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陛下!不好了!八百里加急!秦王秦王在封地再次举兵谋反了!叛军势大,已连下三城,正朝京城方向扑来!”
郑遂直接被气笑了。
不想这秦王动作如此之快,消息只怕也是灵通的很呢!
徐敬意刚刚出事,他就反了,这是打量着自己手边没人了吗?
只是不知,这消息,到底是秦王自己得知,还是
韩王那边故意走漏的风声!
郑遂霍然起身,脸上恰到好处地掠过一丝“惊怒”:“什么?!逆贼安敢如此!”
几乎就在王喜话音落下的同时,殿外又传来通报声。
几名身着绯袍、神色各异的大臣匆匆而来。
正是徐敬意在朝中的核心党羽。
看样子,有的人坐不住了。
“宣!”
郑遂倒是也好奇他们会怎么说,干脆大手一挥,沉声道。
随后转过身,给了一个眼神,示意徐妍。
徐妍反应极快,立刻闪身躲入厚重的帷幕之后,屏息凝听。
以兵部尚书赵启为首的等人疾步入内,连行礼都显得仓促。
赵启率先开口:“陛下!秦王复叛,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今社稷危殆,请陛下速速定夺,调兵平叛!”
身旁一位也紧接着附和:“尚书大人所言极是!秦王来势汹汹,必须尽快集结重兵,将其扼杀于京城之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郑遂眉头紧锁,目光扫过众人。
“调兵?调哪里的兵?京营拱卫京师,轻易不可动。徐相所部精锐尚在荆州、云州一线,远水难救近火。其余各地卫所,仓促间能调集多少?又需多少时日?”
他抛出问题,目光锐利地盯向赵启身后的户部尚书。
“刘爱卿,你是户部尚书,钱粮调度最是清楚。眼下仓促间能调集多少粮饷?可支应多少兵马?”
刘尚书脸上立刻显出“为难”之色,支吾道:“回陛下,前次平叛耗费巨大,且国库国库实在空虚。且秋粮未收,各处赋税尚未解送,仓促间恐难以为继大军长途征伐”
“那依诸位爱卿之见,该当如何?”郑遂的声音沉了下去,面上一派忧虑之色。
殿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几个大臣眼神飞快地交换着。
他们当然知道徐敬意的嫡系兵马在哪里,也心知肚明此刻最快捷、最有战斗力的平叛力量,就是将徐敬意留在荆州、云州一带,由其心腹将领统率的那几支部队派出去。
且按照“常理”,他们此刻确实应该立刻奏请陛下急召徐相回京主持大局,并调动其麾下精锐北上平叛。
这本是他们为徐敬意和自己争取更大功劳和话语权的绝佳机会。
然而此刻没有一个人提到徐敬意。
最终,赵启像是下了某种决心,上前一步。
“陛下!事急从权!臣等思虑再三,京营确实不可轻动,徐相部属调动亦需时日。眼下唯一能快速形成战力,且无需长途跋涉、耗费巨大钱粮的,唯有唯有先帝秘密组建,用以拱卫皇室的那一支潜龙禁军了!”
“禁军?”郑遂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愕和。
“先帝确有组建过这样一支禁军,可朕也听说他们只听从虎符调遣,不听皇命。且朕虽为天子,亦不知那支部队的所在之处,又该去哪里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