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淮疆不让苏砚冬坐着轮椅出门是有原因的。
从前他就发觉,世系中有一股势力一直隐隐护着苏砚冬。
连合作刺杀苏砚冬,都被那股势力提前透露给苏党了。
世家的势力总和是极为可怕的,而万平帝的上一任皇帝又因着手段不足,让大虞走向君弱臣强士绅横行,也就导致世家势力到了恐怖的地步。
比如万平帝,差点被高鳌拜给换掉。
面对这样的强大势力,苏砚冬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更何况还有那时候的自己,帮着“千夫”指“奸臣”。
现在他就知道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首辅苏砚冬,以布衣之身,怀济世之心,入朝堂则澄清吏治,抚万民则力解倒垦。
因奸佞构陷,致栋梁蒙尘,宵小得意,朕心实有愧。
今查得杨党结党营私、构陷忠良之罪,已尽数伏法;世家勾结外戚、阻挠新政之弊,亦严惩不贷。
望苏卿回往朝堂,共商国是,莫负苍生,莫负朕望。钦此——」
景和帝早就想发这桩旨意了,只是有朝堂的平衡压着,他的私心被压抑极深。
可高鳌拜回来坐镇世系之后,昔日的手下败将杨党瑟瑟发抖,杨党和世系各打五十大板,朝堂反而更稳定了。
景和帝知道,高鳌拜回来,或许朝堂又会陷入世家和大臣的桎梏,可是不管景和帝允不允许,高鳌拜都已经回来了。
留给这个新帝的选择,似乎只有接受。
景和帝深恨现在的无力感。
高鳌拜一回来,景和帝就发了这条旨意,姬淮疆也能看明白什么意思。
“不许告诉阿冬,所有人都闭嘴。”
姬淮疆怕这是个陷阱,要是想要找自己的亲儿子早就找了,现在快死了才来算什么回事。
“陛下!”
“高鳌拜此举不轨啊!”
顾晏清来劝谏了,倒不是因为景和帝赦免苏砚冬,而是这道命令不能在此时发出。
更像是高鳌拜为了找回自己的儿子,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全天下倒要看他高鳌拜的命令了。
“朕知。”
若是他是太子,有着徐家作为后盾,那也好。
若是他是八皇子,有着杨党作为后盾,那也不错。
可他是四皇子景珩,从万平帝时期就是个孤臣、纯臣!
又该怎么才能越过朝堂的桎梏而为所欲为呢?
比起姬淮疆,景和帝身上的枷锁更重一点。
“发出这道命令,那人不一定会来,甚至会怀疑是不是杨党的陷阱。”
顾晏清看得更清楚,这样会把苏砚冬逼得更深的。
“所以朕明日准备,让高公回朝。”
让高鳌拜回朝,会是引狼入室吗?
景和帝也看得很清楚,只要苏砚冬在,那么如同前朝万平帝被高鳌拜挟持、混乱不堪的大虞就不会再出现!
况且景和帝握着手上的兵符,苏砚冬在高鳌拜以及高家的分量,远比他想象的更重
若是杨党没有苏砚冬的踪迹,世系也没有抓到苏砚冬,那么苏砚冬会在何处呢?
发现苏砚冬只是时间问题,全城戒严的话,是不会有人能够出去的。
淮疆卿心机还挺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