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针针密密扎前夫 > 第60章

第60章
案发报回县衙,赵江很快便带人前去,可查了半天也没找到贼人,只得先将伤员带回浔安。
他当夜来到绣楼,同样告知陈杏儿此事。
李耕本取回三十两银子,都被抢了,如今不能还上赔偿…你这边,可有影响
原来他担心两边一时还不上银子,陈杏儿又在跟前,怕绣楼会为难她。
…如今还好,赵大哥不必担心。对于他的关照,陈杏儿倒也发自内心感谢。
不过,已经查到一些线索,抢劫之人恐怕就在浔安。
陈杏儿略微惊讶,为何
驿站没有行径可疑的住客,说明贼人并未留宿,但附近没有烧火的迹象,想来他只途经驿站便离去。
但他们在相反的方向,也没有发现可疑之人,而另一边,只有浔安县。
衙门已派人把守城门,若他出城必然能找到。
但怕就怕…
赵江担心,若那人就住在本地,查起来无疑是大海捞针。
不过,陈杏儿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三十两
石头从钱庄打听到的,也是这个数目。
但陈杏儿更相信那张字条,收买钱庄的人不是难事,李耕也不会甘愿和衙门交底。
她觉得好笑。
三十两,李耕撒谎之前绝对想不到突逢遭变。
现在好了,他打算坚持自己只有三十两呢,还是老老实实承认
否则若衙门追回银两,又该给他多少
门外出现石头的身影,他见有赵江在,便等在了外面。
赵大哥,还有旁的事吗
赵江愣了愣,察觉到陈杏儿有送客之意,可这个时辰,绣楼早已关门了不是。
他本是打算和她谈谈,劝说一二。
这两日他渐渐琢磨过来,陈杏儿对丈夫的恨意,绝不是自牢狱受伤才有,然而过去在他面前表现出来的,都是对丈夫的担忧。
说明她一早便有筹谋。
带王李氏上堂告官,助他筹集军饷,提供李耕和蒋家来往的消息…
种种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和离。
想到此,赵江便有些担心,陈杏儿恨意之深,仅是和离就能让她满意吗
还有李家人,他们上蹿下跳的招惹,是否还会激起她的仇恨。
若只是报复一个寻常之人,出于同情她前半生的遭遇,赵江甚至愿意帮上一把。
可如今李耕尚有用处,更不能轻易死掉。
但就凭和离那日,她在堂上的威胁之举,赵江怀疑她是否在意这些大局。
你这会儿有事他试探道。
陈杏儿眼下的心思不在他身上,也不欲探究他旁的目的,只想赶紧送客。
这两日做了不少绣单,一闲下来,倒觉得有些乏了。
…既如此,改日我再来叨扰。赵江眼底微闪,告辞离去。
而就在他走出绣楼后,对身边的衙役说道:
这几日盯着吉祥绣楼,尤其是陈娘子。
…赵头那衙役有些疑惑。
赵江摇了摇头,他只是隐隐有种感觉,陈杏儿的计划并未随着和离而结束。
另一边,石头叙述了夜晚所见。
真是那典当铺的黄掌柜,酉时末出现在信上的位置。
是你见到的人吗
石头十分确定,看背影就很像了,还有他的鞋,就是我见到的那双没错。
陈杏儿微微一笑。
真是神了,娘子,你是怎么知道,那贼人就是黄掌柜
奇怪呢,没听说当铺最近经营出了问题,黄万田怎么做起抢劫的生意了。兰草进了屋,还特意把门给关上。
陈杏儿不曾解释石头的疑问,她和李玉兰的交谈没必要说得清楚。
其实黄万田和杨掌柜差不多,都是给别人打理生意。
是吗,典当铺不是他开的呀。
它的主家,应该是城郊的张员外。
这还是听陈林说的,称和陈杏儿的绣楼一样,只不过背后的主家,不似秦府一般家大业大。
你还记得那日李玉兰来,要我给她四两银子。她问兰草。
兰草连连点头,现在想起还是气不过,都是胡扯,她诚心骗你一笔,你却真的应了。
呵呵,陈杏儿笑了,放心,她找不到我身上。
但我了解她,她若撒谎故意算计,绝不是那副模样。
可一个典当铺的账房…
是了,陈林本不该有四两的工钱。
其实那会儿她就上了心,陈林拿回去的四两银子,必然有问题。
联想此前种种场景,她发现,如果单看陈林,似乎他每回遇到官差都十分紧张。
可若是因为骗王李氏一事,他不是更应该怕王李氏么。
而陈林只是个伙计,只他一人要在账本上做手脚,不可能逃过掌柜的眼睛。
那么很有可能,他只是底下办事的。
她故意告诉李玉兰,李耕手里有银子,她势必想拿欠条去讨。
可李家人什么秉性,他们岂会认这种东西
且欠条上写明一句,证明人乃是李家妇陈杏儿,若李耕有心,完全能以陈氏不再是李家妇为由,让这欠条作废。
陈林必然能想到这一点。
但陈杏儿笃定,陈林与其同谋不会放弃这只肥鸭子,而李耕隐瞒实情出城,官差很难查到他们身上。
他们也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的一举一动皆在计算之内。
下响,有人给当铺的黄掌柜送去一封信,而至酉时末,黄掌柜便只身出现在信中提到的地方。
他可会查到你
石头摇了摇头,娘子放心。
黄掌柜到了地方,却没有人来,只找到挂在树上的另一封信。
信中也只有一句话:
明日酉时,携五两埋于树下。
陈杏儿又提笔写下另一封信。
五日后去城郊,把信送到张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