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楚理事问我证据
那我便说与你听!
其一,青料发色‘亮’得太假。这所谓的‘苏料宝石蓝’,色泽太过鲜艳浮夸,缺乏岁月沉淀的浑厚感与内敛宝光,那是用特殊化学染料外加后期做旧强光照射出来的效果!真品苏麻离青蓝中带紫,聚釉处深如青金石,散晕处飘逸深邃,岂是这等浮艳俗蓝可比!
不是玩笑。
她生来就有独特的鉴宝天赋。
古今独一档。
只是前世不屑于鉴宝和修复二技,却不代表她不善此道。
她伸出手指,隔着寸许距离虚点瓶腹一处密集的莲花花心:其二,气泡之‘死’太过刻意!诸位请看,这花心深处釉下气泡细小且分布极其均匀,如同人工筛出来的芝麻!毫无自然流散的灵动感和大小错落的变化!这是现代煤气窑精密控温的结果!明官窑龙窑柴烧,温度变化,气泡大小、疏密、聚散,天然成趣,绝无此等呆滞死板之相!
其三,胎质之滑露了马脚!
她目光瞬间锁定瓶底露胎处那看似完美的糯米胎,宣德瓷胎虽细,但因其含铁质稍多,常带有少量细小铁锈斑点或细小黑色杂质,这是天然的胎土特征!此胎看似洁白如糯米,实则打磨过于光滑细腻,没有半点天然杂质存在的‘瑕疵’!如此一尘不染,反倒显得欲盖弥彰,是现代高精研磨陶土的技术表现!你们看——
她忽然指向梅瓶底部靠近圈足、一处极难察觉的的黏着褐色痕迹:
这分明是仿古作坊常用的‘茶沫做旧法’残留!他们用浓茶汁浸染此处模仿‘土沁’或‘火石红’脱落,却用力过猛,留下了茶渍板结的污点!用十倍放大镜一看,便可现形!
林晚意语速极快,字字清晰如刀,精准地刺向梅瓶的致命伤。
她每指出一点,便有几位真正懂行的老先生或资深藏家脸色大变,急忙凑近查看!
越看,他们额头冷汗越多!
其四,底款之‘硬’显人为!
林晚意最后一击,直指瓶底那漂亮的双圈六字款识。
宣德楷书款,笔道转折虽有力,却有筋骨内含的圆润感和因手工刻划而产生的自然毛刺感!此款字迹......笔画过于均匀、转折过于硬挺锋利、边缘过于光滑。更像是激光精雕机出来的刻板复刻品。你们看那个德字,右边心上那一小横,笔势生硬呆板,毫无真品那种含蓄的回锋和顿挫感。这便是冷冰冰的机器模仿不了的神韵!
综此四点:青料浮艳造假,气泡呆滞为假,胎质‘完美’反假,底款刻板必假!此瓶堪称现代高仿技艺的集大成者,工于形而失于神!其目的,便是用这巨大的器型、惊艳的外表,麻痹鉴定者的直觉,掩盖其微观处的致命破绽。
行里人称之为‘一眼假,二眼惊,三眼毁终身’的杀猪盘!
要命咯。
死寂!
整个枕溪园只剩下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无数双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台上那个一身素衣、言辞却如惊雷的女子。
顾砚辞看着母亲在众人的质疑风暴中心,如同定海神针般屹立,条理清晰、证据确凿地逐层剥开一件国宝的画皮。
那份洞若观火、直指本质的犀利眼光,那份渊博到匪夷所思的知识储备......这哪里还是他印象中那个柔弱无知的母亲
这分明是深藏不露、一朝露峥嵘的鉴宝宗师!
楚文轩脸色煞白如纸,嘴唇哆嗦着,指着林晚意:你......你血口喷人!这是污蔑!你这是嫉妒!你......
污蔑
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