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老石打了电话,随后厂区的那些工人们,蜂拥都进了大巴车里。
机械臂的安装调试工作,老石并没有参与;当然了,技术方面的东西,他也不懂。
等厂里的老工人,彻底坐上大巴车,离开我们这儿以后,我便让老石,召集所有员工,到车间开会。
如今海特公司的车间,早已不同往日了;五个厂房,五台机械臂;按照工序的不同,机械臂生产的配件种类也不同。
除去行政人员外,厂里的新老工人加起来,刚好159位。
望着他们跃跃欲试的面孔,开始跟他们讲话;而讲话的内容,无外乎还是关于生产的。
我给他们实行的是“三人一岗、一帮两带”。一帮,就是两个新员工之间,相互帮助;两带,就是一个老员工为组长,带两个新员工;而这三个人,负责一个岗位。
然后三个组长,由一个线长管理;三个线长,由车间主任负责;一个厂房三个车间主任,由厂长进行管理。
这样的工作职位划分,简洁高效、便于管理,而且信息传达精准快速。凤凰集团用的就是这套生产管理模式,也是我这几年下来,摸索出来的经验。
将职位与岗位划分完毕之后,我便举起手里的大喇叭问:“还有没听明白的吗?”
“明白!”所有人顿时齐声喊道。
“好,既然明白,那就上岗开工!还是那句话,安全第一!”望着他们,我雄心勃勃地下达了生产命令。
紧跟着,所有工作人员,目标明确地开始上岗;因为组长是老员工,所以对机器也比较熟悉;组长就一边开机,一边给两位新成员,讲解工作要领,示范机器操作。
本来乌泱泱、人挤人的工厂,被我人员精简以后,现在一眼望去,显得格外开阔;而之前满是噪音的机器,因为有机械臂的加入,我淘汰了一大部分赘余机器后,整个厂房都显得清幽了许多。
眼前的不远处,一批批地原料开始进入机器,一组一组的人员开始忙碌;到了电路板打印、裁切、焊接流程,原本一个环节,要花费十几分钟,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由机械臂接管,三个流程,5分钟搞定,一旁的老石,直接都看愣了!
“赵…赵…赵总,这…这…这就好了?曾经在这些环节上,我们可要几十个员工,来进行协同操作的;现在,三个人站在机械臂的操作台前,就完成了?”
“涨见识了吧?!老石,蜂巢系统在我眼里,就是个屁!它比咱们自己国产的凤凰系统,差远了!”抬起手,我我比骄傲地,拍着老石的肩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