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突击测试后,谣言淡了些,但苏倩没罢休。
她开始在社交平台发
“意难平”
的小作文,
配图是自己熬夜学习的照片,
文案写:“努力好像永远比不过捷径,或许有些人生来就有好运吧。”
下面立刻有不明真相的网友附和:
“校花别难过,肯定是有人耍了手段!”
“心疼倩倩,明明那么努力!”
弹幕提示我:【苏倩她妈在托关系找媒体,想给学校施压,取消你的竞赛资格!】
我皱了皱眉。造谣到校外,这是想毁了我的保送名额?
刚好这时,竞赛辅导老师找我谈话:
“林薇,下周有个省电视台的采访,拍高三学子备战竞赛的日常,学校推荐了你。你准备一下?”
我眼睛一亮,机会来了。
采访当天,摄像机跟着我拍了一上午。
镜头里,我在图书馆刷题,在实验室做物理模型,
连课间十分钟都在给同学讲题。
当记者问我:
“有同学说你成绩突飞猛进是因为经常生病,你怎么看?”
我笑了笑,指着桌上的错题本:
“这是我高三以来的第五本错题本,每道题都有三种解法。那边的草稿纸堆了快一米高,上面全是演算过程。如果生病是一件好事,那我希望大家都有这种‘好事’。”
记者又问:
“听说有人质疑你竞赛资格?”
“学校有监控,每次测试的答卷都存档,我的所有学习记录都能查到。”
我看向镜头,语气坦然,
“我相信公平,也不怕查。倒是那些只靠嘴说别人走捷径的人,不如把时间花在刷题上。”
采访播出后,评论区炸了:
“这才是真学霸吧?错题本堆成山,换我我也能考第一!”
“对比之前苏倩发的熬夜照,人家林薇是真在学啊!”
“之前造谣的人出来道歉!”
苏倩的社交平台评论区彻底翻车,有人扒出她直播吃辣椒住院的事,连带之前的
“健康系统”
疑云也被旧事重提,虽然没人信系统,但都觉得她在偷偷给我使坏。
她删了小作文,关了评论区,彻底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