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针针密密扎前夫 > 第78章

第78章
陈杏儿记下一笔账,七叔公早年也是读过书的,懂得她笔下的东西。
她这几日屡屡在县城,尤其是绣楼跟前,遇到李村长家的小辈,无非是扯些东家长西家短的。
他们倒是告知,李耕医治及时,烧已经退了,伤好点后,他去衙门要回了三十两银子。
而后,陈家拿到银子,村里也准备开始拆旧祠堂了。
不过,陈杏儿知道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试探她什么时候再去村里。
她却不着急,待碰了四五回面后,才像是走街串巷一般,拎着一壶酒悠闲地来到村长家里。
…就不能再便宜些
七叔公等了好些日,算是被她磨得没了脾气,更别提用长辈的身份拿捏她了。
陈杏儿笑了笑,李村长,我找的都是最简单的料子,又好在是入秋,不必做得厚实。
意思便是,已经算的最实惠了。
可依你的主意,布匹都由村里出面买回来,你只是做缝制。
是,这上面只算了手工钱。
…你要得也太多了。
陈杏儿笑了笑,一家店有一家店的档次,吉祥绣楼在县城开得名气大,常能接到高价绣单,价码到了那个位置,因而简单绣件也比寻常店铺高些。
但这又不是强买强卖。
我们也是名声在外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咱们村几十年没修过祠堂,祭礼可不得隆重些,再说,给祖宗的东西用最好的都不为过。
七叔公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关键还是,大钱不用他们出。
其实您想花得少些,也不是不行。
哦七叔公眼睛一亮。
要说祭祀行礼之时,大家站的位置也不同,像村长和各位族老,位列最前,需要穿好的,靠后面的人稍次,孩子可以不用太讲究。
有个办法,绣楼缝制村长和族老的祭服,用一些上好的料子,绣楼做,其他人按以前的规矩,村里自己做,也能省不少银子。
七叔公靠在竹椅上,微阖着眼睛慢慢思索。
可旁边已有声音做了反对。
这…不大好吧。
李金,你是啥意思
村长和族老用的料子好些,这是应该的,但村里人的手艺跟绣楼不能比,衣裳做出来好赖一眼就能看出来。
杏娘不是也说,咱好不容易把祠堂修了,要办就办彻底,好一半坏一半像什么样子,那些外姓的指不定咋笑话呢。
又有人提道:还有,谁家没个几件丧衣,要是让大家自己做,有人拿了银子不想买,或者拿到布留着以后用,只拿旧的丧衣改改了。
如果规划起来不统一,接下来一定处处有矛盾。
说到底,对于讲究场面的人来说,这就是个难得的机会。
陈杏儿微笑不语,只看向村长,最后还需他来拿主意。
七叔公仍尝试着问她:我们要是全做,真不能再少点银子了
就是啊,杏娘,咱们都是一个村的,好歹那么多年交情呢,你就给便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