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胜,诸位将士,居功至伟!”
夜君离的声音,洪亮而有力。
“凡参战将士,官升三级,赏银百两!”
“阵亡将士追封英烈,其家人由朝廷供养终身,其子嗣可入国子监读书!”
此言一出,底下的武将们无不激动得热泪盈眶。
如此丰厚的封赏,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尤其是对阵亡将士的抚恤,更是给了所有士兵一个天大的保障。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皇后娘娘出的主意,是大爱。
是她提出的“军功授爵”和“烈士抚恤”制度。
一时间,所有武将看向洛郁禾的目光都充满了感激和崇敬。
“张敬!”
“臣在!”兵部尚书张敬出列。
“你指挥有方,调度得力,朕封你为‘安北侯’,食邑三千户!”
“谢陛下!谢娘娘!”张敬激动得老脸通红,重重叩首。
夜君离又一一点名,将那些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将领,一一封赏。
封侯拜将,赏赐无数。
整个朝堂,皆大欢喜。
封赏完武将,夜君离的目光又落在了那些文臣身上。
“此次出征,后方安稳,国库充裕,政令通达,亦是诸位爱卿之功。”
他看向洛郁禾。
“尤其是皇后,总揽后方,推行新政,为大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钱粮和军械,当为首功。”
洛郁禾只是淡淡一笑,没有说话。
对她而言这些都是虚名,远不如国库里那些闪闪发光的金银来得实在。
朝堂之上的气氛,一片祥和。
北狄的外患已除,朝内的反对势力也被彻底收服。
大燕有皇后娘娘和皇上,大燕的盛世就要来临了。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和谐。
“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须发皆白身穿国公朝服的老者缓缓走了出来。
是镇国公,风擎。
风家乃是大燕的开国功臣,三代忠良,手握重兵,镇守着大燕南方的门户,威望极高。
风擎本人更是先帝的肱股之臣,为人刚正不阿,在朝中德高望重。
他既不属于张承安的守旧派,也不是新皇的亲信,算是一个中立的却极有分量的存在。
夜君离见到他出列,眉头微不可察地一挑,但还是温和地说道:“风爱卿有何事启奏?”
风擎先是对着夜君离和洛郁禾行了一礼,然后朗声说道:
“启禀陛下,娘娘。”
“如今北狄已平,四海安靖,实乃我大燕之幸。”
“陛下与娘娘情深意重,更是天下楷模。”
“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些事情乃是先帝遗命,关乎皇家颜面也关乎朝局安稳,不可不察。”
他的话说得有些云里雾里,让许多人都摸不着头脑。
洛郁禾也微微蹙眉,不知道这老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夜君离的心却猛地沉了一下,他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什么。
果然,风擎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预感。
“先帝在世时,曾为陛下与臣的孙女安乐郡主风嬅定下婚约。”
“如今陛下已登大宝,自当广纳后宫,开枝散叶,以固国本。”
“臣恳请陛下遵循先帝遗命,将安乐郡主风嬅纳入后宫,册封为妃,以全君臣之义,以安风家之心!”
话音落下,整个太和殿瞬间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