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最令人惊叹的是其镶嵌工艺,在黄铜胎体上以金丝掐出极致精美的缠枝莲纹轮廓,再点填明快翠蓝、茄紫、明黄、鲜红等珐琅彩釉,如今虽剥落褪色严重,但那残留的华彩和独特的簋式造型,依稀可见昔年宫廷御制的辉煌气度。
其难点在于:
材质复杂、结构损毁。
此外,珐琅失色,历经数百年,原珐琅釉层光鲜不再,部分已褪色发乌、甚至粉化剥落,补色需达到做旧如旧的境界,既要恢复其昔日神韵,又不能显得突兀虚假。
无人敢轻易触碰这件残缺的美神。
太危险了。
如若误触后让其形态再败,承担的代价可是相当大的。
林晚意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这件残炉,最终却落在它旁边一件几乎无人问津的残器上——一尊北宋越窑青瓷三足乳钉纹小香炉。
它只有巴掌大小,腹径不过十公分,器壁薄如蛋壳,釉色应为千峰翠色,如今却因火劫而通体乌黑、布满烟炱和土沁。
炉身有数道不规则裂纹,其中一道贯穿炉身并导致一块小拇指甲盖大小的微雕乳钉脱落,仅余一点粘连,摇摇欲坠。
一只炉足断裂缺失。
它静静躺在那件珐琅炉旁,如同蒙尘的乞儿之于盛装的贵族。
选这件越窑小炉
一个略带戏谑的声音响起。
正是协会内与孙慧芸关系匪浅的理事梁世豪,他素来看林晚意母子不顺眼。
林夫人,虽然修复无贵贱之分,但众目睽睽之下,选这么件不起眼的小玩意,会不会显得敷衍了事况且这炉伤在筋骨,釉面碳化污损严重,那脱落的乳钉更涉及微雕绝技,修复难比登天,远不如那珐琅炉视觉冲击力强啊。
此言一出,不少目光汇聚过来。
有人附和梁世豪,觉得林晚意避重就轻;也有人皱眉,觉得以器取物有失偏颇;更有人纯粹好奇这位顾家主母是否真有本事。
但在场也有懂行之人,知晓想要修复这件小炉,难度分明更高。
对于言语攻击,林晚意并未动怒,只对身旁一名负责协助的协会学徒温言道:麻烦取温水、软布、白棉手套、牙科专用细毛刷、PH试纸......再准备一台高倍体式电子显微镜,两柄最细小的眼科手术镊、石英粉备用。
她的指令精准清晰,丝毫不乱。
众人都是一愣,这套工具和材料前所未闻。
尤其要求电子显微镜
这是修复古董还是做科研
梁世豪更是嗤笑:故弄玄虚!修复古物要的是手上功夫和眼力,显微镜林夫人难道想用高科技仪器把碎片粘起来
几个孙慧芸一派的人也跟着哄笑。
林晚意恍若未闻,戴上手套,拿起那尊灰黑丑陋的越窑小炉。
她先用温水浸润的极软布极其轻柔地拂去炉身表层的浮灰和部分松散碳化层,动作之轻柔仿佛擦拭婴儿皮肤。
接着,她用牙科细毛刷沾取超纯蒸馏水,在显微镜观察下,小心翼翼地对准炉身裂纹处、尤其是脱落乳钉周围,一点点剔刷掉深入纹理的顽固烟炱、干涸淤泥!
整个过程极其漫长,每一毫米的移动都需要消耗巨大的精神力。
周围的嗡嗡议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被她那种专注到近乎禅定的气场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