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你在奈何桥等我
暮荷被带到了沈昀面前。
她的伤口都被上好了药。
只是脸色有些苍白。
他静静地看着白英,良久,终于艰涩开口。
她死前,可有什么话留给我
暮荷摇头,她眼中泪光闪动:小姐死的那天,正是除夕,那日您在为贵妃点燃漫天烟花,小姐支我出去,她说,她想吃饺子。
我好不容易端来了饺子,回来只见大火几乎烧破了天空。
那本手札,小姐嘱咐我要毁掉,可我没有。
暮荷呜咽:她死时,必定绝望到了极致。
那倒也不是。
毕竟,我还有最后一件事没做完。
我只是因为太冷,想要生火,却没有力气,让火燎了被褥。
最后活活烧死在火海里。
我是真的想吃那碗饺子的。
我叹了口气。
沈昀又咳起来,好一会儿才顺了气息:我猜到了她有难言之隐,也生气她为何不能信任我。
彼时,我身边危机四起,光我拦截的刺杀便有五六次,我以为,将她贬到冷宫,又表露出对她恨之入骨的模样,就能保护她。
他眼中星星点点,仿佛是月光:我不愿相信她死了。
原来是这样啊。
我俯下身,虚无的影子拢住他低垂的头颅。
我拿鼻尖蹭了蹭他的。
我不怪你的。
我们像两个傻瓜,都在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对彼此好。
可偏偏阴差阳错。
我死的时候,也没有很绝望。
那样明亮而耀眼的火光,我觉得很温暖,就像很久很久以前。
春日尚好,我们隔墙而坐。
暖洋洋的日光晒在了额头上。
让人恍惚以为,那便是永远了。
可沈昀听不到我的自白。
从前在冷宫里被人辱骂唾弃的时候,沈昀的背脊依然挺直如松竹。
可此时。
他却佝偻着背,双眼掩面,从喉咙里挤出了断断续续的低泣。
就像被逼至绝境的困兽无力又绝望的嚎叫。
暮荷眼中快意和悲凉交替,可蓦地,她转过了头。
脸颊上有晶莹滑过。
她喃喃道:小姐,你看到了吗
并没有多少时间留给沈昀悲恸。
清河王反了。
他举着诛伪帝,正皇室的旗帜笼络心有不轨的世家,浩浩荡荡而来,一路南下,直逼皇城。
可还未到皇城,却在临霞关被拦下了。
李家十万兵将早已守在城关,将清河王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场谋反,就此落幕。
据说清河王被押至囚车之时,还口口声声说着,李舜华出尔反尔,罪该万死。
等送信的将士快马加鞭,三日赶回了皇城。
将此消息送到沈昀面前。
沈昀听了,默然不语。
当夜传唤来了李川白和史官。
她留下的手札,也说她要谋反,朕原以为是她恨朕,可原来,她即便是死了,都要替朕谋划。
李川白也显然动容了:皇后是为了借谋反诱出对陛下心怀不满之人,再借此一网打尽。
是了。
这便是我想做的最后一件事。
原本该在我活着的时候,也能诱出更多的人。
不过如今也够了。
足够给沈昀肃清朝堂的借口。
沈昀扶着额头,良久。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史官:李舜华生平种种,你也大致清楚了,你如实写吧。
史官不可置信:可陛下身世......
沈昀道:朕不想看着她死后亦被后人误解。
李川白上前:可陛下,您可知臣为何将先帝遗诏呈上,又为何还皇后清白
陛下是个好皇帝,能还天下海清河晏。
臣猜想,这也是皇后为您赴汤蹈火的原因之一。
若将此事宣告于天下,民间必定议论四起,绝不利于民生稳定啊,陛下。
对。
最终让我坚持下去的理由,也是沈昀夜夜俯案批折的身影,也是他不惜得罪世家,也要推广利民之策的决然。
他是个好皇帝。
沈昀沉默了许久,命二人退下。
他摩挲着手里的桃花簪,落下轻轻一吻:舜华,你在奈何桥再等等我。
可我的心愿已了。
身心逐渐化作了点点萤火,四散在了清凉夜风中。
沈昀,再见了。
后记
沈昀死于三十五岁,一生勤政为民,在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百姓和乐。只是这位帝王,后宫冷清,也未曾有子嗣。
死前,陪葬物仅有一卷手札。
王朝更迭,旧朝换新朝,有贼夜盗皇陵,手札大白于天下。
民间哗然。
新朝史官新修史书,为李舜华立传,并评价其为巾帼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