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报社以前是不打广告的,只是靠发行赚钱。
苏江黎怎么可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反正早晚都有的事,不如让她早点啃螃蟹钳子。
于是她费了一番口舌,说动了杨主编和报社策划主任,最后同意了报纸上打广告,以及刊登征婚广告,笔友交际之类小版块。
任何时代都不缺聪明人,报社前脚有了这业务,后脚就有商人闻着味儿来了。
杨主编乐呵呵的想,今年不但能把印刷厂的欠款都给结了,说不定还能过个大肥年。
这事儿,关注经济动向的蔡局长,自然不会错过。
那都是小事儿,就是我没提建议,杨主编和赵主任也是早晚会安排的!
苏江黎半点不居功,让蔡局长刮目相看,这个年纪,能有如此沉稳,属实不错了。
说吧,你这也算是大忙人了,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不能是来跟我聊天的吧!
苏江黎云淡风轻的笑了笑:蔡局,我可听说,最近大和国要来跟咱们合作,推动双边经济贸易。
咱与倭奴之仇不共戴天,虽说现在为求发展,不得不合作,但如此泯灭人性德行丧失的国家,咱即便要合作,也不得不妨。
鄙人不才,略懂大和谈判要领
,总结了点东西,希望能替咱榆洲百姓尽绵薄之力!
她说着,从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恭恭敬敬递给了蔡局长。
蔡局长看她这恭敬的态度,莫名有种曹丞相遇贾文和的错觉。
他打开笔记本,眉头微微一皱,随后戴上了老花镜,连看了两页后,眉头皱得更紧了,越往后面表情越是凝重。
苏江黎像是没看见蔡局长的凝重,还拿着抹布,哼着小曲儿擦着蔡局长办公室的君子兰。
一旁的秘书小罗心想,难怪上次蔡局长对苏江黎推崇备至,说这姑娘非池中物,早晚能一飞冲天。
他当时还不以为然,现在看看,人家在蔡局长办公室,那就跟在自个儿家一样,就凭这份悠闲和镇定,还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许久,蔡局长才摘下眼镜: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总结的
苏江黎在笔记本里,总结了双方谈判可能涉及的核心技术利益比重,以及像大和国贷款的利率、结算方式等等问题。
蔡局长看完不得不感慨,这姑娘确实有才。
由于华国国力羸弱,又处于发展初期,在国际上没什么地位,以至于很多国家都想来坑一坑。
他也跟很多相关单位取经,自以为已经总结的很全面了,可看苏江黎的分析,还是觉得,他准备的那点东西,实在不值一提。
倭奴亡我之心不死啊,竟能有如此诸多的套路,这要不是苏江黎提前分析,他怕是踩在坑里,还浑然不觉,被人卖了还得替人数钱。
苏江黎点头:我听说咱要跟倭奴合作,就四处查资料,翻看了倭奴跟其他国家合作,以及米国与倭奴合作的各种案例总结出来的。
实际上,前世天天跟这些瘪犊子打交道,能不清楚对方底细么。
蔡局长也没怀疑她怎么找到这么多资料,毕竟是记者嘛。
说吧,你想让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