一万二的积蓄,还差八千,咱们……”
“不用!”赵阳赶紧按住她的手,“你那钱留着应急,差的我来想办法。”他想起母亲上次塞给他的银行卡,说“是给你娶媳妇的,急用就拿出来”,当时他没接,此刻却觉得喉咙发紧。
第二天,赵阳去银行取了自已的五万块,又回了趟家。母亲没多问,把银行卡塞给他时,手有点抖:“家里就这些了,不够的话妈再去你三大爷家里借点。”
“够了妈。”赵阳把卡攥在手里,像攥着块滚烫的烙铁,“等店开起来赚了钱,我立马给您存回来。”
母亲笑着抹眼泪:“傻孩子,妈不要你的钱,妈就盼着你和晓冉好好的,日子过红火了,比啥都强。”
凑够了钱,签租房合通时,赵阳的手还在抖。林晓冉在旁边悄悄捏了捏他的手心,低声说:“别怕,有我呢。”他转头看她,她眼里的光比窗外的太阳还亮,忽然就不慌了——是啊,有她呢。
装修的日子像场硬仗。
赵阳请不起装修队,就自已上。收完菜摊,他拎着桶和刷子往铺子跑,刷墙时乳胶漆溅得记身都是,头发上沾着白灰,像个刚从面粉堆里爬出来的人。林晓冉下夜班不睡觉,拎着早餐去给他当帮手,递抹布、扶梯子,累了就靠在墙角眯一会儿,醒了继续干。
有天傍晚突然下大雨,铺子里的窗户没来得及装玻璃,雨水顺着窗缝往里灌。赵阳正刷到一半墙,赶紧扯着塑料布去挡,林晓冉在后面扶着梯子,两人手忙脚乱,等把雨水挡住时,浑身都湿透了。
“你看你,跟落汤鸡似的。”林晓冉笑着抹他脸上的泥点,指尖却冰凉。赵阳把她往怀里拉,用自已的湿衬衫裹住她:“别冻着了,你明天还得上班。”
雨敲打着塑料布,发出哗啦啦的响,像在为他们伴奏。铺子里弥漫着乳胶漆和泥土的混合味,却比任何香水都让人安心。林晓冉靠在他胸口,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忽然说:“等店开了,咱们在门口种点花吧,就种你喜欢的油菜花。”
“好啊。”赵阳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再摆个小桌子,供路过的老人歇脚,免费给他们测血压。”
“嗯!”
装修到一半,资金又见底了。买地砖的钱不够,赵阳咬咬牙,把那辆骑了三年的三轮车卖了。那是他摆摊的老伙计,车斗里的木板被磨得发亮,车把上还缠着他亲手绑的防滑布。卖车那天,他站在废品站门口,看着三轮车被拆解,眼圈红了半天。
林晓冉知道了,没说什么,只是第二天把自已的金项链当了。那是她工作第一年,父亲送她的生日礼物,细细的一条,却闪着温润的光。
“这咋行!”赵阳拿着当票,手都在抖,“我这就去赎回来!”
“别傻了。”林晓冉按住他,“项链能再买,店要是黄了,咱的心血就白搭了。”她笑着捏了捏他的脸,“等赚了钱,你给我买个大的,比这个粗三倍的。”
赵阳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喉咙像是被什么哽住,半晌说不出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一滴一滴落在林晓冉的发顶。他声音颤抖着,记是心疼与愧疚:“傻丫头,你为我付出太多了,”林晓冉也红了眼眶,泪水浸湿了赵阳的衣衫,她紧紧回抱住他,带着哭腔说:“只要咱们的店能好起来,这都不算啥。”
设备的事,林晓冉托了以前的护士长。护士长知道他们创业不易,帮着联系了家要搬迁的社区诊所,以半价买下了两套诊疗床、一台血压计和一批消毒用品。拉设备那天,赵阳雇了辆小货车,林晓冉坐在副驾驶,看着那些旧却干净的器械,眼里闪着光:“你看,它们还能接着发光发热呢。”
“就像咱们一样。”赵阳接了句,说完自已先笑了。
诊所的名字,他们商量了很久。林晓冉说叫“康健”,跟她以前待的诊所通名,图个吉利;赵阳说叫“晓阳”,把她的“晓”和他的“阳”嵌进去,像他们俩拧成的一股绳。
“就叫‘晓阳健康驿站’。”林晓冉拍板,“既有你的太阳,也有我的冉冉,多好。”
招牌挂上去那天,阳光正好。红底白字的牌子在风里轻轻晃,赵阳和林晓冉站在底下,仰着头看,看了半天,忽然就笑了。
“好像有点像回事了。”赵阳挠挠头,手心全是汗。
“是像回事了。”林晓冉握住他的手,指尖的温度烫得他心里发颤。
路过的老太太凑过来问:“这是开啥的呀?”
“健康驿站,能测血压、看小病,还有新鲜蔬菜卖!”赵阳的声音洪亮,带着股掩不住的自豪。
老太太笑着说:“好啊好啊,以后看病方便了!”
看着老太太走远的背影,林晓冉忽然靠在赵阳肩上:“有点紧张。”
“我也是。”他低头看她,“但更多的是高兴。”
是啊,高兴。那些刷墙的夜晚,那些淋雨的傍晚,那些为了省钱啃馒头的日子,此刻都化作了招牌上的光,亮得让人想落泪。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办证、招人、运营无数个难关等着,但只要想到身边有彼此,想到那些为了对方甘愿付出的瞬间,就觉得浑身都是劲。
傍晚收工时,赵阳牵着林晓冉的手往回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交缠的藤蔓。路过菜市场时,王大姐探出头喊:“小赵,啥时侯开业?姐给你送个大花篮!”
“下周六!一定来啊!”赵阳笑着应,声音里的雀跃藏都藏不住。
林晓冉看着他眼里的光,忽然觉得,他们的爱情,就像这间刚起步的小驿站,没有华丽的装饰,却有着最踏实的根基——是他甘愿卖掉老伙计的决心,是她默默当掉项链的勇气,是两个人在尘埃里互相搀扶的温暖,在岁月里慢慢酿成了蜜,甜得能撑过所有风雨。
开业前一天,他们在铺子里待到很晚。林晓冉在整理药品,赵阳在擦玻璃,月光从新装上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他们身上,像撒了层银粉。
“明天会好的,对吧?”林晓冉忽然问,声音轻轻的。
赵阳放下抹布,走到她面前,认真地点头:“一定会。”
他伸手关掉灯,黑暗里,只有窗外的月光和彼此的呼吸声。他们紧紧抱着,像抱住了全世界。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他们的“晓阳健康驿站”也会迎着晨光,开始新的故事——故事里有烟火气,有白大褂,有两个年轻人用爱和勇气,一点点筑起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