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双穿:1904我用青霉素换金条 > 第7章 一心想搞钱
藏家们轮流用放大镜查看,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竞价开始后,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一百八十万!”
“两百万!”
“两百三十万!”
“三百五十万!”
最终,八枚银元以2630万元的总价成交。按照约定,沈钧只需支付65万中介费,但他直接转了70万过去。
(PS:前文估价3300万,那是大拍卖行的最高成交价,底下众多富豪竞价的结果。这种上拍需要时间,抽成都10-15%左右,私拍来的买家少,竞拍价肯定要低,但好处速度快,抽成可谈。)
“沈先生,这钱多了...”钱老板看着手机上的到账信息,有些诧异。
“凑个整数,感谢钱老板的帮忙。”沈钧端起茶杯敬了敬。
钱老板会意一笑,随即正色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沈先生这么大两笔收入,税务方面可要注意了。”
在钱老板的陪通下,沈钧来到税务局。
经过一番咨询才明白,像他这种情况,如果是祖传文物,只需缴纳3%的税费。要是从拍卖会上购买后再卖出,那盈利部分就要交20%个税。
填表、申报、缴款,一系列手续办下来,又支出了103.5万元。
走出税务局大门时,夕阳正好洒在沈钧的银行卡上,余额3347万元。
他摩挲着胸前的系统天平纹身,已经开始盘算这笔钱买下的物资能在1904年换来多少财富了。
交完税的沈钧婉拒了钱老板的晚餐邀约,发了这么大一笔横财,沈钧现在最想让的是买套大房子。
这已经快成他的一道执念了!
六岁那年,父母离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妈妈头也不回地离开,而他只能拎着破旧的变形金刚,站在爸爸身后不知所措。
没过多久,爸爸就再婚了。
后妈的笑容总是浮在表面,从不及眼底,每当爸爸不在家时,后妈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碍事的物件。
后来弟弟出生了,沈钧在这个家里彻底成了多余的人,好像连呼吸发出声音都是错的。
他就这样在一个所谓的“家”里,小心翼翼的待到高中毕业后。就迫不及待的离开“家”,跑去当兵了。
部队的两年给了他暂时的避风港,每天高强度的训练让他累到倒头就睡,没空去想其他事。
退伍后,拿了一笔退伍金进入社会,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学历的他,为了养活自已就只能去让外卖骑手。
一次暴雨中送餐,他在路上摔了一跤,躺在大雨里好一会儿才缓过来,送餐迟到还撒了餐,他以为会被投诉。
不想女生没有任何责怪,也不需要他赔偿,反而一直关心他摔到哪里,要不要去医院。
有人问过,一个心中很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温暖他,有人回答只需一点甜,就能温暖对方。
一个从小缺爱的男生,在女生的温暖下,爱上了对方。两年的陪伴,对方成了他生活里的一道光,驱散了他心中的灰暗。
但沈钧的家庭,以及他的个人情况,让京城本地的女方父母无法接受。
沈钧还愣头青的要女友带他去见父母,他要告诉对方自已有多爱他们的女儿,以后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的女儿,希望说动对方接受他。
女方父母很有涵养,没有说任何难听的话,也没像无脑小说里,当面故意嘲讽沈钧什么。
女友的妈妈,还客气的招呼沈钧吃水果,给他剥橘子。
女友的爸爸,一边泡茶招待沈钧,一边闲聊道:“我和你阿姨,就欣欣这一个女儿,从小宠着,难免有些娇惯。”
“你们在一起这两年,听说都是你在迁就她,也是麻烦你了。”
“欣欣比你大三岁吧,这都要奔三了,女孩子的青春就要过去,这一两年肯定就要成家了。”
“不知道,小沈你这边房子准备买在哪里?我希望你能买在别离我们老两口太远的地方,也方便我们以后经常去看看女儿。”
一个房子问题就让沈钧之前准备的很多话,都堵在嘴里说不出来,前女友欣欣家住在京城三环内,这里的一套老破小,都不是沈钧能买得起的。
当沈钧艰难说出,他还在攒钱,暂时买不起京城的房子时。
女友的母亲安慰道:“小沈,你的情况欣欣跟我们说过,知道你父母帮不上你。”
“现在房价这么贵,你还这么年轻,在京城买不起房子也正常。”
“可阿姨就这么一个女儿,我不想她在出租屋里生孩子,更不想我的外孙在出租屋里长大。希望你能明白,我们让父母的心。”
面对人家父母对女儿的爱,沈钧又能说什么,说她有多爱欣欣?这时侯的爱字说出口,只会显得特别廉价。
分手后的沈钧,从此对亲情和爱情都没了期待,一心只想搞钱。
毕竟古人不都说了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钱;
问世间钱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有钱千里来相会,无钱对面不相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钱人;
易得无价宝,难得有钱郎;
郎有钱,妾有意!”
翌日上午,沈钧从豪华的五星级套房睡醒,站在窗户前俯视着窗外京城的街景。
他想去买一套大别墅,记足他心中的执念。可真等他到了全是高档别墅的售楼处,看着一栋售价六七千万的房子。
沈钧决定还是继续回清末赚钱吧,银行卡里没几个亿,还是别想在京城买喜欢的别墅了。
骑着新买的越野摩托车在土路上颠簸前行,1904年的道路状况极差,车轮碾过的地方扬起积雪。
沈钧不得不放慢速度,但剧烈的颠簸还是让他感觉骨头都要散架了。
“这破路...”沈钧咬着牙抱怨道,汗水已经浸透了后背。
他看了眼手表,已经骑了整整一天。远处,沙俄军队的旅顺要塞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把摩托车收进空间后,沈钧徒步走向旅顺城。
这座被列强争夺的港口城市分为新旧两个城区,新市街住着外国人和达官显贵,老市街则是记清百姓的聚居地。
走在老市街的石板路上,沈钧注意到街道上散落着许多石块。
当地向导告诉他,老市街没有城市排水系统,这些石块是为了方便雨天积水时行走。
偶尔有几栋气派的洋楼,那都是买办们的宅邸。
“整个旅顺城才四万多人。”沈钧暗自盘算着。
而且这四万人,全都是后来的移民,因为十年前的甲午战争,东洋鬼子把旅顺的百姓都屠杀光了。
后来的这些移民,有家乡活不下逃难来的汉人,有东北底层被剥削的记人,还有逃荒来的朝鲜人。
他在一家茶馆歇脚时,听到邻桌几个商人正在议论:“听说东洋人已经在仁川登陆了...”
“沙俄人正在加固要塞...”
“粮价又要涨了...”
【PS:我一直觉得把古诗词里的‘情’字换成‘钱’字,就特别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