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盛夏未尽时 > 第一章

第一章:蝉鸣里的转学生
九月的风卷着最后一丝暑气掠过教学楼,高二(3)班的后门被轻轻推开时,林砚正在笔记本上画第五片残缺的银杏叶。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叶边的锯齿歪歪扭扭,像她此刻有些纷乱的心绪。窗外的蝉鸣不知疲倦,阳光透过玻璃窗,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粉笔灰在光束里轻盈地飞舞。
班主任的声音带着粉笔灰的干燥感:这位是新转来的同学,苏晚。
女孩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站在讲台旁,额前碎发被风吹得微微颤动。她穿着和大家一样的蓝白校服,却莫名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林砚的笔尖突然顿住
——
她左手腕内侧有块浅褐色的月牙形疤痕,和去年在图书馆捡到的那枚银质书签上的纹路惊人地相似。那枚书签,她一直珍藏在《雪国》里,总觉得它承载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你就坐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吧。
班主任指向林砚旁边的空位。当苏晚拉开椅子时,林砚闻到她发间混着阳光与薄荷的味道,像某个被遗忘的夏日午后,外婆家院子里晾晒的薄荷草,带着淡淡的清香,能驱散所有的燥热与烦闷。
苏晚放下书包,轻声说了句
谢谢,然后拿出崭新的课本,小心翼翼地在扉页写上自己的名字。林砚偷偷瞥了一眼,她的字迹娟秀,像山间流淌的小溪,清澈而温柔。
接下来的几节课,林砚总是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身旁的苏晚。她听课很认真,偶尔会在笔记本上记录些什么,嘴角偶尔会泛起浅浅的笑意,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林砚心里有些好奇,这个转学生,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放学后的篮球场永远沸腾着荷尔蒙,周延川投篮的身影在夕阳里拉出长长的剪影。他是那种天生带着光的少年,球衣号码被汗水浸透,却总能精准地接住场边女生递来的水。林砚抱着作业本经过时,听见苏晚的声音穿过喧嚣:周延川,你的物理笔记借我看看
少年转身的瞬间,篮球从指尖滑落,在地上弹起的声响里,林砚看见他耳尖泛起的红。这个细节像根细针,轻轻刺破了她藏在心底两年的秘密。从高一第一次在开学典礼上见到周延川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她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从此,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追随他的身影。
周延川捡起篮球,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好啊,等我打完这局就给你。
苏晚笑着点了点头,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林砚看着这一幕,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溜溜的不是滋味。她抱着作业本,加快脚步离开了篮球场,仿佛再多待一秒,心里的秘密就会被人看穿。
回到家,林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摊开笔记本,却怎么也写不进一个字。脑海里反复出现苏晚手腕上的疤痕和周延川耳尖的红晕,还有那枚银质书签。她拿出《雪国》,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书签上,月牙形的纹路在光影中若隐若现。
第二章:图书馆的秘密
周三午后的阅读课,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给那些泛黄的书籍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特有的油墨香,安静得只能听到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林砚在旧书区第三次遇到苏晚。女孩蹲在书架前翻找着什么,校服裙摆沾了点灰尘。她的侧脸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柔和,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轻轻颤动着。
在找《雪国》吗
林砚递过藏在身后的书,上次看到你在借阅系统里查过。
其实她是特意留意了苏晚的举动,那天看到她在电脑前查询这本书的借阅情况,便想着把自己的书借给她。
苏晚接过书时指尖相触,像有微弱的电流窜过。谢谢,
她忽然笑起来,眼角有颗不明显的痣,我喜欢川端康成笔下的雪,总觉得能把所有秘密都藏起来。
林砚的心轻轻一动,原来她也喜欢《雪国》,喜欢那种纯净而又带着一丝忧伤的感觉。我也很喜欢,
林砚说,里面的文字像雪一样,细腻而温柔。
书架阴影里,林砚看见苏晚翻开的扉页上有行娟秀的字迹:如果夏天永不结束就好了。
这句话让她想起去年盛夏,周延川在运动会终点线递给她的冰镇可乐,拉环弹开时溅出的水珠,在他锁骨留下短暂的清凉。那时的阳光炽热,他的笑容灿烂,一切都像一场美好的梦。
苏晚似乎察觉到了林砚的目光,合上书,轻声说: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傻
不傻,
林砚摇了摇头,每个人都有想留住的时光。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她们开始聊起书中的情节,聊起川端康成的其他作品,聊得不亦乐乎。林砚发现,苏晚不仅喜欢文学,还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她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能拍下世间所有美好的瞬间。
阅读课结束的铃声响起,两人依依不舍地告别。林砚看着苏晚抱着《雪国》离开的背影,心里有种莫名的感觉,或许,她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周五放学,天空有些阴沉,像是要下雨的样子。林砚在车棚发现自己的自行车链条掉了,正当她手忙脚乱地试图把链条装回去时,手上沾满了油污,却怎么也弄不好。她急得满头大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帮你吧。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林砚抬头,看到周延川背着书包走过来。他蹲下来的样子很认真,阳光透过树叶在他发梢跳跃。他修长的手指灵活地摆弄着链条,动作娴熟。
林砚的心跳突然加速,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只能默默地看着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和他身上的汗水味,混合在一起,有种特别的味道。
苏晚不知何时站在不远处,手里攥着本物理练习册,看见这幕悄悄转身离开。林砚的目光无意中瞥见苏晚离开的背影,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想叫住她,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很快,周延川把链条装好了。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笑着说:好了,试试吧。
林砚骑上自行车,链条运转正常。她回过头,对周延川说了声
谢谢,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不客气。
周延川笑了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快走吧,看这天,好像要下雨了。
林砚点点头,骑着自行车离开了车棚。她不时回头,看到周延川还站在原地,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拐角处。
第三章:误会的涟漪
月考成绩出来那天,教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同学们都在互相打听着彼此的分数,脸上的表情各异。苏晚的物理卷子上多了道红叉,那道题她明明很有把握,却不知为何错了。她盯着错题发呆,眉头紧锁。
这时,周延川从后排递来张纸条:放学后我在实验室等你,给你讲题。
林砚恰好路过,瞥见纸条上的字迹,像被什么东西蛰了下。她想起上周在医务室,听见苏晚跟校医说自己对青霉素过敏,而周延川的校服口袋里,总装着盒青霉素软膏
——
那是他打篮球擦伤时用的。他难道不知道苏晚对青霉素过敏吗还是他根本没在意过这些
林砚心里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乱糟糟的。她回到自己的座位,看着桌子上的成绩单,自己的物理成绩虽然有所进步,但和周延川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她想起周延川在篮球场上的英姿,想起他帮自己修自行车时的认真,心里的失落感越来越强烈。
放学后的实验室飘着消毒水味道,白色的实验台干净整洁,各种仪器摆放得整整齐齐。周延川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图,认真地讲解着那道错题的解题思路。苏晚坐在下面,听得很专注,偶尔会提出一些问题。
其实我初中物理挺好的,只是……
苏晚没说下去,目光落在窗外的银杏树上。那里有个鸟窝,是林砚去年冬天发现的。那时的冬天很冷,她看到鸟窝里有几只刚出生的小鸟,便每天都会去给它们喂食。
林砚躲在走廊拐角,心里五味杂陈。她看到周延川从书包里拿出个玻璃瓶:这个给你,上次在花鸟市场看到的,薄荷种子。
阳光穿过玻璃瓶,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苏晚发间的味道。
苏晚接过玻璃瓶,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谢谢你,我很喜欢薄荷。
林砚的心沉了下去,她默默地转身离开,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局外人,看着周延川和苏晚之间的互动,心里满是委屈和失落。
第二天早自习,林砚发现自己的物理笔记本不见了。那是她花了很多心血整理的,里面有很多重要的笔记和解题思路。她翻遍了课桌,把书包也倒了个底朝天,还是没找到。她急得快要哭了,同桌看到她着急的样子,也帮忙一起找。
就在这时,后排传来苏晚的声音:是这个吗我昨天在实验室捡到的。
data-fanqie-type=pay_tag>
林砚回过头,看到苏晚手里拿着她的笔记本。笔记本递过来时,夹在里面的银杏叶标本掉了出来,背面写着的
周延川
三个字暴露在晨光里。
林砚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她慌忙捡起银杏叶和笔记本,塞进书包里,低着头说了声
谢谢,不敢看苏晚的眼睛。她能感觉到周围同学投来的异样目光,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苏晚看着林砚窘迫的样子,轻声说:没关系,我没看清上面写的什么。
林砚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但还是觉得很尴尬。她不知道苏晚是不是真的没看到,心里忐忑不安。整个早自习,她都心神不宁,根本无法集中精力看书。
第四章:雨夜的真相
九月末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天空像被捅破了一个大洞,倾盆大雨倾泻而下,砸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晚自习下课铃响时,林砚望着窗外的雨幕发愁,她没带伞,不知道该怎么回家。
正当她焦急万分时,周延川突然把伞塞给她:我家近,跑回去就行。
他说完,没等林砚反应过来,就冲进了雨里。
林砚拿着伞,心里既感动又有些过意不去。她看着周延川在雨中奔跑的背影,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衣服,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脚步。
就在这时,她看到苏晚举着伞跟了上去。林砚站在教学楼门口,看着两人在雨中共用一把伞的背影,突然想起去年校庆演出。她扮演《雪国》里的叶子,台词总也记不住,周延川每天放学后陪她在空教室里排练,直到月光爬上窗台。最后那场演出,她看见台下第一排坐着个女生,和苏晚有着一样的月牙形疤痕。
难道那个女生就是苏晚林砚心里充满了疑惑。她拿着周延川给的伞,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跟上去看看。
雨越下越大,路面上积起了一个个水洼。林砚小心翼翼地跟在周延川和苏晚后面,尽量不让他们发现。雨水打湿了她的裤脚,冰凉的感觉从脚底传来,但她却毫不在意。
在街角的公交站台,她听见苏晚的声音带着哭腔:哥,你真的要跟林砚表白吗

林砚愣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周延川竟然是苏晚的哥哥
周延川的声音很沉:小晚,爸妈离婚后你跟着妈妈去南方,我答应过要照顾你。但喜欢和责任是两回事。
可你明明知道……
苏晚的话被雷声打断,她的笔记本里夹着你的名字,你的药膏总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你们都在等对方先开口啊。
林砚握着伞柄的手突然颤抖,雨水顺着伞骨滴落,在地面晕开一圈圈涟漪。原来那枚银质书签,是苏晚故意放在图书馆的;原来周延川总在篮球场等她经过,却每次都假装不经意;原来那些被误解的瞬间,全是藏在时光里的伏笔。
她的心里像打翻了情感的调色盘,有惊喜,有感动,还有一丝愧疚。她误会了苏晚,误会了周延川,也误会了自己。
周延川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转过头,看到了站在雨中的林砚。他愣了一下,然后快步走了过来:你怎么还没回家淋湿了怎么办
林砚看着他,眼眶湿润了,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苏晚也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歉意:林砚,对不起,之前没告诉你我和我哥的关系。
林砚摇了摇头,擦了擦眼泪,笑着说:没关系,我现在知道了。
雨还在下,但林砚的心里却一片温暖。她知道,这个雨夜,将是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第五章:银杏黄时
国庆节那天,学校组织去郊外秋游。大巴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金黄的稻田,火红的枫叶,还有远处连绵的青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林砚靠窗坐着,看着窗外的景色,心里美滋滋的。苏晚从后排探过头来,发梢扫过林砚的肩膀:我把薄荷种子种在教室窗台了,等长出叶子,我们可以做书签。
真的吗太好了。
林砚开心地说,我最喜欢薄荷的味道了。
车窗外的银杏叶开始泛黄,像一把把小扇子,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周延川从过道走来,手里拿着片完整的银杏叶:这个给你,比你笔记本里那个好看。
他的耳尖又红了,像第一次在篮球场被苏晚叫住时那样。
林砚接过树叶,叶子的边缘有些微微的卷曲,颜色金黄,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她小心翼翼地把它夹进笔记本里,笑着说:谢谢。
不客气。
周延川笑了笑,坐在了林砚旁边的空位上。
一路上,三人说说笑笑,气氛十分融洽。苏晚给他们讲着南方的趣事,周延川则分享着他打篮球的经验,林砚也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讲述着自己看书时的感悟。
到达目的地后,同学们像出笼的小鸟,兴奋地散开了。林砚、周延川和苏晚一起沿着山间的小路漫步。路边的野花五颜六色,散发着阵阵清香。偶尔有几只小鸟飞过,留下清脆的鸣叫。
走到一处观景台,他们停下脚步,欣赏着远处的风景。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像仙境一样。苏晚拿出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想要把这美丽的景色永远定格下来。
这里的风景真漂亮。
林砚感叹道。
是啊,
周延川说,比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好看多了。
苏晚突然提议:我们来拍张合照吧。
林砚和周延川都点头同意。苏晚把相机交给旁边的一位同学,然后跑到林砚和周延川中间,三人肩并肩站在一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将这美好的一刻永远记录了下来。
中午,大家在草地上野餐。同学们拿出各自带来的食物,分享着美味。林砚带来了妈妈做的三明治,周延川带了些水果,苏晚则准备了自己做的小饼干。
苏晚,你的饼干真好吃。
林砚咬了一口饼干,称赞道。
谢谢,你喜欢就好。
苏晚笑着说。
周延川看着她们,心里暖暖的。他觉得,这样的时光真好,简单而快乐。
回程时,周延川在林砚耳边说:校庆演出那天,台下的女生是我表妹,她跟你一样喜欢《雪国》。
林砚突然笑起来,原来所有的误会,都藏着温柔的真相。
车窗外,秋风卷着银杏叶掠过路面,像一封封迟到的信。林砚翻开笔记本,新夹进去的银杏叶背面,周延川的字迹带着少年气:这个秋天,我们一起等下雪吧。
第六章:薄荷生长时
国庆节后的早读课弥漫着桂花香气,甜丝丝的味道钻进鼻腔,让人神清气爽。林砚翻开笔记本,那片完整的银杏叶正夹在《雪国》的第
37
页,恰好是
银河倾泻进瞳孔
那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书页上,光影斑驳,仿佛银河真的倾泻在了眼前。
苏晚从后排探过头来,发梢扫过林砚的肩膀,带来一阵淡淡的薄荷香:我把薄荷种子种在教室窗台了,等长出叶子,我们可以做书签。
林砚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窗台,玻璃罐里,嫩绿的芽正顶破土壤,像一个个好奇的小脑袋,探望着这个崭新的世界。嫩绿的芽儿带着勃勃生机,让人看着心里就充满了希望。
真可爱,
林砚轻声说,眼神里满是欢喜,它们一定会长得很茂盛的。
嗯,
苏晚笑着点头,我们一起照顾它们吧。
窗台的玻璃罐成了三人之间一个小小的秘密基地。每天早上,林砚都会先去看看薄荷芽有没有长高,有没有长出新的叶片。苏晚会带来一小瓶水,小心翼翼地浇在土壤里,生怕把嫩芽冲倒。周延川则会在课间的时候,站在窗台边,看着薄荷芽发呆,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周三的物理课,老师在黑板上写满了复杂的公式,林砚听得有些吃力,眉头紧锁。苏晚注意到了她的窘迫,悄悄在桌子底下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简单的解题步骤,清晰明了。林砚看着纸条,心里暖暖的,对苏晚露出了一个感激的笑容。
下课后,周延川走到她们桌前,手里拿着一本物理辅导书:这道题是不是很难我这里有个更简单的方法。
他翻开辅导书,指着上面的例题,耐心地讲解起来。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像春风拂过湖面,荡起圈圈涟漪。
林砚和苏晚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周延川的侧脸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林砚看着他专注的样子,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既温暖又甜蜜。
放学后,三人一起去给薄荷浇水。林砚看着嫩绿的芽儿,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我们可以给它们起个名字啊。
好主意,
苏晚眼睛一亮,叫什么好呢
周延川想了想,说:不如叫‘希望’吧,希望它们能茁壮成长,也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像它们一样长久。
林砚和苏晚都觉得这个名字很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薄荷芽长得越来越高,长出了一片片小小的绿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教室的角落里,总能闻到这股清新的味道,让人神清气爽。
一次体育课上,林砚不小心扭伤了脚踝,疼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周延川二话不说,背起她就往医务室跑。苏晚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林砚的书包,不停地叮嘱周延川慢点。
医务室里,校医给林砚处理伤口,周延川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苏晚则给林砚倒了一杯温水,轻声安慰着她。
林砚看着眼前的两人,心里充满了感动。她知道,有这样的朋友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勇敢面对。
回到教室后,周延川和苏晚轮流帮林砚拿书、倒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林砚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窗台的薄荷长得越来越茂盛,叶片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林砚、周延川和苏晚经常会在课间的时候,站在窗台边,看着薄荷,聊着天。他们聊学习,聊生活,聊未来的梦想,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林砚觉得,这个秋天因为有了薄荷,有了周延川和苏晚,变得格外美好。她相信,无论未来遇到什么,这段美好的回忆都会永远留在她的心里。
第七章:初冬的心事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初冬。天气渐渐变冷,教室里开了暖气,温暖而舒适。第一次月考的排名贴在公告栏那天,天空飘起了入冬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的,给这个初冬增添了一丝寒意。
林砚的物理成绩进步了十七名,当她在公告栏上找到自己的名字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她的目光在公告栏上搜寻着周延川的名字,发现他的名字在她上方三个位置。林砚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苏晚举着伞站在公告栏前,指着周延川的名字笑:我哥为了能跟你考进同一所大学,偷偷报了物理补习班。
林砚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她没想到周延川会为了她做这么多,心里既感动又有些不好意思。
雨丝斜斜掠过伞面,林砚想起上周晚自习,周延川借走她的物理错题本,归还时里面夹着张解题步骤,字迹比平时工整许多。而苏晚的生物卷子上,有道关于光合作用的题被反复涂改,旁边写着
薄荷需要每天四小时光照。
原来,他们都在默默地为彼此付出着,林砚心里暖暖的。
周五的班会课要选元旦晚会主持人。林砚攥着报名表的手心冒汗,她很想报名,但又有些胆怯,害怕自己做不好。就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周延川突然举手:我推荐林砚,她去年校庆演话剧时台词很棒。
林砚惊讶地看着周延川,眼里充满了感激。同学们纷纷附和,投票结果出来,林砚和周延川的名字并列第一。苏晚在台下用力鼓掌,相机快门声混在掌声里,像颗饱满的种子落进土壤。
排练间隙,周延川递给林砚瓶温水:你的扁桃体容易发炎,少喝冰的。
这句话让林砚想起去年冬天,她发烧请假三天,返校时发现课桌里塞满了笔记,字迹有周延川的遒劲,也有苏晚的娟秀。
林砚接过温水,心里暖暖的:谢谢你。
不客气,
周延川笑了笑,我们一起加油,争取把晚会主持好。
林砚点点头,心里充满了信心。她知道,有周延川在身边,她一定能做好。
随着元旦晚会的临近,排练越来越紧张。林砚和周延川经常在放学后留在教室里排练,苏晚则会在一旁陪着他们,给他们提一些建议。有时候,他们会因为一个词的发音、一个动作的幅度而争论不休,但很快又会和好如初。
在这个过程中,林砚发现周延川不仅篮球打得好,主持也很有天赋,他的声音洪亮而有磁性,总能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周延川也发现林砚虽然一开始有些胆怯,但进步很快,她的声音温柔而甜美,很有感染力。
苏晚看着他们默契的配合,心里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她用相机记录下他们排练的点点滴滴,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初冬的夜晚,寒气逼人,但教室里却温暖如春。林砚、周延川和苏晚的心里,都充满了对元旦晚会的期待,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第八章:跨年夜的星光
元旦晚会终于在大家的期待中到来了。后台里,演员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演出服,化妆师在忙碌地给他们化妆,空气中弥漫着化妆品和发胶的味道,热闹而又紧张。
林砚穿着淡紫色的礼服裙,站在镜子前,心里既兴奋又紧张。礼服裙是妈妈特意为她买的,裙摆上镶着闪闪发光的水钻,在灯光下格外耀眼。苏晚正帮她别麦克风,手指灵巧地穿梭在她的头发间。
别紧张,你今天特别漂亮,
苏晚笑着说,我哥紧张得在后台转了八圈了。
林砚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又看了看苏晚,忍不住笑了起来。她的紧张感缓解了不少。
镜子里映出周延川的身影,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手里攥着串薄荷糖,包装纸被捏出褶皱。林砚看着他紧张的样子,觉得有些可爱。
报幕声响起时,周延川突然握住林砚的手腕:等下结束,我有话跟你说。
他掌心的温度透过演出服传过来,像去年运动会终点线的阳光,温暖而炽热。林砚的心跳声盖过了台下的掌声,直到站在聚光灯下,看见第一排苏晚举着相机的身影,才慢慢平静下来。
聚光灯下,林砚和周延川的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礼堂。他们配合默契,妙语连珠,赢得了台下观众阵阵掌声。林砚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是她和周延川共同努力的结果。
节目一个个地进行着,有精彩的歌舞表演,有搞笑的小品,还有感人的诗朗诵。每一个节目都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零点倒计时的钟声敲响时,教学楼的轮廓被烟花照亮。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像一朵朵美丽的花朵,转瞬即逝。周延川拉着林砚跑到操场,苏晚举着相机远远跟着。
草坪上有学生在放孔明灯,一盏盏孔明灯承载着大家的愿望,缓缓升向夜空。周延川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这个给你。
里面是枚银质书签,月牙形的纹路里,刻着
银河
两个字。
去年在图书馆捡到的那枚,是我故意放的。
周延川的声音被烟花声打断,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紧张,苏晚说,喜欢一个人,就该给她递把钥匙。
林砚看着书签上的
银河
两个字,又看了看周延川,眼眶湿润了。她知道,这枚书签承载着周延川浓浓的爱意。
孔明灯飘过头顶时,林砚看见苏晚在远处比了个加油的手势,相机闪光灯在夜色里亮成颗小星星。林砚接过书签,紧紧地握在手里,对周延川说:我很喜欢,谢谢你。
周延川笑了起来,笑容灿烂而温暖。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林砚的手。林砚的手有些凉,周延川用自己的手温暖着她。
夜空中的烟花还在继续绽放,星光璀璨。林砚觉得,这个跨年夜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夜晚,因为有周延川,有苏晚,有星光,还有那份懵懂而真挚的爱意。
第九章:雪落无声处
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学校组织去敬老院慰问。大巴车行驶在乡间的小路上,窗外的田野一片萧瑟,冬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林砚帮张奶奶剪指甲时,老人的手粗糙而温暖,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张奶奶看着林砚认真的样子,笑着说:小姑娘,你真细心。
林砚笑了笑: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
老人指着周延川和苏晚的方向笑:那两个孩子真像亲兄妹,小丫头总把橘子最甜的部分留给哥哥。
林砚顺着老人指的方向看去,周延川正帮苏晚削苹果,果皮连成完整的螺旋。苏晚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瓣橘子,小心翼翼地剥着皮,然后把最甜的部分递给周延川。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周延川的手背上,温暖而柔和。
苏晚突然咳嗽起来,周延川立刻从口袋里掏出润喉糖,包装纸上印着
薄荷味。林砚想起校医说过,苏晚有慢性咽炎,不能吃太甜的东西。她看着周延川细心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慰问活动结束后,大家在敬老院的院子里合影留念。林砚站在周延川和苏晚中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照片里,阳光正好,岁月静好。
回程的大巴车上,苏晚靠在林砚肩膀上翻看相册。最新的一页贴着三张照片:元旦晚会的聚光灯、操场的孔明灯,还有张周延川帮林砚修自行车的侧影。
这张是我蹲在车棚后面拍的,
苏晚的声音很轻,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们看对方的眼神不一样。
林砚看着照片,心里充满了感激。她知道,苏晚一直都在默默地祝福着他们。
车窗外的田野开始泛白,第一片雪花落在玻璃上,瞬间融化成小水珠。周延川从过道走来,把围巾拆下来绕在林砚脖子上:我妈织的,有点长,刚好能分你一半。
围巾上有淡淡的羊毛皂味道,和苏晚发间的薄荷香缠绕在一起,温暖而舒适。
林砚裹紧围巾,看着窗外的雪花,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这个冬天虽然寒冷,但因为有周延川和苏晚的陪伴,变得格外温暖。
期末考试结束后,大家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寒假。林砚、周延川和苏晚约定好,寒假里要一起去看一场电影,一起去逛书店。
第十章:未完的夏天
放寒假那天,教室里弥漫着欢乐的气氛。同学们都在收拾书包,谈论着寒假的计划。窗台的薄荷已经长到可以采摘,绿油油的叶片散发着浓郁的清香。
苏晚小心翼翼地剪下几片叶子,用吸水纸压在物理课本里:等下学期开学,就能做成书签了。
她的动作轻柔而认真,仿佛在做一件无比珍贵的事情。
周延川在收拾书包时,把林砚的错题本放进自己的书包:假期我帮你整理新的解题思路。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温柔和体贴。
林砚看着他们,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个寒假一定会过得很充实、很快乐。
林砚抱着寒假作业走出校门,看见周延川和苏晚在公交站台告别。苏晚把相机递给周延川:里面有张照片,是我去年在南方拍的雪,送给你们。
公交车启动时,林砚看见苏晚贴在车窗上的手掌,像在比一个未完的拥抱。林砚心里有些不舍,但她知道,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翻开相机里的最后一张照片,南方的雪落在青瓦上,屋檐下挂着串红灯笼,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照片背面写着:夏天结束了,但故事可以继续。
林砚抬头时,周延川正把那枚薄荷书签夹进她的笔记本,阳光穿过书页,在
银河
两个字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林砚看着周延川,笑了起来。
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有人问起苏晚的去向,周延川搅着杯热可可说:她转学去学摄影了,上周寄来张照片,是她在雪地里种的薄荷。
林砚的手机突然震动,收到苏晚发来的消息:听说北方的春天有沙尘暴,记得把薄荷放在窗台内侧哦。
窗外的玉兰花开得正好,洁白的花瓣在阳光下格外美丽。林砚看着笔记本里的银杏叶和薄荷书签,突然明白有些夏天不会结束,它们只是变成了秋天的银杏、冬天的雪,和春天里悄悄生长的期待。
就像周延川此刻递来的热可可,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正沿着杯身缓缓滑落,像极了那年盛夏,溅在锁骨的可乐水珠。林砚知道,她和周延川、苏晚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那个未完的夏天,永远充满了希望和美好。